2022-01-2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疫起生活│既然躲不過,那就來吧!

「XXX在隔離,所以他是視訊上課,點名注意一下喔!」
「好的,我知道了!」
鐘聲響起,走進教室上課,一邊環顧坐在實體教室裡的學生,一邊對著放在桌上的iPad與正在隔離中的學生打聲招呼。我已經越來越習慣這樣的一切。

橡皮筋

2021年8月,曾因爆發的疫情,以網路上課的方式長達兩個月,那兩個月看似簡單輕鬆,省去往返通勤與開會的時間,也省去寫白板的力氣,更省去了面對學生上課滑手機的無奈。但,有些東西也隨之一起淡去了。 2021年11月,開學時的見面,大家的話變多了,嘰嘰喳喳地你一言我一語,上課的氣氛也很熱絡,大家彷彿對於一起坐在實體教室的這個空間裡,感到格外地珍惜。而泰文學校也都是在11月開學並恢復到校上課,整個清萊府的學校,好像是睡了一覺後又再度甦醒的感覺。
雖然過沒幾週,其實一直沒消停過的確診人數再度節節上升,面對熟悉的場景反覆重演,爆發的疫情一二三四五波,波波相連到天邊,一直數下去實在也乏了。校長在面對都已經打完二劑疫苗的師生們,以及整體狀況的衡量下,決定還是照常到校上課吧!
時至今日,跨了一個年來到2022,面對Omicron入侵的態度,群體有點像是一條已經被撐鬆的橡皮筋,呈現彈性疲乏的狀態。
「噢,來了,一點都不意外,是預料中的事啊!」
日子還是要過下去,雖然Omicron的傳播力驚人但出現重症的機率偏低,再者大家也都打完第三劑疫苗了。以這二年多來的New Normal生活來看,顯然與病毒共存是個不得不的選擇,既然躲也躲不過,那就來吧!
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
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

邊境

清萊的美塞與緬甸的大其力土壤相接,而銜接兩國的的友誼大橋是交易與運輸的重要樞紐。然而在2020年,在從中國武漢開始爆發的Coronavirus病毒在世界上迅速傳播後,這一座位於泰國與緬甸邊境的友誼大橋就被關閉了,從那時候後到現在也關了近兩年。
之前,在左邊入境緬甸的關口,總能見到大排長龍的貨車,有載滿著在泰國採買的貨物,也有已卸貨完畢的空空緬甸小貨車。除了來往運輸的車輛之外,也有大大小小的交通車,載著前來泰國上班工作的緬甸人。
在邊境,有不少人每天都是出國去上班呢!只要用認證身份的方式申辦一個小綠本,在泰國與緬甸出入境的費用只需30泰銖,也可以年繳200多泰銖,就能無限次在泰緬出入境。而想從泰國入境緬甸的觀光客,則必須支付單日600泰銖的費用,且不得過夜,必須當天來回。
但這也都是兩年前的事了,大排長龍的車潮已不在,原本位於馬路兩旁的店家可都是生意保障的一級戰區,如今已失去絡繹不絕的人潮。
我都已經快忘記以前的熱鬧的景象,如今經過那裡,那一座高高的泰緬關口大門,看起來彷彿是一個古蹟般的存在。
左側是前往緬甸大其力的方向,可見排隊的長長車龍 / CR: Wikimedia Commons
緬甸小貨車的底部都偏高 / CR: https://www.lifeseeingtours.com

疫起前進

「XXX在隔離,所以他是視訊上課,點名注意一下喔!」
「好的,我知道了!」
鐘聲響起,走進教室上課,一邊環顧坐在實體教室裡的學生,一邊對著放在桌上的iPad與正在隔離中的學生打聲招呼。我已經越來越習慣這樣的一切。
面對被匡列隔離或已確診的學生,我的心情已不再緊惶恐,不會緊張地擔心自己是否會被傳染而想要躲得遠遠的。而學校的態度也不打算再走向網課模式,所以被隔離的學生就用ipad視訊同步上課。同學們也都會很好心的幫忙,將教室白板上的文字用拍照方式傳給隔離者。
前陣子,媽媽在電話裡說到,她夢見了我們回台灣,而她開心地在和小孫子玩耍。聽得我感覺有些心酸,啊,只能在夢裡相見了嗎?
目前的泰國,每天依然有上千位的確診人數,沒有所謂的清零,從開始到現在都一直沒有。但我感覺目前的整體氣氛,大家都已習慣了,也已經保有和病毒共存的心態,我周遭所接觸的人幾乎都打完三劑疫苗了。
我其實一直期待也等待,等待著台灣能稍微開放的那一天,好讓我們能夠帶著小孩回家看看家人,而不是只能在夢裡相見。
Peter Fogden on Unsplash
〈關於我〉 一個無法在大城市久居的女子,莫名其妙地在泰國待了八年。若喜歡,歡迎加追蹤、按訂閱、給贊助、給愛心。(雙手合十感謝您)
Podcast 泰太太想說 Instargram @taicountry
底下拍拍手,輕鬆支持我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