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出生一個人,死也是一個人,可怕什麼?
打從心底裡覺得一個人並不可怕,也不感到孤單。
最可怕的是生活上和人性上的轉變,世界太進步也是個可怕的地方,人愈大就愈想歸於原始,從前是多麼的純粹。
其實一個人有好多好處,可以靜靜地思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拘束,不需要理會其他人的想法,不會有多餘的顧慮......自己是最不會欺騙自己的,對錯也是自己的。
這也不是說一個人就是好與不好,畢竟人是群體的動物,是需要有其他身邊的人的存在,只是身邊的人,你要好好去選擇,選擇出不好的,一生就可能變得可怕,或是改變自己的心態去面對。
人-有時候是需要自私點。
人-有時候最可怕的,是自己的心態。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是習慣一個人的嗎?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會覺得特別不自在?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對於一個人相處這件事情是特別不自在的, 當時的我喜歡接觸不同的新事物,也會想要透過『說話』來分享今天經歷過的事情 也許是因為初出社會的自己,對於在職場上遇到的不同人事物都相當有趣且新鮮 所以,我不喜歡一個人;那個時候。
害怕孤獨 很多人都會害怕孤獨,怕一個人行街,怕一個人食飯,怕一個人生活,怕沒有朋友。。。。 其實什麼都不必害怕,只係每個人害怕嘗試,要踏出自己嘅保護圈是需要勇氣,但很多人就是不敢踏出第一步。教你們一個方法,很簡單,無論你是什麼年齡層,只要學會就什麼都不會害怕。 只要你跟自己內在說聲,先可以望著
文章25_2024/06/28 文/王文廷 自我執念的轉變一一脆弱,是最可怕的武器     人,從嬰兒誕生於人世的這段時期,就是以“自我為世界中心”的姿態生存,因為如果沒有父母的照顧,根本無法獨自存活。身旁的每個人都會關注「我」,不分晝夜呵護逗弄、餵食,還為我清理排泄物。只要「我」笑,世界也跟著笑;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世上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改變。」某位智者曾講過這句話。 在命運面前,人從未能真正擁有甚麼—除了自己。當我意識到這兩件事,孤單不禁隨之油然而生,更深的寂寞,在不遠處。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電影或戲劇時常有這樣的劇情,「世界停止運作、只有主角存在,其他人都消失或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很快樂吧,可以盡情做自己,隨意進出任何空間,帶走自己一直想要的商品,狂飆在公路上,但快樂後的空虛感襲擊而來,也會讓人感到寂寞、鬱悶甚至氣憤。 「人與人的連結」,一直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件事,有多少內耗跟社交從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1.不同的差異 個性 - 不同 自然界沒有正確答案,重要的是保有自我。 生物演化出個性的存在,不會毫無意義,也不可能不重要。 個性演化出生物多樣性,個性是生物為了存活創造的戰略, 而失去個性的優良馬鈴薯,敵不過病菌而引發了悲劇。 個人風格,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是習慣一個人的嗎?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會覺得特別不自在?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對於一個人相處這件事情是特別不自在的, 當時的我喜歡接觸不同的新事物,也會想要透過『說話』來分享今天經歷過的事情 也許是因為初出社會的自己,對於在職場上遇到的不同人事物都相當有趣且新鮮 所以,我不喜歡一個人;那個時候。
害怕孤獨 很多人都會害怕孤獨,怕一個人行街,怕一個人食飯,怕一個人生活,怕沒有朋友。。。。 其實什麼都不必害怕,只係每個人害怕嘗試,要踏出自己嘅保護圈是需要勇氣,但很多人就是不敢踏出第一步。教你們一個方法,很簡單,無論你是什麼年齡層,只要學會就什麼都不會害怕。 只要你跟自己內在說聲,先可以望著
文章25_2024/06/28 文/王文廷 自我執念的轉變一一脆弱,是最可怕的武器     人,從嬰兒誕生於人世的這段時期,就是以“自我為世界中心”的姿態生存,因為如果沒有父母的照顧,根本無法獨自存活。身旁的每個人都會關注「我」,不分晝夜呵護逗弄、餵食,還為我清理排泄物。只要「我」笑,世界也跟著笑;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世上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改變。」某位智者曾講過這句話。 在命運面前,人從未能真正擁有甚麼—除了自己。當我意識到這兩件事,孤單不禁隨之油然而生,更深的寂寞,在不遠處。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電影或戲劇時常有這樣的劇情,「世界停止運作、只有主角存在,其他人都消失或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很快樂吧,可以盡情做自己,隨意進出任何空間,帶走自己一直想要的商品,狂飆在公路上,但快樂後的空虛感襲擊而來,也會讓人感到寂寞、鬱悶甚至氣憤。 「人與人的連結」,一直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件事,有多少內耗跟社交從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1.不同的差異 個性 - 不同 自然界沒有正確答案,重要的是保有自我。 生物演化出個性的存在,不會毫無意義,也不可能不重要。 個性演化出生物多樣性,個性是生物為了存活創造的戰略, 而失去個性的優良馬鈴薯,敵不過病菌而引發了悲劇。 個人風格,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