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假名」
一般解釋金剛經的「是名」,大多是援用龍樹《中論》中「亦為是假名」的「假名」,來作為詮釋的基礎。謂: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因緣所生法,因為其中並沒有一個創造的本源,或稱自性 (svabhāva),因而是空的 (śūnya),所以,一切法只不過是假有,被安上一個假定的、假借的、權宜性的名稱而已。
但我們必須說,這樣的解釋,不但與金剛經的意旨不符,也對於《中論》的本意有所誤解。
此偈,鳩摩羅什譯為: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論卷第四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其梵文原文是:
「yaḥ pratityasamutpādaḥ sūnyatāṃ tāṃ pracakṣmahe, sā prajñaptir upādāya pratipat saiva madhyamā.」
其中,saiva= sā + eva。
sā 是「此」的意思。
eva 乃「的確」、「正是」的意思。
prajñaptir 指的是「議定」、「協定」、「約定」、「安排」、「訂定」、「教導」,有「施設」的意思;鳩摩羅什譯為「名」。
upādāya 指的是「得到」、「獲得」、「攜帶」、「包括」、「借助」、「藉由」、「運用」,有「假借」、「權宜」的意思;鳩摩羅什譯為「假」,根據梵文原意,此「假」,應該是「假借」的意思,而不是「假而不實」的意思。
prajñaptir upādāya 合起來,指「非獨立性施設」、「依賴他事、繫於他事而決的施設」(dependent designation);鳩摩羅什譯為「假名」,「假名」一詞,乃天外一筆似的翻譯,因為梵文裡面並沒有直接的「假」、「名」的含義,而毋寧是很高處地、由整個文意的理解所給予的翻譯,要解釋為「假借憑依所為的用語」似乎也有些勉強,而且容易造成誤解,以為是「假偽而無實體的名字」。
sā prajñaptir upādāya 合起來,意謂:「此空,不過是基於前述因緣所生所建立的權宜性說法罷了,並不是在因緣所生法之外,另有一個東西叫做空。所以是依賴他事、繫於他事而決的施設。」;鳩摩羅什譯為「亦為是假名」,其中,「亦為是」三字乃是贅語,只是為了湊五個字才加上去的。
翻譯成現代中文,其意義應該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事物,我們說它就是空,此空是假名,此空亦正是中道。」
第三句和第四句的主詞「此」,指的應該是第二句的「空」(sūnyatāṃ),而不是第一句的「因緣所生法」(pratityasamutpādaḥ)。
青目對於該偈的解釋是:「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若法有性相,則不待眾緣而有;若不待眾緣,則無法。是故無有不空法。」(中論卷第四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意謂:因緣和合所生的法,其中並無自性,無自性所以是空的,而這個「空」也不過是權宜施設的一種說法而已。緣生無自性就是空,空就是緣生無自性,不偏廢於因緣 (有) 或空 (無) 的任何一邊,所以是中道。
但鳩摩羅什所譯的「亦為是假名」,並沒有把主詞「此」翻譯出來,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這個「亦」,乃是針對前面的「因緣所生法」而言。
如天台宗的智顗,就根據鳩摩羅什所譯,建立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義:「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因緣所生法即空者,此非斷無也;即假者,不二也;即中者,不異也。因緣所生法者,即遍一切處也。今言實相體,即權而實,離斷無謗也;即實而權,離建立謗也;權實即非權實,離異謗也;雙照權實,遍一切處,離盡謗也。斯乃總二經之雙美,申兩論之同致,顯二家之懸會,明今經之正體也。」(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上)
智顗把「即空、即假、即中」,對應於「因緣所生法」,使得因緣所生法具備即空、即假、即中的三面性格。
這可以表示為:
A:= 空 = 假 = 中
這是出於對龍樹《中論》的偈的誤讀,因為「假名」針對的是「空」,而不是最前面的因緣所生法A。
想是當時並沒有對於梵本詳加考究的工具知識所致;而基於這樣的理解,來詮釋金剛經,就偏離得更遠了。難道「緣起性空」的觀點,就是詮釋金剛經的正確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