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球桿的第一步:瞭解產品特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來說一點比較深一點的東西。桿頭和桿身都各自有它們的目的和功能。當球桿設計者在設計桿身和桿頭時,就會定位這個產品是針對什麼樣的用戶?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瞭解這個族群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才能把產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特性來。所以產品特性就是產品本身的DNA。
人有高矮胖瘦,產品也有。現在的木桿桿頭普遍設計都有幾個標配;高容錯、多功能、調角度、調重量等。但這些多半都是看得到的東西,而看不到的東西才是關鍵。桿頭重心是影響你擊球的起發角和彈道高度。所以桿頭的重心設計一直是廠商和設計者設計核心。不管在桿面後,桿頭後面,都是影響你的起發角度。
你的擊球起飛角度會決定你的彈道高度。再來就是桿身。桿身的launch angle就會決定球飛行在空中的軌跡。球會衝高、平平的飛、還是飛到一定高度就平飛?這些都是桿身來決定。但桿子的結果很難掌握,尤其對於技師來說,沒有裝起來打,沒打過桿頭或桿身,就很難抓出這個組合的結果。因為不是照桿頭和桿身的規格數據來組裝,就可以得到你要的結果。
當然如果對一個品牌有垂直的了解和研究,就可以抓出來它新產品的可能特性和飛行的結果。因為產品都是會利用相關的技術和材質。最多就是在一些細節上做出變化。這就是好的技師是對產品有垂直的研究,不是廣度的了解。垂直的瞭解是做個人化產品的關鍵!因為不同品牌的差異是非常大。
就我自己的經驗和研究,就算是同品牌的產品,同系列的產品,在不同的重量上就會有不同和差異。比如,60g級別的桿身彈道會更低,球速不見得會更快。通常50g的球速會比較快。因為你可以擠出的桿頭速度會比60g的桿子更快。所以千萬別認為你用A產品的50g桿身,就自動認為60g的桿身會一樣的結果。
所以我對桿頭和桿身的變化會比較保守。除非比較瞭解和摸過的產品,才會清楚。不同品牌就不會去下結論或評論。因為不同品牌的產品表現,往往會有不小的差異。而我自己就以3個品牌為寬度的極限,對產品做深入瞭解,超過就沒有辦法。因為產品太多,也沒有時間去一一裝起來用和瞭解。這過程要花的時間、金錢、人力是絕對省不了。
另外桿身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桿身的重心設計。這是大家比較陌生或不清楚的一塊。很多技師也是一知半解。因為桿身的重心設計就會決定一支桿子的揮桿重量和特性。但對我來說,一旦掌握桿身重心大致就知道這桿身的特性。或是看桿身的說明是什麼導向的產品,就大致知道它的重心設計了。這也是桿身設計上的潛規則!
知道重心,就瞭解如何去配置球桿的規格。要裝長,還是短的長度。再看使用者的打法,就可以把桿子的規格抓個8、9成了。這是有程序的做法。不是我要裝多長或揮桿重量這樣簡單。但在好的技師上,這個流程是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到。如果要用AI去計算可能要一些時間。因為太多變數和歷史數據需要去分析和運算。這也是職人的不外傳知識!
很多球友對這些東西不清楚,買新桿子或桿身就囫圇吞棗的配他習慣的規格。不是所有桿身和桿頭都適合裝45.5“或45.75”。為什麼你們都認為這是標準?都在訂製桿子了,還有這些標準或習慣自己配個枷鎖。太多技師都懶到只照客人要的規格去做,或直接做他習慣的長度。打的動嗎?打的好嗎?打的穩嗎?
因為解釋一堆,客人不見得接受,到後面就懶得說了。依據上面的邏輯和原理,一支桿子自然就會有最適合的長度、揮桿重量、MOI等。而這樣的規格就是要去配合適合它打法的人來用。你是用手臂打球的人和用身體轉動的打法,是需要配置完全不同的規格和產品特性來使用,才能發揮你身體最大的效能來。這就是訂製球桿的目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年開始就被Taylormade的新木桿Stealth給炒火起來。因為它又是領先對手,率先把碳纖維材質桿面給利用在木桿的桿面上。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做法至少已經產生一定的效果和話題性。在高爾夫上,已經有不少球友對這個新技術和新材質有關注。當然我也不例外,開始對這個東西進行一些研究和瞭解。
現在打球都會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打壞?我近一年都不斷在思考和嘗試讓自己的擊球準確度可以更好。從調整握桿、站姿、擊球節奏、試揮...都是一個任務,就是可以打好、打實!目前的狀況都比以前要好多了。沒打好的狀況很少,而我想把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分享給大家做參考。
這個球場是Fred Couple設計,所以前面的路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沒有打過他設計的球場,來嚐鮮!開球時間是12點,打這種時間比較不好掌握吃飯,所以到最後3洞就餓了沒有體力,球就控制不了。這個球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練球不用錢。所以先去練習場打一下,熱身和試一下朋友新的PXG木桿。
這次來測試新款Callaway Big Bertha B21木桿。這是在2021下半年推出,從外型看起來是走易打,高容錯的風格。桿頭外型是御飯糰的3角形設計。這類桿頭風格就是高MOI,可以讓桿頭更快回正,桿面觸球可以比較方正。所以這類產品就是以新手、假日球友和高差點為主。
體驗也一直是我為人處世的方法。沒有體驗我不能說知道,但有一些經驗,就可以讓你容易去延伸一些想法和理解事務的基礎。如果你要在高爾夫可以收放自如,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體驗經歷。基本的體驗可以從現在有的東西去做,進階的體驗是做你想要的東西,從想法到實物去感受。
握把也是缺貨,一些桿身款式也有缺貨狀態,但目前有稍微好一些。不過,在疫情期間,很多狀況都可能改變。對於生產商和品牌商都很難去控制和掌握。球友們需要瞭解目前狀況,才能面對後續的產品供給不穩定狀況。當然對打球是影響不大,但你的裝備和工具就要好好的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
2022年開始就被Taylormade的新木桿Stealth給炒火起來。因為它又是領先對手,率先把碳纖維材質桿面給利用在木桿的桿面上。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做法至少已經產生一定的效果和話題性。在高爾夫上,已經有不少球友對這個新技術和新材質有關注。當然我也不例外,開始對這個東西進行一些研究和瞭解。
現在打球都會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打壞?我近一年都不斷在思考和嘗試讓自己的擊球準確度可以更好。從調整握桿、站姿、擊球節奏、試揮...都是一個任務,就是可以打好、打實!目前的狀況都比以前要好多了。沒打好的狀況很少,而我想把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分享給大家做參考。
這個球場是Fred Couple設計,所以前面的路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沒有打過他設計的球場,來嚐鮮!開球時間是12點,打這種時間比較不好掌握吃飯,所以到最後3洞就餓了沒有體力,球就控制不了。這個球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練球不用錢。所以先去練習場打一下,熱身和試一下朋友新的PXG木桿。
這次來測試新款Callaway Big Bertha B21木桿。這是在2021下半年推出,從外型看起來是走易打,高容錯的風格。桿頭外型是御飯糰的3角形設計。這類桿頭風格就是高MOI,可以讓桿頭更快回正,桿面觸球可以比較方正。所以這類產品就是以新手、假日球友和高差點為主。
體驗也一直是我為人處世的方法。沒有體驗我不能說知道,但有一些經驗,就可以讓你容易去延伸一些想法和理解事務的基礎。如果你要在高爾夫可以收放自如,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體驗經歷。基本的體驗可以從現在有的東西去做,進階的體驗是做你想要的東西,從想法到實物去感受。
握把也是缺貨,一些桿身款式也有缺貨狀態,但目前有稍微好一些。不過,在疫情期間,很多狀況都可能改變。對於生產商和品牌商都很難去控制和掌握。球友們需要瞭解目前狀況,才能面對後續的產品供給不穩定狀況。當然對打球是影響不大,但你的裝備和工具就要好好的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在和不同產業的產品經理交流時,滿多人提到會訂出產品指標,但也有公司不看產品指標,只看功能有沒有符合客戶使用情境,因此這篇想整理我對產品數據的初步理解,以及整理幾個可能需要看指標的產品。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曲棍球桿效應》檢討企業目標設定後無法實現的問題,探討決策人性面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提出改善組織策略規劃的建議。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在和不同產業的產品經理交流時,滿多人提到會訂出產品指標,但也有公司不看產品指標,只看功能有沒有符合客戶使用情境,因此這篇想整理我對產品數據的初步理解,以及整理幾個可能需要看指標的產品。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曲棍球桿效應》檢討企業目標設定後無法實現的問題,探討決策人性面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提出改善組織策略規劃的建議。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