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遺物整理師影評心得: 未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我解析的故事主線:
*一個沒有情緒、無法感受愛,與同理心的人、在失去身邊最重要的親人(父親)之後,透過工作、真實去理解他人後,開始理解並感受到情緒與愛情。
#.亞斯伯格症患者
#.在父親活著的時候,主角本身並無法也不需要真的去"理解"死者身前的情緒與情感,在父親死後他才終於"必須"真的得去"理解"人性與情緒。

維基主線介紹:對這個世界毫無期待的前科者曹尚久(李帝勳飾),與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青年韓可魯(陳峻相飾)一起開了「天堂移居」遺物整理公司,逐漸領悟到人生、死亡的溫情故事。

關注點:
1.利用亡者遺物作為推理故事
(類似作品:死亡清掃師(日漫)、法醫女王,衍伸: 孤獨死NHK紀錄片)
以分析遺物的方式來猜解往者的生活與身分以及願望等。
法醫女王則是使用屍體的狀態來做為媒介。
2.此執業的辛苦與困難,韓國普通民眾對此職業之觀點(少量)
3.對於身邊出現(不)認識的死者時的各種情緒反應
(只考慮到自身的利、悲傷、感嘆等 (EX:房價降低、觀感不佳、噁心、偏見等等)

第一集>
故事開頭以深夜至工廠修理機械故障而受傷的打工族開始,猜測是想以受傷後並沒有即時去看醫生而直接回住所來做懸念,但此方式使我有點出戲。(EX:為什麼明知受傷不去看醫生,因此最後導致他死亡的時候,我依舊有無法同理他的狀態。)
之後鏡頭轉至水族館與男主角(此處鏡頭與音樂表現出色,非常美麗動人),
展演男主角的特殊裝況與能力後再轉至與父親、親友的互動,與工作過程,並接上故事主軸。
首位死者的身分跟設定,以我的觀點來說有些刻意過頭,[認真積極、家貧、被壓榨],是企圖讓人對死者抱持好感的感受太強烈,所以反而沒有打中我。
反之後續處理喪事時看到死者家境貧寒、聾啞的父母,被公司高層用息事寧人的態度對待才真的令我憤努想哭。同時也造成出戲情況。(思考這是否在表達韓國的社會福利並不完善,在此時竟然沒有專業手語人員協助?)
所幸後面男主角父親總算出面幫忙,並"可能"有請到專業律師協助,
觀者情緒應能轉為放鬆時便安插父親去世橋段的手法很棒,成功牽引想要續看下一集的動力。

後記:我真心希望那間公司有被法律訴訟,不然這一集的"壞人"不但沒賠錢(被拒收)還無受罰,我怎麼樣都無法不憤怒,貧困父母不收錢最好也是因為不收錢才能控告公司,不然最好給我收,氣死,人好很好但是不要當笨蛋,不要因為自己人好就讓人可以欺負。

































































































































































































































































































































avatar-img
4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月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犬儒哲學,住在桶子,請你別擋住我的光。 但是始終是被社會價值觀、政府、法律所保護。 無法推翻資本與政府。 "我不需要" 人活在世界上所需的東西到底有什麼? 聯想到最近流行的”極簡生活”
屬於自己的深蹲姿勢,需考量 自身身形比例與髖關節構造等 1.分析自身身形比例>身體傾斜度 因深蹲需要將槓鈴重量垂直於腳掌中間, 因此大腿長度與上半身長度會引響身體傾斜度(我竟然沒有想過這問題) 2.髖關節適合角度>腳尖方向 3.髖關節活動範圍>雙腳站距
12個人生建議,讓你少走一些冤枉路- 思維咖啡 自律同等為自由 Discipline equals freedom 做出小小的計畫 量化你所想做的事情 永不缺席 壞的事情通常發生得很快, 但幾乎所有美好的事情,都需要時間醞釀才會慢慢發生。 --------------------------
如何閱讀_雷咪  1.挑書 : 如何分辨好書├ ‧目標導向,帶著疑問來尋書,可以直接解決問題。 ‧優先選擇看得懂的,有時候當下看不看得懂,有沒有感觸? 2.如何看書才可以學到東西: ‧ 看書重點不再於看完,知識不是力量,運用知識才是。 ‧閱後複習重點,幫助釐清,思考有沒有可以立即運用在生活的方式
生活的哲學: 兩種錯誤使我們痛苦,其一是想對外在的不受我們所控制的事物使行主權。 而當我們未能控制時,便感到失控、無助、愧疚、焦慮、抑鬱、憤怒等... 其二,沒有承擔起”我們的思考和信念的責任。” 它們是由我們控制,相反我們容易把自己的想法歸罪於外界,父母、朋友、工作等...
國富論: 馬克的標題:不要厭惡收房租的地主,那是地主的理性(很不想接受) 筆耕:也許未來馬思科的科技能將外太空的"商品"運至地球。 人類在滿足基本欲求飽食之後,再來是衣物、居住地。 剩餘的食物產能,會用來換取無窮盡的慾望。 感想: 很好奇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在讀的過程中產生仇富的心情或是心理, 過
犬儒哲學,住在桶子,請你別擋住我的光。 但是始終是被社會價值觀、政府、法律所保護。 無法推翻資本與政府。 "我不需要" 人活在世界上所需的東西到底有什麼? 聯想到最近流行的”極簡生活”
屬於自己的深蹲姿勢,需考量 自身身形比例與髖關節構造等 1.分析自身身形比例>身體傾斜度 因深蹲需要將槓鈴重量垂直於腳掌中間, 因此大腿長度與上半身長度會引響身體傾斜度(我竟然沒有想過這問題) 2.髖關節適合角度>腳尖方向 3.髖關節活動範圍>雙腳站距
12個人生建議,讓你少走一些冤枉路- 思維咖啡 自律同等為自由 Discipline equals freedom 做出小小的計畫 量化你所想做的事情 永不缺席 壞的事情通常發生得很快, 但幾乎所有美好的事情,都需要時間醞釀才會慢慢發生。 --------------------------
如何閱讀_雷咪  1.挑書 : 如何分辨好書├ ‧目標導向,帶著疑問來尋書,可以直接解決問題。 ‧優先選擇看得懂的,有時候當下看不看得懂,有沒有感觸? 2.如何看書才可以學到東西: ‧ 看書重點不再於看完,知識不是力量,運用知識才是。 ‧閱後複習重點,幫助釐清,思考有沒有可以立即運用在生活的方式
生活的哲學: 兩種錯誤使我們痛苦,其一是想對外在的不受我們所控制的事物使行主權。 而當我們未能控制時,便感到失控、無助、愧疚、焦慮、抑鬱、憤怒等... 其二,沒有承擔起”我們的思考和信念的責任。” 它們是由我們控制,相反我們容易把自己的想法歸罪於外界,父母、朋友、工作等...
國富論: 馬克的標題:不要厭惡收房租的地主,那是地主的理性(很不想接受) 筆耕:也許未來馬思科的科技能將外太空的"商品"運至地球。 人類在滿足基本欲求飽食之後,再來是衣物、居住地。 剩餘的食物產能,會用來換取無窮盡的慾望。 感想: 很好奇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在讀的過程中產生仇富的心情或是心理, 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透過真實案例分析各類學生的需求與建議。 教育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體制內、外各有利弊,需互相搭配。 🔅本文適合:關心孩子教育的你
大量的雜物就像這一回人生所欠的債,無論是自己或是子女將來處理,終究是要還。
Thumbnail
對學生來說,戲劇是很容易親近的學習素材,透過劇情帶來的悸動,更有助於教師藉此進行延伸性的議題教學。本文將以廣受好評的《我是遺物整理師》為例,說明可以如何運用韓劇進行閱讀教學。
Thumbnail
⚠️非專業影評,個人主觀感受很重,內容會爆雷,請斟酌閲讀。⚠️ 《殺人者的購物中心》是一齣由漫畫改編的短劇,因此設定上相對地不現實,但是韓劇擅長描繪情感,使得觀看的過程中不禁會為劇中人物動容。 八集的故事內容,長話短說:父母雙亡的主角鄭智安,由叔叔鄭進灣撫養,卻某天叔叔被
Thumbnail
對我們而言,真正留下的不是房子、金錢、名聲,而是曾經深愛過的誰,以及被深愛過的記憶。 我們人的一生,必須經過「生與死」,每人必須走完自己的一生,親人或其他至親的人未必可以走出傷痛地幫自己曾經最愛的人整理遺物,或處理死亡現場。因此他們需要「遺物整理師」。這書透過「遺物整理師」的職業告訴讀者他對「生與
Thumbnail
2009年,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熱映,這才讓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這群直對死亡的外線工作者,其實這行業包含的面向很廣,禮儀師、入殮師、法師、國樂手、化妝師、孝女白琴、雕刻師等,而近日熱度逼人的陸劇「春色寄情人」中男主的職業~遺體整容師,也在他們同一行列中。 或許是劇中場景位於小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有時,這世上各種不知緣由的故事就像是被冷風颳過、葉片全都掉落的枯枝,卻能強烈動搖我的心。那種時候,就連丟棄一個小紙袋都覺得格外沉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透過真實案例分析各類學生的需求與建議。 教育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體制內、外各有利弊,需互相搭配。 🔅本文適合:關心孩子教育的你
大量的雜物就像這一回人生所欠的債,無論是自己或是子女將來處理,終究是要還。
Thumbnail
對學生來說,戲劇是很容易親近的學習素材,透過劇情帶來的悸動,更有助於教師藉此進行延伸性的議題教學。本文將以廣受好評的《我是遺物整理師》為例,說明可以如何運用韓劇進行閱讀教學。
Thumbnail
⚠️非專業影評,個人主觀感受很重,內容會爆雷,請斟酌閲讀。⚠️ 《殺人者的購物中心》是一齣由漫畫改編的短劇,因此設定上相對地不現實,但是韓劇擅長描繪情感,使得觀看的過程中不禁會為劇中人物動容。 八集的故事內容,長話短說:父母雙亡的主角鄭智安,由叔叔鄭進灣撫養,卻某天叔叔被
Thumbnail
對我們而言,真正留下的不是房子、金錢、名聲,而是曾經深愛過的誰,以及被深愛過的記憶。 我們人的一生,必須經過「生與死」,每人必須走完自己的一生,親人或其他至親的人未必可以走出傷痛地幫自己曾經最愛的人整理遺物,或處理死亡現場。因此他們需要「遺物整理師」。這書透過「遺物整理師」的職業告訴讀者他對「生與
Thumbnail
2009年,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熱映,這才讓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這群直對死亡的外線工作者,其實這行業包含的面向很廣,禮儀師、入殮師、法師、國樂手、化妝師、孝女白琴、雕刻師等,而近日熱度逼人的陸劇「春色寄情人」中男主的職業~遺體整容師,也在他們同一行列中。 或許是劇中場景位於小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有時,這世上各種不知緣由的故事就像是被冷風颳過、葉片全都掉落的枯枝,卻能強烈動搖我的心。那種時候,就連丟棄一個小紙袋都覺得格外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