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宜的環境:教育不是花錢了事 【我從學生身上學到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一小段時間沒有更新教育紀錄了,因為這段時間學生都滿上軌道的,並沒有讓我特別費心費神之處。唯有幾位家長詢問我能不能教孩子理化,才發現雲林要找理化老師真的很困難,連母校的理化老師都是主任到台中補習班拜託才請下來的外聘老師,要找私人的理化家教就更難了,是因為理工人才都去高科技業了嗎XD?

說回來今天的主題,想聊聊「教育環境」。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可以為了孩子成長的環境一搬再搬,莫說古代,即使是現代人要搬家,也是很勞師動眾之事,可見孟母深知教育環境對孩子影響之深。


跟不上腳步的落後生

之前文章提過,原本的家教學生小琪,因為家庭因素改到補習班。上週末在我快結束一天繁忙的課程時,收到小琪的訊息:

「老師,我真的跟不上進度,壓力很大,課還是先停一停好了,我會再多努力的。」

因為還在上課,我沒有多想,只回覆:「可以去聽聽其他補習班喔,加油。」

小琪從11月開始跟課已經一個月,我可以感覺到她跟得很辛苦,兩小時的課、十題左右的演練,很常一題都寫不出來。但因為是團班,我不可能因為少數學生落後就重新講解一次,我知道她跟不上,卻也愛莫能助。最後一次見到小琪,下課後我把她叫到旁邊,看著亂糟糟的講義問:「妳是不是聽不懂?」

小琪有點慌亂地點點頭,急著想抽回講義:「對,幾乎都不懂...。」

其實在結束家教課之前,我就跟小琪、家長溝通過,補習班的進度配合私中,會跑得很快,不建議小琪來上我補習班的課,我沒有一定要賺這個學生的錢,反而希望她去找其他比較慢、教得比較簡單的補習班。可是他們還是很堅持,媽媽覺得找新班麻煩,小琪也害怕去陌生的環境,結果就是我在講、她在聽,有沒有吸收則是另一回事。

團體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只能在有限度的資源內,盡量照顧到「大部分人」,甚麼是大部分人?就是沒有特別差、也沒有特別優秀的孩子。
raw-image


被視作問題學生的資優生

我也曾帶過聰明絕頂的資優生(小亦),國小三年級就可以理解國中的數學概念,教甚麼都是一點即通,可是雲林的資優資源有限(真的不能跟大都市比),國小只有在斗六有一個資優班,小亦在家附近就學,雖然配合教育部的資優體制,可以在正常上課時間單獨請外聘老師上課,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待在班上。

對小亦來說,學校上的內容他早就會了,就像讓一個大學生去學ㄅㄆㄇ一樣,課堂上講的內容太簡單,對他來說太無趣,孩子興趣缺缺、不願意寫功課、考試也是胡亂寫一通,他成為校方眼裡的「問題學生」。他不是不會,只是不願意按照規則走,小亦喜歡挑戰,只要給他具有思考性的問題,他會不斷思考、持續發問,這是其他孩子沒有的特點。

我短暫帶過小亦4個月,一開始是在學校當外聘老師,後來學校反對我們利用正常上課時間上課,所以改成私人家教。我其實覺得很矛盾,一方面知道學校的教育不適合他,另方面又擔心不能適應團體生活的孩子將來出社會該怎麼辦。


尋找屬於自己的步調

不管是落後族群、還是領先族群,這些孩子都是教育現場的少數。必須承認,團體教育是顧不到這群孩子的,要一個老師同時照顧幾十個學生是不可能的任務。

或許這就是體制外教育存在的意義,我承認體制外教育所費不貲,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但就是因為我們提供特別的教育、為孩子量身打造,所以才值得這樣的收費。我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是在填補大環境的漏洞,在學校跟不上的孩子、去補習班得不到照顧的學生、想學更多卻找不到管道的人,可以透過體制外的協助找到方法。(當然,體制外也有缺點:貴、能照顧到的孩子很有限,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答案)

家長的協助、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很重要。家長真的知道孩子需要甚麼嗎?還是覺得花一點錢、把孩子丟到補習班就好了?即使請了家教,家長也要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

我很討厭聽到家長說「老師妳決定就好了」,這句話看似相信我,卻讓我懷疑「這是你的孩子,你不想知道他發生甚麼事嗎?」不要我決定就好,希望家長也能陪在孩子身邊,找到最適合他的步調。

我自己求學途中,母親也是時時關心、照顧著我啊。生孩子之前,除了考慮經濟狀況,記得也要把「陪伴時間」考慮進去,養育孩子不是給他吃飯睡覺就夠了,關心、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



其實人一輩子,不也總是在尋找自己的步調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ueena 老師的自言自語
48會員
40內容數
一個堅持正向教養的國高中數學、國文家教老師,同時也在補教業奔走,目標是開自己的家教班! 這裡紀錄教育現場的真人真事,因為熱愛閱讀,也會分享讀過的好書。 ✉️合作信箱 queenaliao1999@gmail.com
2025/01/02
在2024年最後一天,我協助學生小城克服學習壓力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1/02
在2024年最後一天,我協助學生小城克服學習壓力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4/12/27
分享學生因壓力頻繁跑廁所的案例,探討孩子壓力來源及應對方法, 強調老師、家長合作的重要性及學生身心健康在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2024/12/27
分享學生因壓力頻繁跑廁所的案例,探討孩子壓力來源及應對方法, 強調老師、家長合作的重要性及學生身心健康在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2024/11/28
隨著科技的進步,青少年擁有手機的比例持續攀升,根據2020年調查,國中生有手機比例達91.9%,高中生幾乎達到100%。本文分享我打造沒有手機的教室的方法,不用打罵、不過度約束。 🔅適合正為青少年手機成癮煩惱的教師、家長
Thumbnail
2024/11/28
隨著科技的進步,青少年擁有手機的比例持續攀升,根據2020年調查,國中生有手機比例達91.9%,高中生幾乎達到100%。本文分享我打造沒有手機的教室的方法,不用打罵、不過度約束。 🔅適合正為青少年手機成癮煩惱的教師、家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選擇學區時,孩子的相對排名比明星學校更重要。研究顯示,排名較前的學生更自信,學習動力更強,升學機率更高。此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深遠,父母的投入比學校本身更關鍵。因此,與其勉強進入明星學校成為「牛後」,不如選擇方便的學校,讓孩子輕鬆學習,父母也能保留精力陪伴,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Thumbnail
選擇學區時,孩子的相對排名比明星學校更重要。研究顯示,排名較前的學生更自信,學習動力更強,升學機率更高。此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深遠,父母的投入比學校本身更關鍵。因此,與其勉強進入明星學校成為「牛後」,不如選擇方便的學校,讓孩子輕鬆學習,父母也能保留精力陪伴,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Thumbnail
開學以來,陸陸續續和幾位家長溝通,內容都是孩子學習適應不良,所以向學校求救。這讓我開始反思:「目前的教育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開學以來,陸陸續續和幾位家長溝通,內容都是孩子學習適應不良,所以向學校求救。這讓我開始反思:「目前的教育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透過真實案例分析各類學生的需求與建議。 教育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體制內、外各有利弊,需互相搭配。 🔅本文適合:關心孩子教育的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透過真實案例分析各類學生的需求與建議。 教育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體制內、外各有利弊,需互相搭配。 🔅本文適合:關心孩子教育的你
Thumbnail
在教育中,正向教養強調不使用懲罰,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常會遇到學生不配合的情形。 該如何做到「溫和且堅定」,我想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手。 🌱此文適合教育工作者,與煩惱孩子作業問題的家長閱讀。
Thumbnail
在教育中,正向教養強調不使用懲罰,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常會遇到學生不配合的情形。 該如何做到「溫和且堅定」,我想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手。 🌱此文適合教育工作者,與煩惱孩子作業問題的家長閱讀。
Thumbnail
任何一種教育形式沒有好壞,只有是不適合。 千萬不要覺得妳把小孩丟到傳說中怎樣的環境,妳就輕鬆了,沒有這回事!教養的每一步都是需要時間與付出的!就像妳對待家庭、工作、對待自己ㄧ樣啊,永遠都是妳的重要任務啊! 我的兩個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因緣際會下選擇家裡附近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就讀,當初我們看了幾個學
Thumbnail
任何一種教育形式沒有好壞,只有是不適合。 千萬不要覺得妳把小孩丟到傳說中怎樣的環境,妳就輕鬆了,沒有這回事!教養的每一步都是需要時間與付出的!就像妳對待家庭、工作、對待自己ㄧ樣啊,永遠都是妳的重要任務啊! 我的兩個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因緣際會下選擇家裡附近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就讀,當初我們看了幾個學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開學前的準備,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尤其是孩子的學習用品。從書包到書桌椅,這些必需品無不影響孩子的學習環境。然而,經濟因素常使家長在選擇上有所考量。本文探討了在不讓經濟負擔過重的情況下,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開學前的準備,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尤其是孩子的學習用品。從書包到書桌椅,這些必需品無不影響孩子的學習環境。然而,經濟因素常使家長在選擇上有所考量。本文探討了在不讓經濟負擔過重的情況下,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