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 30 歲,如何安排往後職涯目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會覺得年紀大選擇會變少,是因為過去的你都在揮霍時間。」
在討論版上看見有人發文詢問未來職涯發展,發文者接近 40 歲且有案底,不論應徵什麼基礎工作頻頻被拒絕。
一般建議通常都是從基礎員工開始累積經驗,過程中當技能、能力逐漸變強後能一直跳轉公司逐漸升薪。
職場上通常超過 35 歲還沒當上主管,未來其實就很難再面試到主管職了,甚至當事者年齡已經接近 35 歲,履歷也沒很好看。
找正職工作成功率低,假設他也沒有本金,無法直接批貨做生意的情況外加有憂鬱症,可以怎麼辦?
首先要有最壞的打算,也就是注定這輩子渾渾噩噩,最壞就是當遊民要飯吃,而這則案例也可以提醒所有年輕人,網路上很常說「當你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幾歲都不嫌晚」,這句話只有成功者說起來很輕鬆,做的人很痛苦,千萬別以為年輕時光真的可以胡亂揮霍。
既然最壞打算設定好了,從正常管道的面試工作進不去,你自己要開始有覺悟走底層工作,你無法跟其他人一樣應徵好做的工作,因為那種工作一堆年輕人面試,哪輪的到你?
而你能選擇的,就是市場上沒人要去的工作,要不是高風險,就是骯髒、重勞力、冷門難轉行。
工地搬運工、清潔員工、垃圾清潔、糞水處理、屠宰等等工作,甚至你願意,自願去做黑工也行。
現實很殘酷,但就是這樣,過去的你不好好把握提升自己,未來都會反饋回來給你。
接著你用打工的錢存下一筆庫存,可以當作批貨的錢,找管道批貨去賣,現在有網路,批貨商很好找,去夜市擺個攤也行,至少比起做苦差事的員工,自己做生意還自在一點。
最後一個方式,就是從網路上找那些過去有案底,出社會後卻由黑轉白的那些人,自己去私訊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讓人生從負分轉到正分。
你只要肯勤奮點,主動去敲訊息,他們都會很樂意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去YOUTUBER上找找關鍵字,透過新聞報導後去找店家的粉絲頁詢問,都可以聯絡的到人,那你要怎麼跟對方交流,那就是憑藉你的社交能力了,通常有禮貌就好了。
比起聽我這個正常人生的人分享方法,我倒非常推薦去找跟你有相似經歷的人,他們的方法才更接地氣,正因為有真實經歷,才能夠講出你的心理狀況提供你更適合的選項。
會寫這篇也是為了警惕自己,如果我現在過得還算不錯,那麼要提供市場更多價值可是輕而易舉,更多人是過去鑄下大錯而難以翻身。
身為資源較多的我,更應該主動做些什麼回饋給社會一點價值,當一個人有這種想法,身邊的人也因此被我感染,一千個人貢獻出一點價值,就足以改變一小塊角落,而這個角落又會讓其他角落仿效,變成更大的影響力。
當你超過 30 歲開始擔心自己未來職涯發展,過去也沒什麼累積工作經歷,那不如趕緊自己下來嘗試做生意,不論實體或虛擬、成功與否,過程學到的技術與能力都比起你直接去上課或當員工還來的還豐富。
結論
1、青春是學習的精華時期,錯過後晚年更難建立學習習慣。
2、能力越低選擇越少,不斷提升能力貢獻價值與成就累積履歷表。
3、創業實戰大部分都失敗收場,但過程學習的能力與技能足以讓你更順利進入職場。
個人網站: 超越困境
FB粉絲頁:
超越困境
訂閱我: 填寫表單
avatar-img
128會員
322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程」使你提升能力,「目標」使你確認計劃藍圖正確 回憶你過去所達到成就的片段,不論是自己達到自己所要的目標,又或者是比賽上的獲勝,你畫面較多是達到成就的那時刻,又或者是過去辛苦練習訓練的過程呢?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完成,而越早完成,你才能更快接近完美。 在我剛開始自我學習的時期,上課覺得很新鮮,終於有自己選擇要學習的課程,而不是在學校中被逼迫學習那些不喜歡的學科感到痛苦。
本業與興趣通常都是互補的,像我過去本業從事機械業,很少講話,都在從事手動工作,那時候我的興趣就是研究如何與人溝通以及肢體語言,或是權謀、心理這類的思考領域。 而一些文書類型的辦公室工作者,平時白天都坐在電腦面前,晚上的興趣則會是以健身、慢跑、球類運動的類型較多數。 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結論
你平時遇到困難的當下會是什麼反應呢? 內心浮現出什麼想法呢? 回想一下,過去你在遇到阻礙的當下,較多是逃避的行為,還是繼續挑戰的行為較多呢?
哈囉! 又暈船了嗎? 無法自拔嗎? 愛上不該愛的人還越陷越深? 很正常,但也不正常,正常的是暈船屬於正常現象沒什麼好抗拒的,不正常的是,你暈船怎麼可以這麼久,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暈船就如同情緒一樣,你無法阻止他過來,當你越抗拒,情緒就會更大。
你會不會對某件事情始終看不順眼? 且那件事情與你沒有直接關係,但卻能夠使你放在心中無法釋懷,甚至越想越生氣,覺得怎麼可以能讓這件事情存在呢?
「過程」使你提升能力,「目標」使你確認計劃藍圖正確 回憶你過去所達到成就的片段,不論是自己達到自己所要的目標,又或者是比賽上的獲勝,你畫面較多是達到成就的那時刻,又或者是過去辛苦練習訓練的過程呢?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完成,而越早完成,你才能更快接近完美。 在我剛開始自我學習的時期,上課覺得很新鮮,終於有自己選擇要學習的課程,而不是在學校中被逼迫學習那些不喜歡的學科感到痛苦。
本業與興趣通常都是互補的,像我過去本業從事機械業,很少講話,都在從事手動工作,那時候我的興趣就是研究如何與人溝通以及肢體語言,或是權謀、心理這類的思考領域。 而一些文書類型的辦公室工作者,平時白天都坐在電腦面前,晚上的興趣則會是以健身、慢跑、球類運動的類型較多數。 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結論
你平時遇到困難的當下會是什麼反應呢? 內心浮現出什麼想法呢? 回想一下,過去你在遇到阻礙的當下,較多是逃避的行為,還是繼續挑戰的行為較多呢?
哈囉! 又暈船了嗎? 無法自拔嗎? 愛上不該愛的人還越陷越深? 很正常,但也不正常,正常的是暈船屬於正常現象沒什麼好抗拒的,不正常的是,你暈船怎麼可以這麼久,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暈船就如同情緒一樣,你無法阻止他過來,當你越抗拒,情緒就會更大。
你會不會對某件事情始終看不順眼? 且那件事情與你沒有直接關係,但卻能夠使你放在心中無法釋懷,甚至越想越生氣,覺得怎麼可以能讓這件事情存在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改變自我概念之前試圖去改變世界,只是在對抗事物的本質,一無用處。只有等到內在先改變,才可能有外在的改變......我們應該把自己想像成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活在偉大的精神氛圍之中,而不是利用實質的手段與抗爭去達到想要的改變—《天賦的力量》
Thumbnail
每當接近30歲的門檻,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與選擇。本文探討如何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重新審視目標與理想,並鼓勵讀者勇於探索不熟悉的領域。強調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推薦積極嘗試新事物,以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原來16個夏天播出至今已經那麼久了… 回到2014年,紅遍天的台劇十六個夏天應該是每個年輕人必追的片,談論的閨蜜、男女友誼,好適合大學生追,每個人心中總有一個夢,那個夢就是方韋德與唐家妮的友誼。 觀賞劇集時,即使在前期還很日常的事件發生,總是覺得有種淡淡的遺憾感,不知道是不是編劇想表達給我們的,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天氣真的真的好熱喔,雖然說姐姐是冰山等級的美女,公司同事都說有姐姐在的地方,就會有充滿颼颼涼感,我們也都有開冷氣吹涼涼,但只要在姐姐旁邊,人家就會覺得身體開始發熱欸,不知道為什麼捏(⁠⇀⁠‸⁠↼⁠‶⁠) 來到現在的公司一年了,跟姐姐交往也快一年了,我們的感情就像過了端午節的夏天,不斷升溫越來越熱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也許《大齡女子》不一定是貶抑,她們是一群懂得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照顧好父母的好女兒,也試著在傳統與現在觀念交錯複雜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Thumbnail
從小就覺得,害羞、安靜、內向、怕生是一種缺陷。媽媽常叫我落落大方ㄧ點,主動跟人打招呼~ 可是年紀小時不懂事,會想,為什麼我要跟不熟的人打招呼,那個人是誰?幹嘛跟我說哈囉? 我ㄧ點也不大方。 也很厭世。 我不允許別人隨意踏入我的內心。 敵意甚深的我卻常常「假正能量」告訴旁人要打開心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改變自我概念之前試圖去改變世界,只是在對抗事物的本質,一無用處。只有等到內在先改變,才可能有外在的改變......我們應該把自己想像成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活在偉大的精神氛圍之中,而不是利用實質的手段與抗爭去達到想要的改變—《天賦的力量》
Thumbnail
每當接近30歲的門檻,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與選擇。本文探討如何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重新審視目標與理想,並鼓勵讀者勇於探索不熟悉的領域。強調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推薦積極嘗試新事物,以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原來16個夏天播出至今已經那麼久了… 回到2014年,紅遍天的台劇十六個夏天應該是每個年輕人必追的片,談論的閨蜜、男女友誼,好適合大學生追,每個人心中總有一個夢,那個夢就是方韋德與唐家妮的友誼。 觀賞劇集時,即使在前期還很日常的事件發生,總是覺得有種淡淡的遺憾感,不知道是不是編劇想表達給我們的,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天氣真的真的好熱喔,雖然說姐姐是冰山等級的美女,公司同事都說有姐姐在的地方,就會有充滿颼颼涼感,我們也都有開冷氣吹涼涼,但只要在姐姐旁邊,人家就會覺得身體開始發熱欸,不知道為什麼捏(⁠⇀⁠‸⁠↼⁠‶⁠) 來到現在的公司一年了,跟姐姐交往也快一年了,我們的感情就像過了端午節的夏天,不斷升溫越來越熱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也許《大齡女子》不一定是貶抑,她們是一群懂得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照顧好父母的好女兒,也試著在傳統與現在觀念交錯複雜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Thumbnail
從小就覺得,害羞、安靜、內向、怕生是一種缺陷。媽媽常叫我落落大方ㄧ點,主動跟人打招呼~ 可是年紀小時不懂事,會想,為什麼我要跟不熟的人打招呼,那個人是誰?幹嘛跟我說哈囉? 我ㄧ點也不大方。 也很厭世。 我不允許別人隨意踏入我的內心。 敵意甚深的我卻常常「假正能量」告訴旁人要打開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