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鐘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 / 尤虹文
兩年來因為變種病毒不斷翻新,全世界一次又一次陷入混亂和恐慌。
科學家曾不斷警告地球上一些最富裕的國家,堅持自掃門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的囤積疫苗,可能導致一些最窮苦的國家無法為其人民接種,並讓新冠病毒有機可乘,在人體上不斷實驗,創造出高傳染力,高突破性新變種,不論打了幾劑疫苗,誰也逃不過。強如美國,因為Omicron一天可以確診150萬人。
兩年多的疫情映照出東西方差異:西方國家不願意遵守隔離和口罩紀律,多數人對於返國必須隔離14天都表示不可思議。一位矽谷工程師甚至好奇地問:怎麼有人願意遵守規定,乖乖地待在防疫旅館呢?
荷蘭的一對夫婦在南非確診之後被要求隔離五天,竟然偷跑準備逃到西班牙,直到快登機前才被警察攔截下。世衛組織最新估計,接下來兩個月歐洲將有一半以上人民感染。
圖/兩年多的疫情映照出東西方防疫文化的差異,圖為清消人員正在防疫旅館週遭進行消毒作業。池孟諭攝影
中國則採取完全相反的嚴厲清零政策,只要有幾例本土案例就封城鎖國,停飛斷航,全民核酸檢驗。如此勞師動眾,自然效果顯著,但是Omicron是何方神聖?
傳染力如此高,讓西安、天津、河南不斷淪陷,人民也因為封城怨聲載道,甚至有孕婦,老年人,因為醫院拒收而無法生產或接受治療。
美國與病毒共存作法,因為案例多到醫院無法負荷而導致醫療崩潰,中國則是醫院官僚化管理,不願接收任何有COVID風險的病患:兩者皆導致最需要治療的人民,在危難的時刻無路可走。

醫護筋疲力盡,甚至無法自救

這或許是兩年來最大的悲哀:醫療人員經歷數波艱險的戰鬥毫無喘息之地,救不了病患,甚至無法自救。紐約的醫生每天看著幾百人在醫院死亡;武漢的醫生吹哨後罹難;義大利的醫生要像神一樣選擇哪個病人活下去的機率大;費城的年輕護理師感染了COVID多重後遺症,現在連上樓梯都困難。
在Omicron疫情爆發之前,35%到54%的美國醫護人員已經感到筋疲力盡,而根據美國勞工部統計,自2020年2月開始,已經有近50萬醫療人員離職,其中18%是自願請辭。
舊金山ICU護理師凱西曾堅守崗位14年,但是最後在疫情第九個月後因為受創壓力症候群PTSD而離職。她說:「沒有什麼比在醫院工作卻想自我了斷的感覺更強烈:尤其當我最初的使命是拯救病患。」
當人類與病毒大戰的鐘聲再次響起,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如同英國詩人鄧約翰(John Donne)曾寫:「任何人的離去都會傷到我,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分子。」
延伸閱讀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作者為音樂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遠見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李立亨 我拍故我在,自拍對年輕人跟非年輕人都一樣意義重大。自拍不僅是年輕人的社交行為,更是非年輕人嘗試社會化的一種努力。 2002年,世界第一款手機自帶拍照功能的諾基亞7650問世。20年後的今天,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不能自拍並發送上傳的手機,還算不算手機? 自拍,到有腔調的地方去 什麼是自拍?
文/賴珩佳 現今美國CDC將印尼列入與台灣、日本防疫同為一級的國家。印尼第一劑疫苗施打對象約1億7000萬人,全國覆蓋率已達82%,第二劑施打對象覆蓋率至今為56%,第三劑優先施打對象為全國醫護人員,至今已完成90%。 代打疫苗、代入住防疫旅館等行業興起 印尼展現民主的力量,移除不公允的防疫規定
文/張政源 以往論及軌道經濟的發展,多半是以日本及香港做為代表。日本從東京到大阪,北海道到九州,軌道經濟遍地開花,其成果毫無疑問是全球典範。而香港港鐵集團在車站商業和不動產開發上,也有極佳的表現。 世界之都也是軌道經濟之都 異曲同工的華麗轉身 答案竟是原地保留。 兼具文化保存與土地開發 延伸閱讀
文/李立亨 想像被困在電梯裡面,只能搶著按按鈕往上或往下,卻不能走出電梯的窘境,這就是內捲。大陸年輕一代為了反內捲,考研考公考教師證都是出路。要不就是用「我躺故我在」的心態,為降低碳排放量盡一份心力。 嚴格說起來,去年跟今年最突出的中國關鍵字應該都是:反內捲。 反內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怎麼辦?
文 / 高希均 (一)12天內經過了三個家門 台灣在2021年曾被《經濟學人》形容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能在新的一年轉危為安嗎? 讓我從16年前的故事說起。 5月初(2005年)去了上海,回到台北,又立刻去了河城。12天之內,經過了三個家門,到底是哪個「家」我最鍾情? (1)精英的匯聚
文 / 葉丙成 原本要寫 2021 這一年的感言,但看到學生所寫的文章有感,我把時間都花在寫了這篇文章給他,也分享給大家。 從小到大,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出手的東西一定要有99分、100分的水準才行。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才出手,這是我非常引以為傲的。而那些做事隨便的傢伙,總是讓我看不起、也看不慣。
文/李立亨 我拍故我在,自拍對年輕人跟非年輕人都一樣意義重大。自拍不僅是年輕人的社交行為,更是非年輕人嘗試社會化的一種努力。 2002年,世界第一款手機自帶拍照功能的諾基亞7650問世。20年後的今天,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不能自拍並發送上傳的手機,還算不算手機? 自拍,到有腔調的地方去 什麼是自拍?
文/賴珩佳 現今美國CDC將印尼列入與台灣、日本防疫同為一級的國家。印尼第一劑疫苗施打對象約1億7000萬人,全國覆蓋率已達82%,第二劑施打對象覆蓋率至今為56%,第三劑優先施打對象為全國醫護人員,至今已完成90%。 代打疫苗、代入住防疫旅館等行業興起 印尼展現民主的力量,移除不公允的防疫規定
文/張政源 以往論及軌道經濟的發展,多半是以日本及香港做為代表。日本從東京到大阪,北海道到九州,軌道經濟遍地開花,其成果毫無疑問是全球典範。而香港港鐵集團在車站商業和不動產開發上,也有極佳的表現。 世界之都也是軌道經濟之都 異曲同工的華麗轉身 答案竟是原地保留。 兼具文化保存與土地開發 延伸閱讀
文/李立亨 想像被困在電梯裡面,只能搶著按按鈕往上或往下,卻不能走出電梯的窘境,這就是內捲。大陸年輕一代為了反內捲,考研考公考教師證都是出路。要不就是用「我躺故我在」的心態,為降低碳排放量盡一份心力。 嚴格說起來,去年跟今年最突出的中國關鍵字應該都是:反內捲。 反內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怎麼辦?
文 / 高希均 (一)12天內經過了三個家門 台灣在2021年曾被《經濟學人》形容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能在新的一年轉危為安嗎? 讓我從16年前的故事說起。 5月初(2005年)去了上海,回到台北,又立刻去了河城。12天之內,經過了三個家門,到底是哪個「家」我最鍾情? (1)精英的匯聚
文 / 葉丙成 原本要寫 2021 這一年的感言,但看到學生所寫的文章有感,我把時間都花在寫了這篇文章給他,也分享給大家。 從小到大,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出手的東西一定要有99分、100分的水準才行。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才出手,這是我非常引以為傲的。而那些做事隨便的傢伙,總是讓我看不起、也看不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新型變種寄生型病毒。似乎已經入侵美洲大陸了?」高樓的電視牆上播報著新聞。 紐約市街頭流串一股令人不安的恐懼感......
Thumbnail
國際紅十字會考量疫情感染輕重程度不一,以及台灣領先各國的醫療技術,通知台大團隊轉往肺炎疫情更嚴重的另一個國家。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新型變種寄生型病毒。似乎已經入侵美洲大陸了?」高樓的電視牆上播報著新聞。 紐約市街頭流串一股令人不安的恐懼感......
Thumbnail
國際紅十字會考量疫情感染輕重程度不一,以及台灣領先各國的醫療技術,通知台大團隊轉往肺炎疫情更嚴重的另一個國家。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