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在開蘭舊路,一個文人駐足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穿越繁華散盡的頭城老街,轉入開蘭舊路,看到一棟日式建築──由頭城小學校長宿舍翻修成的「李榮春文學館」。這是我第一次聽聞李榮春的名字。
好奇進入參觀,細讀牆上的的簡介:「李榮春(一九一四~一九九四),宜蘭頭城人,凝聚一生豐沛的情思,隱居故鄉荒僻老街,專注小說創作。窮蹇的際遇,困頓的生活,不曾熄滅其熱切的追求。他以決絕、純粹的信念,在台灣現代文學史頁的邊陲地帶,踽踽獨行半世紀……」
我的一顆心由好奇轉為驚訝、惶愧,頭城居然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而我卻毫無所悉。在隨意瀏覽時,駐館人員親切地走過來,熱情地為我們解說:李榮春終身未娶,也無固定職業,靠替人修理腳踏車及做些雜工餬口,在頭城街上被認為是「頭殼壞去的孤獨羅漢腳」。生前沒沒無名的他,死後被發現衣櫥裡堆積了近三百萬字的文稿,很多是用日曆紙的背面寫成,大部分都沒有發表。
他的姪子李鏡明醫師不忍伯父的心血付諸東流,在詳細閱讀原稿、加以整理後,於二○○二年為他出版了十鉅冊的《李榮春全集》,二○○九年「李榮春文學館」正式開放,二○一四年靜宜大學舉辦「李榮春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這位「文學的隱士」、「台灣文壇的殉道者,宜蘭文壇的獨孤俠」才逐漸為藝文界所知。
館內明窗下的一張淨几,就擺著精裝的《李榮春全集》。我隨手拿起幾本翻閱,有《祖國與同胞》《懷母》《海角歸人》《洋樓芳夢》等每本都是數十萬字的長篇小說,還有〈看搶孤〉〈頭城的過年〉等描述頭城當地風土民情的短篇,感覺他的文字樸實、情感真摯,有光復後台籍作家的風格,但卻不如楊逵、鍾肇政、吳濁流、鍾理和等為世人所知。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無法厭惡一個我曾經長期崇拜過的人,但我已不再覺得尼采有我以前認為的那麼偉大,當我對現實生活裡的尼采有較多的認識,了解他生活上遭遇的困境還有他的反應後,他似乎跌下了神壇,但卻也成了一個更真實與可親的人。
    我所置身的這個「酒紅色山谷」,就是激發勞倫斯產生偉大夢想,召喚出成為英雄潛能的地方。雖然夢想無法完全實現,但畢竟讓他為自己、也為人類打了一場漂亮的人生戰役。也許,在這個世界上都有某一個地方,在默默等待我們之中的某一個人去發現它,到那裡去實現他更輝煌的自我。但我們又要如何知道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不是重病纏身,霍金往後的人生會不一樣嗎?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但任何答案恐怕都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悲劇既然已經發生了,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接納它、面對它。霍金因為懂得嘲笑自己和命運對他的播弄,像貝多芬一樣「捏住命運的脖子」勇敢前行,世人才不至於可憐他、嘲笑他,反而給他熱烈的掌聲和欽羨。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喝的都是這種「心靈雞湯」,但這似乎也無可避免。只是我們應該了解,所謂「雞湯」,只是從整隻雞提煉出來的精華部份,不只無法讓我們因此而了解整隻雞,它們對人生或心靈的滋補作用,往往也只是「點到為止」,絕非什麼「顛撲不破」的真理。
    弘一法師離世前,託性常法師寄給夏丏尊的一首遺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這就是他所認為的「圓滿」人生。 寫到這裡,耳邊又想起學生時代的所唱的那首《送別》,覺得那彷彿是李叔同和弘一法師在送別他母親、妻子、好友、學生、還有我們這些俗人。
    這一幕,永留我心中,成了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之一,很可能也是我建構後來人生的價值觀與生命意義的一塊基石。「什麼才是讓我覺得特別幸福美好、值得珍惜與永久回味的時刻?」每個人的回答不同,我覺得其中並沒有什麼高下、良窳之分,重要的是那要出於自己的真心,而非讓別人拍手叫好。
    我無法厭惡一個我曾經長期崇拜過的人,但我已不再覺得尼采有我以前認為的那麼偉大,當我對現實生活裡的尼采有較多的認識,了解他生活上遭遇的困境還有他的反應後,他似乎跌下了神壇,但卻也成了一個更真實與可親的人。
    我所置身的這個「酒紅色山谷」,就是激發勞倫斯產生偉大夢想,召喚出成為英雄潛能的地方。雖然夢想無法完全實現,但畢竟讓他為自己、也為人類打了一場漂亮的人生戰役。也許,在這個世界上都有某一個地方,在默默等待我們之中的某一個人去發現它,到那裡去實現他更輝煌的自我。但我們又要如何知道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不是重病纏身,霍金往後的人生會不一樣嗎?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但任何答案恐怕都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悲劇既然已經發生了,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接納它、面對它。霍金因為懂得嘲笑自己和命運對他的播弄,像貝多芬一樣「捏住命運的脖子」勇敢前行,世人才不至於可憐他、嘲笑他,反而給他熱烈的掌聲和欽羨。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喝的都是這種「心靈雞湯」,但這似乎也無可避免。只是我們應該了解,所謂「雞湯」,只是從整隻雞提煉出來的精華部份,不只無法讓我們因此而了解整隻雞,它們對人生或心靈的滋補作用,往往也只是「點到為止」,絕非什麼「顛撲不破」的真理。
    弘一法師離世前,託性常法師寄給夏丏尊的一首遺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這就是他所認為的「圓滿」人生。 寫到這裡,耳邊又想起學生時代的所唱的那首《送別》,覺得那彷彿是李叔同和弘一法師在送別他母親、妻子、好友、學生、還有我們這些俗人。
    這一幕,永留我心中,成了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之一,很可能也是我建構後來人生的價值觀與生命意義的一塊基石。「什麼才是讓我覺得特別幸福美好、值得珍惜與永久回味的時刻?」每個人的回答不同,我覺得其中並沒有什麼高下、良窳之分,重要的是那要出於自己的真心,而非讓別人拍手叫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思舊賦》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說,描述了一位忠心的老僕人和一位老婦人對談,講述他們曾經主人家的變故。故事描述了李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故事充滿了遺憾,讓人回味。
    Thumbnail
    李汝珍自己也曾太期望功名,才寫出《鏡花緣》這樣的神怪遊記吧?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浣溪沙·憶易安》 庭院深深月半圓,風搖竹影意闌珊。獨思易安韻千般。 婉約才情書舊事,幽懷心緒賦新篇。墨香千載繞心間。 我,李清照,打小就生長在這繁華熱鬧且充滿詩意的世間。   自幼,我便沉浸在家學的薰陶之中,詩書的韻味仿佛融入了我的血脈。“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那時的我啊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李梅樹在二戰之前已得獎無數,二戰後擔任全省美展評審,評議委員。不只在繪畫創作上非常活躍,在美術活動的參與也展現了極高的熱誠。他的作品有數千件之多,涵蓋素描、油畫、水彩、水墨、草圖及各種美術文獻,美術出版界已出版好幾部他的畫冊以及研究著作,在藝術領域的聲望相當之高。
    Thumbnail
    李滄東的精神世界與尼采的精神三變較為不同。在此,我想邀請讀者想像一個不斷處於動態中、卻不會傾斜至倒塌的槓桿裝置,在橫桿的兩端分別是小說家/駱駝與詩人/小孩,而作為此裝置的支點,並不斷調整施力點與抗力點的,即是電影導演/獅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思舊賦》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說,描述了一位忠心的老僕人和一位老婦人對談,講述他們曾經主人家的變故。故事描述了李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故事充滿了遺憾,讓人回味。
    Thumbnail
    李汝珍自己也曾太期望功名,才寫出《鏡花緣》這樣的神怪遊記吧?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浣溪沙·憶易安》 庭院深深月半圓,風搖竹影意闌珊。獨思易安韻千般。 婉約才情書舊事,幽懷心緒賦新篇。墨香千載繞心間。 我,李清照,打小就生長在這繁華熱鬧且充滿詩意的世間。   自幼,我便沉浸在家學的薰陶之中,詩書的韻味仿佛融入了我的血脈。“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那時的我啊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李梅樹在二戰之前已得獎無數,二戰後擔任全省美展評審,評議委員。不只在繪畫創作上非常活躍,在美術活動的參與也展現了極高的熱誠。他的作品有數千件之多,涵蓋素描、油畫、水彩、水墨、草圖及各種美術文獻,美術出版界已出版好幾部他的畫冊以及研究著作,在藝術領域的聲望相當之高。
    Thumbnail
    李滄東的精神世界與尼采的精神三變較為不同。在此,我想邀請讀者想像一個不斷處於動態中、卻不會傾斜至倒塌的槓桿裝置,在橫桿的兩端分別是小說家/駱駝與詩人/小孩,而作為此裝置的支點,並不斷調整施力點與抗力點的,即是電影導演/獅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