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種得好,吃得好?】隱形的城市獨食者

平日吃飯,陪你的通常是人還是手機?
「自己搞掂啦。」--現實中「獨食」這回事,不一定是IG自拍中瀟灑的me time;更多時,只不過是回家後轆住電話隨便食「立雜野」的上班族,或者茶記一角飲味精湯的麻甩佬。
獨食的理由,多數不過是作息時間表未能與家人配合,鰥寡,獨居,工作問題等無奈。 城市持續的演化,「生活機能」持續「完善」,我們的飲食日常亦隨之改變。科技提升、工作模式轉變、家庭人數持續減少等因素都影響我們的。在香港,工時之長更令人無心力處理家務,部份起居空間更被壓縮至無法煮食的地步。外食與獨食成為了不得已已的主流。
「烹飪與飲食」被簡化為機能性的「熱量需求」,同時亦壓縮了飲食的社交、休息、慰藉等功能;只求果腹的獨食者在大小食肆中,融入為生活的底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城市寫照。 早前英國《衛報》的專題報導「“一個人的餐桌“-獨自進餐如何徹底地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Table for one: how eating alone is radically changing our diets)指出,獨自進餐已成為城市生活的標誌。在英國,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恆常地獨自解決三餐」,在倫敦,這更是半數人的生活寫照。香港的數字應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阿怪始終相信,好好地經營城市,照顧好裡頭努力適應生存的人類,包括他們的飲食,才是我們應引以為傲的進步。

都市農業更應配合城市生活模式

都市農業,作為將農業帶入都市生活的服務與設施,應具有敏感的觸覺,觀察城市的轉變,深入了解受眾生活習慣,飲食方式,這是設計工作企劃的重要範疇。
要吸引習慣了如此生活的城市人參與都市農業,或者先要把他們帶回廚房,再談怎樣帶上農莊。
幾個月前,一個企業的種植班上,遇上一位年輕的男士,他說他種植得來的食物都送給同事了。
「下?為什麼?」來參加種植班的話,不就是想吃自己種的菜嗎? 「因為自己住, 所以通常都不煮飯。」他說。「如果像沙律菜那類,能立即吃掉的話,會自己吃。不然就送給同事,他有老婆仔女。」
及後,在其他場地也遇上類近情況。參加計劃的幾位女士,都來自雙職二人家庭,少有機會開伙,食材需求量自然不多,食材的選擇也以處理便捷、保存期長為主。有時同類作物收成太多,大家反而無法處理。
比起傳統農業以收成量為指標的種植計劃,直接服務使用者的都市農莊,採取的種植計劃也應該調整,以配合用家需求,以至吸引更多人參與都市種植,從作物的配搭和種類,到最終產品(例如加工及其他副產品),以及參與的流程設計上,都應該思考如何配合飲食越趨個人化,簡單化的城市,讓都市人為自己煮,更為自己種食物。 伸延閱讀:Table for one: how eating alone is radically changing our diets 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19/may/06/table-for-one-how-eating-alone-changing-our-diets #獨食 #食自己 #城市中的飲與食 #write4hk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