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識形態的雜談(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個人看待不同的議題,都是有層次的(再次強調層次的重要)。這個層次會根據很多條件,當時的狀況有所調整,所以意識形態才會是光譜、區間,不是一條分界線。即便是涇渭分明的兩套OO跟XX主義,在某些議題上也會有一致性的態度。
上週的光譜我們繼續留著
『所以,到底要不要談左派還是右派?』
「咦?我不是一直在提?」
『咦咦咦?』
以上大概是我這些年,跟人談左右派時的狀況,大部分的人想的是,有立即性的分類,可是其實並不能這樣講。但不是第一篇就說能夠分類嗎?所以筆者到底在賣什麼關子?
不是賣關子,而是若一開始,就把意識形態的左右分類貼出來,馬上就變成貼標籤大賽。筆者這些年越來越討厭連四則運算都不會,就說想學微積分的學生,兩者道理一樣。

讀左翼理論推薦紀登斯,新中間路線為戰後社運總反思

一般來說,如果你是大學生,什麼都還沒接觸過,那我強烈建議不要先看偏左派的書,例如大衛.哈維齊澤克的著作,因為你一定看不懂。偏左派的書籍通常名詞太多,你等於要先去查名詞的意思,然後名詞解釋裡可能又有一些需要解釋的名詞,看一本等於要看十本。
而一般學生根本不會這樣讀書,筆者幾乎可以肯定,除非你就是相關科系的學生,本來就該讀,不然一定是「望文生義」。不過台灣社會科學條目的書籍,廣義上來說大多數都是偏自由派,你閱讀討論一般性議題的書籍,十有八九會遇到左派觀點,經濟學類的書比例才較少。
你真的想看,推薦李維史陀或是布迪厄的導讀,偏向人類學研究類的,抓裡頭的故事去看,看不懂的就問人,千萬不要自己Google。筆者大學的年代,只要會查網路可以查到很多有意義的東西,現在的演算法則會推薦你大量的內容農場,或是聲量較大的人。
若覺得不想直接看那麼左邊,那推薦紀登斯的著作。他算是上個世紀大型社運後的總反思,轉向較為務實可行路線的代表,基本上算把半個世紀的左派發展會遇到的問題都整理過(所以才被稱為新中間路線、第三條路線)。

讀右派理論首選羅傑史庫頓,以大原則認識保守主義

要看偏右派的,也不推薦直接從經濟學相關著作開始,就算是熊彼得等還算通俗的寫法,沒數學基礎跟生活經驗,同樣看不懂。那麼海耶克《到奴役之路》等不是經典嗎?不建議,理由很多這邊不詳述。
筆者必須說,右派的書籍有些看來好讀,但其實沒有基礎一樣看不懂,會變成另一種極端。強烈建議,各位想懂右派的思維,就要先理解保守派的想法。
為何筆者會說要去理解保守派?因為保守派並非一個組織性強的學門,也根本沒這玩意,保守主義是一個沒有條目,也沒有被梳理出普遍原則性的東西,但若你不理解保守派的思維,直接去讀右派的標準書目,保證望文生義到亂讀一通。(很容易變成用單一尺標看左右,例如只要支持政府擴張的就是必定絕對是左派。)
個人建議,可以從羅傑・史庫頓《保守主義經典閱讀》下手,這本比較通順易讀,範例較多且具有現實感。如果你想更深入一點,那麼就是羅素柯克的著作。
這邊也算是跟各位破梗,網路上大部分偏保守派又言之有物的人,其論點幾乎跳脫不出柯克的範疇,有些人幾乎是照著念。這道理也很簡單,保守主義的基本思維可以說就是「保有過去美好的事物」,若能理解就會抓出,保守派的本質比較偏穩健改革。

只想讀一本的看大辯論,從中觀照左右派的思維差異

如果同學你真的沒空,建議直接看柏克與潘恩的大辯論,可以抓出很多左右派思考差異的起源,兩者的思維差異相當具有代表性。若是不想看理論的,只想看看有故事案例參考的,那筆者建議近年的要挑《國家為什麼會失敗》,20年前的則找有關「全球化」的書籍。
尤其是西元2000年前後,到今天對於全球化的詮釋,左右派有幾乎截然不同的爭論與評價,花點時間瀏覽,你可以抓出左右派到今天的爭議,其本質到底是什麼;甚至也可以了解為何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雙重標準的原因。
筆者沒有在開書單或是賣書抽成,只是提一下而已,很現實的就是,要抓到左右派的整個思考脈絡,這些都還是基礎,要清晰各方的論述,大概還要疊好幾倍的量。
但至少,若您可以走到這步,就可以理解常見的左右派分類,為何著重在:
  • 大政府-小政府;
  • 秩序-自由;
  • 公平-效率;
  • 集體-個人。
或者針對特定的原則,像是:
  • 支持或反對自由市場;
  • 支持或反對民族主義;
  • 以及更廣泛為人所知的,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

意識形態傾向,決定你如何理解並弭平分配不公

舉其中一兩個為例子,像是公平與效率,左派傾向公平優先,右派認為效率為先,請注意「先」,不是要公平不要效率、有效率就放棄公平,沒有這回事。左右派雙方都認為自己很在乎公平與效率,只是判斷的先後順序有點差。
以前幾篇的營養午餐為例子,假如現在有兩個縣市,富有市跟貧窮縣,兩者營養午餐攤開來看,富有市一餐吃100、貧窮縣一餐50,那麼左派會先認為這不公平(結果不公),右派則先看到為何差50元,是否稅收跟分配款造成的(過程不公)。
進一步說,若國家都分配了50元,只是富有市自掏腰包出了50元補到100元,那麼還是遵循左派認為不公平,右派先看效率?
不,兩者都會覺得這不公平。
真正的差別是怎樣去弭平,以及如何看待這個不公平。(也就是真正的左右派會去討論怎麼解決,採取的手段跟方向,而不是光咆哮不公,這種人通稱政治佬仔
編:代表人物
如果國家預算基於某種公式計算獲得的比例,所以富市怎樣都會有較多經費,窮縣就是沒有。那麼左派會傾向調整公式,將預算平攤到更合理的比例。
右派則更可能認為先解決貧窮縣的收入太低。畢竟若富市的預算可以提供國家整體更高的經濟發展,那麼降低富市的預算去給窮縣,整體產值反而下降,形同殺雞取卵,手段會通常會認為應降低窮縣的工商稅,或是舉債處理。
也就是,左派想的是當下的不公平,會影響到以後的發展,就發展效率來說反而較低。右派看的是現狀的平衡打破,反而讓發展效率變差大家變窮,對其他人來說才是不公平。
這也就是常見的一種分類法,所謂的左派傾向看結果,右派看過程。實際上的思維邏輯,比較像是左派認為現在的結果不公,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右派則覺得破壞過程的公平不僅會影響當下的發展效能,其結果會造成更大的不公。
簡單說就是,大家數學設定的計算條件不大一樣。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進入下一段,也就是了解一下,當代的左右派,其最大的差異在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看待不同的議題,都是有層次的(再次強調層次的重要)。這個層次會根據很多條件,當時的狀況有所調整,所以意識形態才會是光譜、區間,不是一條分界線。即便是涇渭分明的兩套OO跟XX主義,在某些議題上也會有一致性的態度。
總之呢,你會是一個自由派,並不代表你就會無條件支持頭髮解禁,有人提出一個「染髮要有限度」,身為家長的你也可能投贊成票。因為對你來說,學生頭髮挑染沒關係,但弄成超級賽亞人就太驚悚。
在意識形態上,要能夠精準的描述出自己,到底偏好的選項是什麼,不是去做什麼「左右派光譜測驗」、「您是否是XX主義」、「自由與秩序偏好」這種簡單測驗法,太過粗暴的試驗,通常都有很強烈的引導意圖,並不是真的想要讓你確定自己屬於何派。
意識形態其實是一種,屬於我們偏好的項目。極端意識形態,並不是什麼不講理還是怎樣,只是偏好強烈到「只有開車才是真理派」、「沒有高鐵寧可在家派」這種,所以遇到各種科學問題,我們會覺得不可理喻,理由其實是人家認為「高鐵停駛我就不去高雄了啊」,對他來說搭高鐵這件事情比出遊重要。
也就是今天的怠惰跟無效訓練,其實是某一種平衡,即便這種平衡是很爛,但起碼是一個平衡。你要破壞,就得要付出資源跟時間,無論好的或壞的方面,總之沒有什麼打破就打破,該離職就離職。說的豪氣干雲,那為何說的都是那些不用自己去做的人?
依照現在的狀況,每一個鼓吹開放的,都不在意軍方的管理負擔,以及警察的監管責任。好像這些都是權利,風險都是別人的。我們膝蓋想也知道,軍警必定會是靶場的監管單位,他們突然多了一堆事要做又沒利益,誰想做啊。沒有利益,人就不會行動,靶場如此,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
每個人看待不同的議題,都是有層次的(再次強調層次的重要)。這個層次會根據很多條件,當時的狀況有所調整,所以意識形態才會是光譜、區間,不是一條分界線。即便是涇渭分明的兩套OO跟XX主義,在某些議題上也會有一致性的態度。
總之呢,你會是一個自由派,並不代表你就會無條件支持頭髮解禁,有人提出一個「染髮要有限度」,身為家長的你也可能投贊成票。因為對你來說,學生頭髮挑染沒關係,但弄成超級賽亞人就太驚悚。
在意識形態上,要能夠精準的描述出自己,到底偏好的選項是什麼,不是去做什麼「左右派光譜測驗」、「您是否是XX主義」、「自由與秩序偏好」這種簡單測驗法,太過粗暴的試驗,通常都有很強烈的引導意圖,並不是真的想要讓你確定自己屬於何派。
意識形態其實是一種,屬於我們偏好的項目。極端意識形態,並不是什麼不講理還是怎樣,只是偏好強烈到「只有開車才是真理派」、「沒有高鐵寧可在家派」這種,所以遇到各種科學問題,我們會覺得不可理喻,理由其實是人家認為「高鐵停駛我就不去高雄了啊」,對他來說搭高鐵這件事情比出遊重要。
也就是今天的怠惰跟無效訓練,其實是某一種平衡,即便這種平衡是很爛,但起碼是一個平衡。你要破壞,就得要付出資源跟時間,無論好的或壞的方面,總之沒有什麼打破就打破,該離職就離職。說的豪氣干雲,那為何說的都是那些不用自己去做的人?
依照現在的狀況,每一個鼓吹開放的,都不在意軍方的管理負擔,以及警察的監管責任。好像這些都是權利,風險都是別人的。我們膝蓋想也知道,軍警必定會是靶場的監管單位,他們突然多了一堆事要做又沒利益,誰想做啊。沒有利益,人就不會行動,靶場如此,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有一次,朋友T對我說,你厭惡各種型態的獨裁主義,自然對日本共產黨意識型態及其政治論述不予苟同,為什麼還購買日本共產黨或其相關機構的出版品?這不是自矛盾嗎?乍看下,這種說法頗有道理,並可以把它延伸到我大量閱讀簡體(人文社科)中文書的心態上。   在我看來,反對(中國或日本)共產黨的政治意識型態,與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就人類心理層面的哲學觀來說,左派代表著理想,右派代表著現實,左派重視邏輯,右派重視經驗,左派追求公平,右派追求自由,左派強調人性的善良面,但忽視人性的本質面,右派則強調人性的現實私利,而忽視過度私利的後果,左派強調利他,右派強調利己。
370/370!西方社會學理論下 2024.0210.1908 2024.0225.124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聽說這是一套書,共有3本,中卷我沒借到。 本書介紹的有柯爾曼、哈貝瑪斯、紀登斯、烏爾里希.貝克、布赫迪厄、諾伯特.埃利亞斯、福柯、布希
Thumbnail
左翼政黨在西方發生政治重組,進步主義者的論點缺乏證據與邏輯的支持,大大影響到他們在辯論中的勝率。美國的進步主義採取與歐洲不同的策略,通過意識形態綁架控制了學術界,失去中立性加速社會共識的瓦解。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有一次,朋友T對我說,你厭惡各種型態的獨裁主義,自然對日本共產黨意識型態及其政治論述不予苟同,為什麼還購買日本共產黨或其相關機構的出版品?這不是自矛盾嗎?乍看下,這種說法頗有道理,並可以把它延伸到我大量閱讀簡體(人文社科)中文書的心態上。   在我看來,反對(中國或日本)共產黨的政治意識型態,與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就人類心理層面的哲學觀來說,左派代表著理想,右派代表著現實,左派重視邏輯,右派重視經驗,左派追求公平,右派追求自由,左派強調人性的善良面,但忽視人性的本質面,右派則強調人性的現實私利,而忽視過度私利的後果,左派強調利他,右派強調利己。
370/370!西方社會學理論下 2024.0210.1908 2024.0225.124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聽說這是一套書,共有3本,中卷我沒借到。 本書介紹的有柯爾曼、哈貝瑪斯、紀登斯、烏爾里希.貝克、布赫迪厄、諾伯特.埃利亞斯、福柯、布希
Thumbnail
左翼政黨在西方發生政治重組,進步主義者的論點缺乏證據與邏輯的支持,大大影響到他們在辯論中的勝率。美國的進步主義採取與歐洲不同的策略,通過意識形態綁架控制了學術界,失去中立性加速社會共識的瓦解。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