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識形態的雜談(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在討論「意識形態」的時候,一般台灣人想到的恐怕不是左右派,會討論這些已算相當有基礎的,多數人腦中「叮」一聲的,會是「偏激」、「不講道理」,然後就大腦關機,拒絕接受你接著想談論的任何事物。
還有的人會想到「洗腦」。
為何?直說就是台灣民主運動興起時,威權時代的國民黨政府,或者說所有獨裁威權類的政府都會做一樣的事情,將「理性」、「激情」轉成對立用標籤,貼在敵我身上,製造「我們很理性客觀」、「你們都激情無理」的印象。照例,別來跟深藍家庭出身的筆者吵這是假的,我們從小到大聽「黨外」的事蹟,全部都是這樣,沒有一個例外。會不知道,大概是不夠根正苗紅。
所以,在我們談論到什麼左右、自由還保守主義等等前,不先釐清意識形態這個標籤到底是什麼,說再多都沒有用。因為台灣真的有一大堆人,認為有絕對客觀這種事情,而絕對的客觀指的就是科學,換言之他們在說的其實是工具性的理性。
筆者會儘量用比喻、範例來解釋這整個系列,易於讓人上手理解。

行為判斷的偏好傾向,就是你的「意識形態」

首先,意識形態為何不是跟理性、科學對立的?難道科學證據顯示出的,不能夠作為我們行事的指引?防疫難道不是科學?能源發展不是依照科學說話嗎?
嗯,心中有這疑問,就表示您不是盲信,多少有所本在講。
意識形態比較像是一種偏好,好比說你從台北要去高雄,從步行到搭飛機有很多種作法,就算是開車也有高速公路一直線,以及沿省道邊玩邊開的選擇。你當然可以選擇搭高鐵,就只是比較花錢而已,想要騎機車欣賞風景,時間比較長但心情的愉悅可能更高。
咦?這是不是在講,意識形態沒有標準,更沒有對錯?
並不是,稍安勿躁,希望各位會來看筆者部落格的,都不是急切地想找是非題答案的人。
讓我們想像一下,有一個家庭,夫妻兩人要去高雄,一個主張搭高鐵,因為「比較快到」,另一個認為搭台鐵,理由是「比較省錢」。請問誰對?好像沒人有錯吧。意識形態,是一種讓你「會做出這種判斷」的驅使力量,夫妻一人覺得時間比較重要,另一個認為省錢比較重要,所以單純討論去高雄這件事來說,兩者之間沒有多少對錯,只是偏好。
但請記得,所有的意識形態問題,包含之後的左右派,都得要有案例、議題可以討論,不然會很虛。像羅爾斯的正義論在探討「無知之幕」,但這畢竟是思考實驗,真實世界不存在真正的無知之幕。所以正常的老師在教你的時候,一定會再三提醒,你切勿將思想實驗的結果,當成現實社會必然同等成立的真理。

「意識形態」有沒有道理?看撞到什麼現實狀況

更簡單的譬喻就是,老師出理化題目給你,「小明以時速20公里騎腳踏車去學校,距離也是20公里,請問多久會到?」你可以很快用公式得到1小時的答案。但真實世界上,不存在一個可以穩穩時速20公里的騎手小明,而這條距離20公里的路也不會筆直無障礙。
意思是在真實世界中,我們往往是因為小明花了1小時騎腳踏車,行進了20公里的路程,才能得到平均時速20公里的結論,而這通常是事後。我們事前可以估算一個大概,但你無法於事前確定小明,是否可以控制自己的騎車速度,使其剛剛好1小時抵達20公里外的學校。
所以,回到夫妻去高雄這個案例,意識形態一個是省時、另一個是省錢,似乎沒有錯誤,對吧?
若加上更多條件呢?夫妻兩人帶著大寶二寶,請問省錢或是省時,哪一個看來會比較有道理?兩個小孩如果都還幼稚園,意識形態必定會造成「兩人還傾向省錢或省時」的傾向嗎?
這個答案,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不會是這樣單純。還有太多因素要考慮,小孩是會鬧的還是不會鬧的類型?去高雄是當天來回,還是去旅遊三天?
也就是說,省錢或省時兩種意識形態,或許會決定你大致的傾向,但面對實際狀況時,就不見得會採取最省時解或是最省錢解。一切都要看「狀況」,把問題放大後,所謂的各種狀況就是「科學限制」,統稱科學問題。

極端派的問題,是要所有人一起付出成本

把搭車問題擴大,這家人發現高鐵因為意外停駛,省時派只剩下搭飛機可以省同樣時間,其他的都不如高鐵。所以他一定會堅持省時間?看到機票錢,恐怕省時間就不是最佳選項,會妥協選擇台鐵,或是乾脆自己開車。(不過這時候就會多出,開車疲累派跟喜好駕駛派的決鬥了)
所謂的科學壁壘,指的就是這種遇到高鐵停駛、飛機停開、山崩落石阻斷高速公路、大水沖倒陸橋導致省道無法通行等等的外在限制。
到此,筆者覺得各位應該有一個簡單的概念,意識形態其實是一種,屬於我們偏好的項目。極端意識形態,並不是什麼不講理還是怎樣,只是偏好強烈到「只有開車才是真理派」、「沒有高鐵寧可在家派」這種,所以遇到各種科學問題,我們會覺得不可理喻,理由其實是人家認為「高鐵停駛我就不去高雄了啊」,對他來說搭高鐵這件事情比出遊重要。
(用現實的比喻,就好像是寧可沒電用,抵死不燒化石燃料去發電這類人)
「我不能去高雄都是高鐵的錯!」(《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動畫截圖)
很詭異?對,因為把這種偏好放大到政治、社會議題,就會出現很奇怪的現象。去不去高雄,怎麼去頂多是影響到一家人,真要堅持開車到底也不過慢了點,造成損失跟對社會危害的可能風險都不大。
而這擴張到大型議題,為何極端意識形態常常造成災難?因為規模的擴大後,使得社會要擔負的成本、風險都拉到很高罷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也就是今天的怠惰跟無效訓練,其實是某一種平衡,即便這種平衡是很爛,但起碼是一個平衡。你要破壞,就得要付出資源跟時間,無論好的或壞的方面,總之沒有什麼打破就打破,該離職就離職。說的豪氣干雲,那為何說的都是那些不用自己去做的人?
依照現在的狀況,每一個鼓吹開放的,都不在意軍方的管理負擔,以及警察的監管責任。好像這些都是權利,風險都是別人的。我們膝蓋想也知道,軍警必定會是靶場的監管單位,他們突然多了一堆事要做又沒利益,誰想做啊。沒有利益,人就不會行動,靶場如此,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
各位自認愛國的年輕朋友,若想要長期的改善,達成軍事事務改革,在意識形態上促成軍隊徹底的國家化,這說白了沒第二條路。 「從軍。」
以現狀的突破點來看,減法是行不通的,必須用加法。加法不是只有預算增加去買武器,還有其他方式,短期來說有一個方法,算有效又不影響既有利益太多的。這方式類似外包,國防部要開始大幅擴增文職人員,舉凡寫計畫跟審核都可以。不外包的話,那就是自己增加約聘人員,薪資水準比照公務員,但沒有終身聘來避免出事的換不掉。
對於人事問題,其本質就是教育下一代軍官的體系是封閉的,我們幾乎沒有人提到,官校的教學人員,到底是誰?各位知道嗎,別說官校了,到了今天國防大學,理論上應該是全國最高的軍事戰略學術單位,裡頭還有人天天背誦孫子兵法,拿這個混飯吃。
這個系列來談軍事事務改革,個人其實並…沒有很想講,因為複雜的事物要討論出具體方向,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你在工三小(講啥潲)」。當討論A的改革方案,就跟B產生牴觸,若採取ABCDE全盤都顧好的方法,結果大家都不滿意。這導致不少人最後一頭栽到某一項目,不從這開始改一切休提。每個人都說自己是關鍵,這…
也就是今天的怠惰跟無效訓練,其實是某一種平衡,即便這種平衡是很爛,但起碼是一個平衡。你要破壞,就得要付出資源跟時間,無論好的或壞的方面,總之沒有什麼打破就打破,該離職就離職。說的豪氣干雲,那為何說的都是那些不用自己去做的人?
依照現在的狀況,每一個鼓吹開放的,都不在意軍方的管理負擔,以及警察的監管責任。好像這些都是權利,風險都是別人的。我們膝蓋想也知道,軍警必定會是靶場的監管單位,他們突然多了一堆事要做又沒利益,誰想做啊。沒有利益,人就不會行動,靶場如此,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
各位自認愛國的年輕朋友,若想要長期的改善,達成軍事事務改革,在意識形態上促成軍隊徹底的國家化,這說白了沒第二條路。 「從軍。」
以現狀的突破點來看,減法是行不通的,必須用加法。加法不是只有預算增加去買武器,還有其他方式,短期來說有一個方法,算有效又不影響既有利益太多的。這方式類似外包,國防部要開始大幅擴增文職人員,舉凡寫計畫跟審核都可以。不外包的話,那就是自己增加約聘人員,薪資水準比照公務員,但沒有終身聘來避免出事的換不掉。
對於人事問題,其本質就是教育下一代軍官的體系是封閉的,我們幾乎沒有人提到,官校的教學人員,到底是誰?各位知道嗎,別說官校了,到了今天國防大學,理論上應該是全國最高的軍事戰略學術單位,裡頭還有人天天背誦孫子兵法,拿這個混飯吃。
這個系列來談軍事事務改革,個人其實並…沒有很想講,因為複雜的事物要討論出具體方向,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你在工三小(講啥潲)」。當討論A的改革方案,就跟B產生牴觸,若採取ABCDE全盤都顧好的方法,結果大家都不滿意。這導致不少人最後一頭栽到某一項目,不從這開始改一切休提。每個人都說自己是關鍵,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台東找我媽媽,因為看了一本叫做[環保一年不會死]的書,書中提到車子佔據了我們許多心思與時間,提升碳排,也降低幸福感,索性我就將車賣了,剛好最近也比較缺錢~ 到了台東車站,失去便利的車子的我只能另謀它策,剛好最近對走路也越來越有興趣,於是大約五公里的路程,就想說來挑戰看看。 說實在過程比起我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今天騎Youbike 去圖書館還書、拿預約書籍,順便至蝦皮店取貨,因為方向完全相反再加上天氣炎熱懶得走太多路程,因而選擇騎腳踏車。 因本身對於馬路上來來去去的大車小車有點畏懼,所以在騎乘過程當中總是特別小心翼翼,這讓我想到最近讀心理學導論當中的知覺篇章當中有提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選擇性注意力,在其日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很多人討厭做直銷的人一直霸佔公共場所,不斷洗腦無知的客人去買他的產品,然後再請客戶幫忙介紹新客戶。這招非常需要學習。雖然是討人厭的事情,你應該反向看待與思考。 為何大家被直銷吸引?這就是一種政治上的意識型態霸權。 意識形態(英語:ideology,意為「理念或想像的學說」
  在「電車問題」被流行文化式地廣泛流傳之前,台灣大眾的一般性知識裡面,最像是道德哲學討論的,是與極度具象與就事論事的電車問題恰好相反的,接近於純思辨問題的「性善論或性惡論」爭議。不幸的是,這個議題能為思考與行動者帶來的實踐意義看起來相當有限。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非黑即白?僅用來二分法來看待問題是否太過單純? 探討人際關係中的心態與思維方式,避免陷入盲點。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台東找我媽媽,因為看了一本叫做[環保一年不會死]的書,書中提到車子佔據了我們許多心思與時間,提升碳排,也降低幸福感,索性我就將車賣了,剛好最近也比較缺錢~ 到了台東車站,失去便利的車子的我只能另謀它策,剛好最近對走路也越來越有興趣,於是大約五公里的路程,就想說來挑戰看看。 說實在過程比起我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今天騎Youbike 去圖書館還書、拿預約書籍,順便至蝦皮店取貨,因為方向完全相反再加上天氣炎熱懶得走太多路程,因而選擇騎腳踏車。 因本身對於馬路上來來去去的大車小車有點畏懼,所以在騎乘過程當中總是特別小心翼翼,這讓我想到最近讀心理學導論當中的知覺篇章當中有提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選擇性注意力,在其日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很多人討厭做直銷的人一直霸佔公共場所,不斷洗腦無知的客人去買他的產品,然後再請客戶幫忙介紹新客戶。這招非常需要學習。雖然是討人厭的事情,你應該反向看待與思考。 為何大家被直銷吸引?這就是一種政治上的意識型態霸權。 意識形態(英語:ideology,意為「理念或想像的學說」
  在「電車問題」被流行文化式地廣泛流傳之前,台灣大眾的一般性知識裡面,最像是道德哲學討論的,是與極度具象與就事論事的電車問題恰好相反的,接近於純思辨問題的「性善論或性惡論」爭議。不幸的是,這個議題能為思考與行動者帶來的實踐意義看起來相當有限。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非黑即白?僅用來二分法來看待問題是否太過單純? 探討人際關係中的心態與思維方式,避免陷入盲點。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