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是指:「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捨去多餘的廢物,而不斷重複「斷」和「捨」到最後,得到的狀態就是「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因此邁向斷捨離康莊大道的第一步,就是「斷」!白話一點具體而言,就是「不要再買不需要的東西了」!
明明只是想買個水果,繞進大賣場後,卻推了一大車食物、日用品出來...
明明是要找件上班穿的襯衫,結果不但沒買到,還多買了好幾件度假穿的洋裝...
這種未經計畫,進入購物場域才臨時決定的購物行為:衝動性購物(impulsive buying)是常見斷捨離失敗的原因。雖然衝動性購物所買的物品不見得是都是廢物,但十有八九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既然斷捨離的第一步就是「斷」,如果家中持續有不需要的東西進來,又怎麼持續地捨跟離呢?
1.不因便宜而買
對許多人而言,價格常是購物時的主要考量,當物品價格低廉,幾個銅板就能買到,我們的購物決策也就不如高額消費般的嚴謹。
「好便宜喔!本來沒有想要,但不買可惜,先買再說。」
「好便宜喔!以後“應該”會用到,買一下好了。」
「好便宜喔!買了就算用不到,送人應該也還好。」
這類本來不在購物計畫,單純因為便宜而購入的物品,常常會在買回家才發現「好像也沒那麼喜歡」、「尺寸好像不太合」或是根本沒用派上用場的時候。購買清單上的物品,遇有特價搶到便宜,自然是可喜可賀。但本來沒有要買的東西,千萬別只是因為便宜而買,每次的小額消費累積起來也是可觀的金額;隨手購買的小東西堆積起來也會佔去不少寶貴的居家空間。
(除了不被價錢所迷惑,「最後一個囉」、「闆娘自留款喔」等推銷手法也都和你是否需要、是否應該購買無關!)
2.30/30法則 (
原文請見) 原作者的概念是,當想要買超過30美元的物品時,先停下來問自己,在接下來的30小時內沒有它會怎樣嗎?生活上會有什麼不方便嗎?家裡有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替代的呢?在拿出魔法小卡前,給自己一些時間,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該物品。這個結帳前的冷靜思考期,或許會讓我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衝動性的想要,而非需要。
接續第一點物價高低和決策嚴謹度呈正相關的概念,當物品的價格越高時,我們的決策考量時間也應相對延長,比如想要購買超過300美元的物品,應該給自己超過1週的時間思考。養成這樣的購物前思考習慣,除了有助打消衝動購物的念頭,或許也能藉此省下不少錢。
3.建立購物清單
首先,分門別類的把(所有)想買的東西寫下來:食物、日用品、家電器材、衣物,甚至是書籍文具等,大到冰箱,小到衛生紙,包含數量、品牌、規格等資訊都一一寫下。接著回頭逐一檢視清單上的物品:「真的會用到嗎?」、「什麼時候會用到?」、「在哪間店或哪個網購平台買?」、「價錢合理嗎?」「要等週年慶還是1111再買嗎?」,釐清真的需要購買的物品、期望價格,甚至是購買時間點外,也順便刪減掉其實不需要、太貴或是不適合購買(比如家裡根本沒地方放)的東西。
透過這份詳細的購物清單,我們得以釐清對物品的需求及購買的迫切性,也藉此重新檢視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些東西,以降低衝動購物發生的可能性。(還可以預先規劃購買時程,降低買貴的風險!)
很多時候我們的購物行為只是出於衝動性的想要,而非需要,或是錯把「需求」當成「需要」(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上述3個小練習不僅可以減少衝動購物行為的發生,當東西越買越少後,丟東西就會越來越簡單,離斷捨離終點又更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