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個人分享-關於台灣影視中的語言

前陣子,鬧劇荒的媽媽希望我推薦幾部好看的劇。 身為台劇愛好者,自然不會放過推廣台劇的機會。於是我選了溫馨又歡樂的《俗女養成記》,女性題材容易引起媽媽共鳴,陳嘉玲成長的年代也接近我父母年輕時期,想必這部劇會讓她備感親切。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的女主角陳嘉玲是從小在台南成長、成年後到台北奮鬥的北漂女子,她在劇中的第一句台詞是:「我是陳嘉玲,一個住在台北,但是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 這句台詞是用閩南語說出,後續陳嘉玲的許多內心獨白也都是用閩南語呈現。 陪著媽媽看劇的爸爸,突然說:「喔?講閩南語喔?」 我愣了一下,身為台南女兒的陳嘉玲,會說閩南語不是很正常嗎? 事後我思索了一下,近年來網路社群一直有人討論到的、台灣影劇中的語言刻板印象。 明明閩南語在台灣使用的人口很多,可是提到以閩南語為主的戲劇,要不是八點檔的鄉土劇,就是時代背景設定在台灣早期的時代劇。 (客語和原民語更不用說了,弱勢到幾乎快看不見) 以都會(尤其台北)為背景的時裝劇,男女主角是絕對不可能開口說閩南語的(雖然這也符合現實情況,畢竟年輕世代都以華語溝通為主)。劇中會以閩南語溝通的通常都是配角,角色性質要不是年齡層較高的長輩,就是社會階級比較低的甘草人物(例如流氓)。 或許如此,我的爸爸看到《俗女養成記》中,像陳嘉玲這樣光鮮亮麗的都會女性,同時又是女主角,居然在劇中說了那麼多閩南語,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吧! 會造成這種刻板印象,當然和早期政治因素及時代脈絡有關。 只是不禁感嘆,明明是我父母輩大多數人都會說的語言,如今不但慢慢消逝,連在影視中也只淪為弱勢族群才會使用。甚至連父母輩,都逐漸認為他們說的語言是比較「次等」的… 也許我爸爸認為,陳嘉玲即使從小在閩南語的環境中成長,既然她已在台北生活多年,身為標準的都會女子,應該早已拋棄這種「次等語言」。就算是她的內心獨白,也不會是用「閩南語」呈現…(畢竟內心獨白同時也象徵女主角的身分認同) 總覺得是件很悲哀的事…
《神之鄉》
《若是一個人》
可喜的是近年來這個現象逐漸改善。 除了《俗女養成記》,像《用九柑仔店》、《神之鄉》這樣題材涉及傳統文化、在地情懷的華語偶像劇,主要角色們也開始大量使用閩南語了(終於不再只是配角的專利);《若是一個人》更是首部讓男女主角幾乎全程都說閩南語的都會偶像劇;時代劇《斯卡羅》、《茶金》,劇中語言更多達6、7種,還原了台灣早期社會語言的多樣性(尤其這2部還大量使用弱勢的客語和原民語,非常感動);去年的賣座電影《當男人戀愛時》,讓有著一口流利台語的小混混,也能成為愛情片的深情男主角。
《斯卡羅》
《茶金》
《當男人戀愛時》
慢慢嘗試打破這種「方言=次等語言」的迷思,是值得鼓勵的好現象。 最近又向家人推坑《用九柑仔店》,爸媽看得非常入迷,還稱讚男主角張軒睿的台語是新生代演員中相當流利的呢!
《用九柑仔店》
(舉例中的台劇是憑個人印象,如果資訊有誤,歡迎告知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