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的〈瑞樹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疫情期間許多經濟活動被迫受限或停頓,而各項藝文活動亦全面停擺。後來部份演講、表演改為線上活動,反倒突破地域限制,容納各地有興趣的人們參與。七月中旬,台灣的故宮南院,舉辦「自然、生態與帝國—談康熙皇帝與乾隆皇帝對於長白山的調查」的演講,由賴毓芝教授主講,我覺得這場演講很有意思。
〈瑞樹圖〉現存於台北故宮,高三百三十多公分,忍不住跟家人說,哇,比兩個我疊起來還高,現場欣賞一定很壯觀。〈瑞樹圖〉另有兩件冊頁在北京故宮,除了細部素描,還有瑞樹部份枝葉等標本。顯然調查隊出發之前,已準備製作標本,應是為了讓未能親臨的乾隆過目,看來當時的清廷吸收許多西洋教士引進的科學觀念。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宮廷派出三十多人的調查團,至長白山深處,鴨綠江支流的上游,尋找一棵傳說中的巨木。調查團由二等侍衛巴思哈率領,成員包括宮廷畫家王幼學等人,經由水路、陸路交替,長途跋涉,深入渺無人跡的邊境,果真找到巨木。調查團丈量、圖繪,並留下相關紀錄。巨木有十二根主枝,生有八種不同的枝葉,樹高三丈五尺餘,樹下有靈芝,巨木四周無草木,且散發金光。
這一趟調查的辛苦不難想見,巴思哈在回程病逝寧古塔,未回北京述職,不過宮廷畫家王幼學順利返回北京,日後繪制巨幅〈瑞樹圖〉。乾隆後來還做了〈瑞樹歌〉詠嘆,強調此巨木為紀實而非虛構,滿族聖山擁有如此祥瑞的巨木,為上蒼護佑大清國祚的具體徵兆。
寧古塔為地名,金文六之意,當地並無高塔。寧古塔在清代為罪犯的流放之地,部份漢人知名文士如吳兆騫,曾於寧古塔居住多年。賴教授檢視滿文檔案,發現寧古塔將軍數次稟報為調查團預備嚮導、籌辦相關物資、路線規劃、時間估計等等。為了尋找一棵傳中的巨木,耗費不少人力物力,乍看無益於國計民生,實則主要是尋覓封建時代常見的祥瑞神話,以此強調清王朝統治的正當性。
長白山為滿族聖山。康熙在康熙十六年(西元1677),派遣調查團深入長白山,山頂雲霧繚繞,伸手不見五指,眾人虔敬跪拜,向神靈表明此行為皇帝派人來調查朝拜。沒多久雲霧散去,調查團發現湖邊有一棵巨木,巍峨壯觀,令人震懾,一行人不敢褻瀆聖地,趕緊下山,這個說法充滿薩滿的宗教氣息。康熙的調查團只留下傳說,並無實物佐證。
漢人傳說的巨木不少,但大都只是傳說。乾隆強調滿人說一不二,傳說中的巨木,果然在長白山巍巍聳立。然而康熙看待巨木,充滿對天地、自然環境的敬畏。乾隆卻將巨木視為難得的祥瑞,彰顯上天對皇帝(也就是他自己)作為、政策的肯定。
我有點好奇,「瑞樹」如今還在嗎?倘若生長在朝鮮邊境,確實不便接近。否則真該組織調查團再次尋找「瑞樹」,很多謎團比如八樹生一枝等等,便能以現代知識釐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3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稱讚我是詩詞行家,我十分汗顔不敢當,畢竟那幾句詩唐詩三百首就有,並非僻典。但今日或許大家對傳統詩詞涉獵較少,記得幾句已屬不易。然而我對傳統詩詞一點點淺薄的認識,與友人聊天說笑尚可,實在不足以說嘴。
阿嘉莎.克莉絲蒂塑造的幾位主角,我很喜歡較不知名的陶品絲。1922年的《隱身魔鬼》,陶品絲初登場,算來誕生快一百年了。陶品絲隨後仍在其他作品陸續現身,可見阿嘉莎.克莉絲蒂也很中意陶品絲、湯米這對搭檔。
日前在本地某閱讀網絡社團,書友貼出高陽《紅樓夢斷》新校版:《秣陵春》、《茂陵秋》、《五陵遊》、《延陵劍》,厚厚四巨冊,原來大馬某連鎖書店正推薦《紅樓夢斷》。書友表示他中學時期,一讀《紅樓夢》就入迷。遺憾這些年未再重讀一遍。由於想了解曹雪芹的身世,所以買下這套書。
若對英國古典文學略知一二者,看見伊麗莎白、達西,即知是談論名著《傲慢與偏見》。 凱薩琳夫人身邊的忍者,穿著和服卻纏小腳,如此混搭讀來有點好笑。但改編者未必不明白忍者與小腳的差異,反正此書本來就是胡鬧,混搭遠東風情亂搞一通,誇張一點做足惡趣味。
求學時,老師要求全班習作五言絕句,輔園漫步—尤韻。我交了「初冬暑氣留,綠樹不知愁。側帽青衫薄,風流勝似秋。」老師大爲讚賞,說是相當瀟灑。如今重讀少作,以習作而言不差,但談不上多好。說穿了,不過是炫耀我會使用側帽這個詞語,自以爲不俗罷了。
睡前隨便翻點書,忽然在《紅玫瑰與白玫瑰》,看見「人笨凡事難」一語,好親切,睡意頓時消失大半。中學有段時間,班上很愛以這句話彼此調侃。不知那位同學慧眼獨具,熱愛張愛玲的小說,還挑了這句作為口頭禪。如今人海茫茫無從求證,只留下一點青春的回憶。
他稱讚我是詩詞行家,我十分汗顔不敢當,畢竟那幾句詩唐詩三百首就有,並非僻典。但今日或許大家對傳統詩詞涉獵較少,記得幾句已屬不易。然而我對傳統詩詞一點點淺薄的認識,與友人聊天說笑尚可,實在不足以說嘴。
阿嘉莎.克莉絲蒂塑造的幾位主角,我很喜歡較不知名的陶品絲。1922年的《隱身魔鬼》,陶品絲初登場,算來誕生快一百年了。陶品絲隨後仍在其他作品陸續現身,可見阿嘉莎.克莉絲蒂也很中意陶品絲、湯米這對搭檔。
日前在本地某閱讀網絡社團,書友貼出高陽《紅樓夢斷》新校版:《秣陵春》、《茂陵秋》、《五陵遊》、《延陵劍》,厚厚四巨冊,原來大馬某連鎖書店正推薦《紅樓夢斷》。書友表示他中學時期,一讀《紅樓夢》就入迷。遺憾這些年未再重讀一遍。由於想了解曹雪芹的身世,所以買下這套書。
若對英國古典文學略知一二者,看見伊麗莎白、達西,即知是談論名著《傲慢與偏見》。 凱薩琳夫人身邊的忍者,穿著和服卻纏小腳,如此混搭讀來有點好笑。但改編者未必不明白忍者與小腳的差異,反正此書本來就是胡鬧,混搭遠東風情亂搞一通,誇張一點做足惡趣味。
求學時,老師要求全班習作五言絕句,輔園漫步—尤韻。我交了「初冬暑氣留,綠樹不知愁。側帽青衫薄,風流勝似秋。」老師大爲讚賞,說是相當瀟灑。如今重讀少作,以習作而言不差,但談不上多好。說穿了,不過是炫耀我會使用側帽這個詞語,自以爲不俗罷了。
睡前隨便翻點書,忽然在《紅玫瑰與白玫瑰》,看見「人笨凡事難」一語,好親切,睡意頓時消失大半。中學有段時間,班上很愛以這句話彼此調侃。不知那位同學慧眼獨具,熱愛張愛玲的小說,還挑了這句作為口頭禪。如今人海茫茫無從求證,只留下一點青春的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屏風山,一座因名列百岳素有中橫四辣之一而小有名氣的山峰 早期攀登屏風山舊路-合歡金礦山屋路線,因危險性因素山友另開一條從松針營地越過塔次基里溪沿稜而上的路,也意外發現一處紅檜巨木群落,也就是本文紀錄對象屏風山神木群。
Thumbnail
筆者自2018年開始深山探勘神木調查,台灣前十大樹圍的神木至今所得知的資訊,已和林務署所公布資料有很大出入,故整理出此篇文章記錄,這版面未來會作為個人深山神木調查紀實。 台灣十大神木排行是西元1994年開始林務署(當時為林務局)所推動的活動,也帶動了民間尋訪神木的熱潮,排榜依據神木胸高樹圍大小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自從成了孫立人將軍官邸的志工,佔地利之便聽了很多精彩的講座,尤其是收藏家的現身說法,每件鎮殿之寶都有其傳奇故事,二個小時的講座毫無冷場,連Q&A都很精彩。 2025/5/13星期一的下午,距離開場還有十幾分鐘,吉祥廳原本排定的座位坐不下了,不斷地增加座位,連沙發區和走道都坐滿了人,主講人黃榮光先生
Thumbnail
一提到雞蛋花,馨香可人的印象馬上浮上多數人的腦海,但祂其實具有強大的生長潛能,還有豐富的文史,是見證四百年來台灣開發史的神樹。在雲林口湖,當地有一株樹齡高達380多年的老雞蛋花,樹旁有一座小廟,供奉著一尊紅色毛髮的「荷蘭公」,原來這棵老雞蛋花樹,相傳就是小廟所供奉的荷蘭公在380多年前所親手栽植的…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清朝宮廷畫家沈振麟的工筆繪製《剪秋羅》描繪了盛放的剪秋羅與群蝶飛舞的場景。原始圖片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喜歡這幅畫作的朋友可以前往Kusdom,訂製專屬的緣份。歡迎來逛「我的隨身博物館」,並加入「我的隨身博物館」臉書專頁領取最新折扣碼。
Thumbnail
去年到屋久島看繩文衫時,在屋久杉自然館裡看到了日本其他老樹的介紹,其中的「寶生院真柏」不知為何深深吸引著我,或許是因為台灣最經典的神木:紅檜扁柏也是柏科家族的原因吧? 當時我就想,之後一定要找機會到瀨戶內海的小豆島,就可以朝聖三角點的故鄉,也可以看看日本最大最老的柏科大數,究竟是何等姿態。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到植物園去,上了車到市中心,找個停車場,出來就看到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的建築非常雄偉壯觀。不過,坦白說,中正紀念堂給我的感覺有些複雜。一方面,它是台灣歷史的重要象徵,代表著過去那個威權統治的時代。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地方,有人認為它是威權統治的象徵,應該被拆除。出去右轉,前面有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屏風山,一座因名列百岳素有中橫四辣之一而小有名氣的山峰 早期攀登屏風山舊路-合歡金礦山屋路線,因危險性因素山友另開一條從松針營地越過塔次基里溪沿稜而上的路,也意外發現一處紅檜巨木群落,也就是本文紀錄對象屏風山神木群。
Thumbnail
筆者自2018年開始深山探勘神木調查,台灣前十大樹圍的神木至今所得知的資訊,已和林務署所公布資料有很大出入,故整理出此篇文章記錄,這版面未來會作為個人深山神木調查紀實。 台灣十大神木排行是西元1994年開始林務署(當時為林務局)所推動的活動,也帶動了民間尋訪神木的熱潮,排榜依據神木胸高樹圍大小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自從成了孫立人將軍官邸的志工,佔地利之便聽了很多精彩的講座,尤其是收藏家的現身說法,每件鎮殿之寶都有其傳奇故事,二個小時的講座毫無冷場,連Q&A都很精彩。 2025/5/13星期一的下午,距離開場還有十幾分鐘,吉祥廳原本排定的座位坐不下了,不斷地增加座位,連沙發區和走道都坐滿了人,主講人黃榮光先生
Thumbnail
一提到雞蛋花,馨香可人的印象馬上浮上多數人的腦海,但祂其實具有強大的生長潛能,還有豐富的文史,是見證四百年來台灣開發史的神樹。在雲林口湖,當地有一株樹齡高達380多年的老雞蛋花,樹旁有一座小廟,供奉著一尊紅色毛髮的「荷蘭公」,原來這棵老雞蛋花樹,相傳就是小廟所供奉的荷蘭公在380多年前所親手栽植的…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清朝宮廷畫家沈振麟的工筆繪製《剪秋羅》描繪了盛放的剪秋羅與群蝶飛舞的場景。原始圖片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喜歡這幅畫作的朋友可以前往Kusdom,訂製專屬的緣份。歡迎來逛「我的隨身博物館」,並加入「我的隨身博物館」臉書專頁領取最新折扣碼。
Thumbnail
去年到屋久島看繩文衫時,在屋久杉自然館裡看到了日本其他老樹的介紹,其中的「寶生院真柏」不知為何深深吸引著我,或許是因為台灣最經典的神木:紅檜扁柏也是柏科家族的原因吧? 當時我就想,之後一定要找機會到瀨戶內海的小豆島,就可以朝聖三角點的故鄉,也可以看看日本最大最老的柏科大數,究竟是何等姿態。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到植物園去,上了車到市中心,找個停車場,出來就看到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的建築非常雄偉壯觀。不過,坦白說,中正紀念堂給我的感覺有些複雜。一方面,它是台灣歷史的重要象徵,代表著過去那個威權統治的時代。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地方,有人認為它是威權統治的象徵,應該被拆除。出去右轉,前面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