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坐擁寶山的主講者娓娓道來:「大清宮廷的時尚與美學」演講心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從成了孫立人將軍官邸的志工,佔地利之便聽了很多精彩的講座,本場講座邀請了藝術品收藏家的現身說法,每件傳世珍寶都有其傳奇故事,二個小時的講座毫無冷場,連Q&A都很精彩。

2025/5/13星期一的下午,主講者楊榮光先生提早到達了會場,不少舊雨新知已迫不及待與其寒暄問好,距離開場還有十幾分鐘,吉祥廳原本排定的座位就坐不下了,不斷地增加座位,連沙發區和走道都坐滿了人,楊榮光先生人脈廣闊,來了許多未事先在報名表單登錄的參加者。

主持人言簡意賅介紹之後,講座隨即展開,

raw-image


楊先生的收藏品多元,有瓷器、字畫、印璽,甚至是墨條,100多張投影片無一不是稀世珍寶,無一不價值連城,他謙虛地表示,這些都是祖傳家業,他只是保管者,而且整理文物耗工費時,每次要演講前,都要花心力研究史料,補充藝術品相關資料。

擁有這些寶物,並不是件輕鬆的工作,瓷器有瓷器的清潔工序,畫作有畫作的收藏要求,還因名氣過大,引來對岸借展的邀約,他秉持著不藏私的心態,送出了數百件收藏品,但卻也因此被覬覦,最後落得非自願「被收購」下場,於是再也不輕易借展了。

我所坐的位置視野不佳,不利拍照攝影,但也因此可全程專心聽講,

我旁邊有位先生一直在打岔,偏偏問的關題又是些無關緊要的內容,甚至有些顯然是在誇炫自己對歷史文物方面的涉獵,有點腦人。

這世上有錢人比比皆是,有些人喜歡用豪車、豪宅炫富,有些富豪坐擁富可敵國的財富,卻過著比平民百姓還不如的日子,今日見證了看不得古代寶物流落他鄉的祖輩,出鉅資買回,並責令後代,必須傳承下去,一件件類似的文物在蘇富比拍出億萬美元的天價,都不為所動。

楊先生天性幽默樂觀,在演講中還自我調侃,有次地震若干擺件碎落一地,他都仔細收集,願提供給古物修復學者,當作練習的材料,一派輕鬆的語調讓人覺得這胸襟氣度,真非尋常百姓家庭可孕育的人格。

做一個收藏家必須熟知古物的來龍去脈,因此也要不斷地進修與學習,日常的清潔維護都是大工程,楊先生曾提到有些瓷器會有一層黏性物質,必須用特殊工法去除,加上整理的過程,不免接觸年代久遠的微生物或物質,每每總要沐浴更衣,才敢接觸他人,說來或許輕鬆寫意,但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

Q&A也很精彩,有位日本交換學生透過翻譯,問了有關繪畫作品的收藏方式,楊先生先提及部分文物的收藏管道是關東軍戰役,從日本運回,還納入了部分日本文物,談到書法、繪畫作品,濕度是很嚴僅的要求,因為宣紙是非常脆弱的,平時是捲起放入畫筒,外層再密封平放於架上,每次展開觀賞都是大工程一件,我發現楊先生說明的過程中,負責翻譯的學生並沒有同步翻譯,不甚確定日本女學生最後是否獲得解答。

這個下午充滿了驚奇,無法想像有人家裡要購買房屋,作為收藏品專用區,對於每件老寶貝都可以侃侃而談,包括製程及歷史,家裡有座小故宮,是什麼樣的光景?若後代子孫不願花一樣的心思守住國寶,又會變成什麼下場?不過目前還是一切安好,收獲滿滿的下午。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