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溢的水流是火焰:《少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還記得年少時,只要有租錄影帶的機會,或電視台有播,父母總會選擇香港的「動作片」、「警匪片」。甚至國中時的好友,曾對我說她只看「打真的」動作片。這些電影裡的主角具有皇家警察身份,在追案的過程即使一開始遭到陷害、身受危困,往往有一友伴:不是漂亮的女友或待拯救的少女,就是「即將晉級」的少年,讓孤立無援的主角能夠「進化」。即使憑的是天賦直覺而非真證實據,即使常會搶奪路人的交通工具,最後總能揭開真相,還正義清白。
  這些「少年」演員後來也會進化成英雄主角,他們都有相似的特質:機靈變通、開拓新路、把握時機、正中要害,擺脫知識與道德包袱,甚至無視法紀,既邊緣又不失原則,是遊走灰色地帶的理想楷模。
  後來不再對動作片感興趣,香港後來警匪片進化為臥底片亦然,即使後來知道了理想主角是多重塑造而出的、一種時代精神與集體意志的投射與想像,和演員無關;即使在台灣經過「太陽花革命」,知道警察作為運動中的界線,隨時可能因為擁有合法施暴的權力,在衝突中獲得發洩挫折與憤怒的管道,為國家機器「維護法治」而非保護民眾,那樣對「香港皇家警察」的印象仍存心裡。
  直到聞知香港經過了2014年的雨傘革命,和2019年的反送中遊行。
  2019年6月15日,35歲的梁凌杰在太古廣場抗議時墜樓身亡,此後不時出現以死明志或因對未來感絕望的「手足」輕生。香港電影《少年》以此為背景,敘述一群少女少年,因為一通電話推測剛被拘捕獲釋的少女YY決心在生日那天跳樓死諫,便搶黃金時間在街頭拚命分頭尋找,希望能勸她打消自殺的念頭。
  這部電影如同《時代革命》,試圖記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記憶,但不同於《時》記錄的是如水般擴散、漫溢的必然,《少年》則是呈現了抗爭方的群像;如果《時代革命》的香港人是抗爭的洪流,《少年》以劇情片呈現的,是不同支流的心思與面貌,那些在風雨中幾近澆滅,卻又持續搖曳燃燒的火焰。
  因此,電影裡充滿了個人的衝突與矛盾:為了安慰獲釋後哭泣的少女,說出「做鬼也不要放過他們」的家欣,在好友決心離開香港出國留學、斷絕友誼之後,由於母親早已遠嫁英國、父親去中國工作,孤身一人使她看不見香港與自己的未來,決心離開人世以死明志。渾身是傷仍帶頭衝的勇武派阿南,屢次對可以出國留學的後勤女友家寶說「想休息可以停下來」,更要還有未來的她出國留學,不用勉強自己維繫關係;卻在拚命找出YY下落、幾近絕望之時,終於向家寶吐露由於一度的懦弱,使YY遭受原可逃離的傷害,這樣的執著是他的愧悔。有著只關心賺錢、服從共產黨統治的父親,更加關心香港的兒子Louis原本對阿南最為崇拜,卻在阿南堅持救YY時,最先對他爆發質疑與憤怒;笑著對手足說「黑警死全家」的哨兵兒子攬炒君,正有一對先後支持對抗爭群眾行使暴力的黑警父母;因為母親跳樓自殺,選擇去當車手與後勤的暉哥與暉妹,以及擔任社工的阿包是主角群裡的成人,面對黑警那種在本能服從、「沒想到會被捕」的恐懼,卻又要想辦法讓孩子脫險的掙扎;乃至要救一個準備自殺的女孩,還是支援正在抗爭的一群手足……隨著劇情推進,觀眾也跟著陷入了選擇的十字路口,但那沒有什麼猶豫的空間,只能循著內心最單純直接的信念,跟著他們奔跑,去尋找那個不知道還不能阻止墜樓的家欣/香港;去面對逐漸微薄的希望,以及內心的怯懦。
  那是一群少年的旅程,卻沒有善惡分明的結局。
  「我和你,是兩個世界的人。」
  電影裡的少年們總是集結,卻又得各自孤獨面對內在的困境;而過去警匪電影裡的少年早已長成,站在國家機器的那一邊──整部電影裡的衝突,或隱或顯,表達的都是這件事,甚至包括了對這群少年說「習大大開坦克來就能解決」的市民──即使他們都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如果長大會變,那我不要長大。」說著這句話的不只是年僅十五歲的攬炒君,而是每一個試圖改變、拚命奔跑與伸手的香港人,無論是笑、是怒、是冷漠,都蘊含著對香港未來的絕望,卻又拚命的想以一己生命燃燒起來,來為雨中的香港帶來火光,救下每一條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也是在重重困難下完成:原先敲定的演員因參與「理大圍城」被捕退出,以致出演的幾乎都是素人;資金被撤必須募款、疫情影響,甚至拍攝過程要躲警察、避追捕,策畫「逃生路線圖」。電影內外都是這樣的火焰,是最終確知「我無法置身事外」的少女少年們,即使只剩下自己也不放棄,即使只有一個人也要救的延燒,一如宣傳詞所言:「縱使徒勞無功,絕不無疾而終。」
  《少年》,是香港最新、卻又無法在香港公映的俠義電影。
avatar-img
113會員
213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這輩子只愛過一個男人,我覺得就夠了。」 「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他心裡面,是不是真的有過我。」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在遭遇內在價值與外在肯定的巨大衝突後,我們都必須回過頭重新審視自己的理想價值。丁若銓被流放時,亦是相似的處境,他的內在價值不為當世見容,卻又不願放棄著書立言、重回朝廷的理想── 「我所期望的,是沒有兩班賤民之分、沒有嫡庶之分、沒有主奴之分、沒有國君,那種世道的想像。」
「什麼是故意,有一條線,跨過去就回不了頭了。」 「這是我第一次終於可以掌控我自己。」 「誰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後悔?」   或許就是這樣,事發之後,無論是加害者與受害者,都渴望一個「如果」,自責「如果我能做點什麼,或許就不會發生……」但真的是如此嗎?   (內文有劇情討論,建議觀影後再讀)
札維耶賈諾利執導的《巴黎夢想家》改編自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札克的作品《幻滅》,藉由小說家納東之口,敘述來自安古蘭的青年詩人呂西安到巴黎尋夢,終而自毀的故事。
  隔了數年再於大銀幕重看《春光乍洩》,無論是愛情或政治意識都有所不同。有別於過去對黎耀輝(梁朝偉飾)的心疼,這次看到的,卻是愛情來到邊緣的末日預/寓言。
「我這輩子只愛過一個男人,我覺得就夠了。」 「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他心裡面,是不是真的有過我。」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在遭遇內在價值與外在肯定的巨大衝突後,我們都必須回過頭重新審視自己的理想價值。丁若銓被流放時,亦是相似的處境,他的內在價值不為當世見容,卻又不願放棄著書立言、重回朝廷的理想── 「我所期望的,是沒有兩班賤民之分、沒有嫡庶之分、沒有主奴之分、沒有國君,那種世道的想像。」
「什麼是故意,有一條線,跨過去就回不了頭了。」 「這是我第一次終於可以掌控我自己。」 「誰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後悔?」   或許就是這樣,事發之後,無論是加害者與受害者,都渴望一個「如果」,自責「如果我能做點什麼,或許就不會發生……」但真的是如此嗎?   (內文有劇情討論,建議觀影後再讀)
札維耶賈諾利執導的《巴黎夢想家》改編自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札克的作品《幻滅》,藉由小說家納東之口,敘述來自安古蘭的青年詩人呂西安到巴黎尋夢,終而自毀的故事。
  隔了數年再於大銀幕重看《春光乍洩》,無論是愛情或政治意識都有所不同。有別於過去對黎耀輝(梁朝偉飾)的心疼,這次看到的,卻是愛情來到邊緣的末日預/寓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怒火青春》的敘事節奏和配樂輕快,但劇情卻與之相反的沈重。三位主角分別是猶太裔的Vinz、阿拉伯裔的Said和非裔的Hubert。種族歧視、階級主義、警察濫權等議題,貫穿整部電影。他們怒火中的膽怯、無力和絕望,展現出青年在社會邊緣的處境。電影透過這些少年人的命運,反映出社會的墮落和自救。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怒火青春》的敘事節奏和配樂輕快,但劇情卻與之相反的沈重。三位主角分別是猶太裔的Vinz、阿拉伯裔的Said和非裔的Hubert。種族歧視、階級主義、警察濫權等議題,貫穿整部電影。他們怒火中的膽怯、無力和絕望,展現出青年在社會邊緣的處境。電影透過這些少年人的命運,反映出社會的墮落和自救。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