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33明/洪應明〈菜根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忠言逆耳利於行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心之事,是進修德行的石。
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拂:ㄈㄨˊ,違背
纔:ㄘㄞˊ,同「才」
砥:質地細緻、縝密的磨刀石。
鴆毒:毒藥。《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贊曰》:「是故古人以宴安為鴆毒,亡德而富貴,謂之不幸。」也作「酖毒」。
宴安鴆毒
貪圖逸樂無異飲鴆自殺。《左傳.閔公元年》:「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鴆毒,不可懷也。」也作「燕安鴆毒」。



行中庸
作事勿太苦 待人勿太枯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
澹泊高風,太則無以濟人利物。

憂勤:憂慮勤勞、盡心盡力做事。
澹泊:恬靜而不慕名利。《漢書.卷一○○.敘傳上》:「清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晉.陶淵明〈閒情賦序〉:「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閒正。」也作「淡泊」。

高風:高尚的品格與氣節。
枯:在此比喻冷淡

知恩必報,過勿憚改(ㄉㄢˋ,怕、畏懼。)
忘功不忘過 忘怨不忘恩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
人有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念:記住。
恩:恩澤、恩惠、恩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咕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某甲夜暴疾,命門人鑽火。其夜陰暝,不得火,催之急,門人忿然曰:「君責之亦大無道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我當得覓鑽火具,然後易得耳。」孔文舉聞之曰:「責人當以其方也。」《笑林》 門人:僕人 鑽火:用鐵片擊石取火 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漢末文學家 暝:昏暗,幽暗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版,間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 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註釋】 1.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 2.攫:奪取。 3.清旦:清晨。 4.適 :前往 5.鬻:賣
一、他人生氣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二、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將命棄。 他人生氣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二、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將命棄。 三、
原文 異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 作者簡介
📷 注釋 (1)本文是李肇所撰《唐國史補》卷上中的一則。《唐國史補》記唐代開元至長慶問一百多年的史事三百零八件。王積薪:人名,唐朝著名圍棋手。棋:指圍棋。 (2)李肇(zhào):唐代元和年間翰林學士,官至中書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國史補》。 (3)謂:認為。 (4)敵:敵人。 遣:消磨。
【註釋】 齊奄:人名。 尚:通"上",崇高。 斯:則、就 維 :只要 倏:極快地。 飆:狂風。 圮:倒塌。 東裡:複姓。 丈人:老人家 胡為:為何
某甲夜暴疾,命門人鑽火。其夜陰暝,不得火,催之急,門人忿然曰:「君責之亦大無道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我當得覓鑽火具,然後易得耳。」孔文舉聞之曰:「責人當以其方也。」《笑林》 門人:僕人 鑽火:用鐵片擊石取火 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漢末文學家 暝:昏暗,幽暗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版,間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 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註釋】 1.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 2.攫:奪取。 3.清旦:清晨。 4.適 :前往 5.鬻:賣
一、他人生氣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二、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將命棄。 他人生氣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二、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將命棄。 三、
原文 異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 作者簡介
📷 注釋 (1)本文是李肇所撰《唐國史補》卷上中的一則。《唐國史補》記唐代開元至長慶問一百多年的史事三百零八件。王積薪:人名,唐朝著名圍棋手。棋:指圍棋。 (2)李肇(zhào):唐代元和年間翰林學士,官至中書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國史補》。 (3)謂:認為。 (4)敵:敵人。 遣:消磨。
【註釋】 齊奄:人名。 尚:通"上",崇高。 斯:則、就 維 :只要 倏:極快地。 飆:狂風。 圮:倒塌。 東裡:複姓。 丈人:老人家 胡為:為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另外,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過能改,不要只是憂悔過去所造的惡業,更要積極地改過,而且不要再犯。就像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面有一個很好的譬喻,「已生惡令速斷,猶如除毒蛇」,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身口意的惡,要趕快斷除,就好像被毒蛇咬了要趕快處置一樣,再慢慢來就沒命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四正勤」就是,我們要提高警覺,要很謹慎注意我們的心境,若是一念惡生,我們要趕緊斷除,不要有這念惡念。假使未生惡,我們要好好將這念心照顧好,這片心地要讓它清淨無染,這就是「諸惡莫做」,諸惡莫生。
Thumbnail
天生明智勘紅塵 身處凡俗世間塵 閉目靜心掃心塵 無明惱幻是虛塵 學庸2007.03.19/11:11 作品號03-0376-03 詩的技巧是每句都用塵來結尾 我想是世間塵惹了我 我於是有點悸動我的人生 我覺得是命還是運在左右我 我總覺得我是夠努力 可是從小我所處的環境都不夠好
Thumbnail
漣漪來自於自找的波瀾 揉碎的心怎麼承得住溫柔款款 溫柔果真是股力量 想覓得一好友知心怎麼這般困難 是自己不好還是彼此不對調 從合而分走錯了道岔 來來來再組座道岔 再從分而合吧 學庸2005.01.14 作品號03-0177-03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財富如同呼吸般來來去去 什麼時候停止不是責任 惡臭或嗆鼻應該遠離 品質有害要懂得避開 不是什麼錢我們都賺得起 不是什麼嘴臉都看得下去 採菊東籬見南山原來不容易 心遠地偏我邊緣我驕傲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另外,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過能改,不要只是憂悔過去所造的惡業,更要積極地改過,而且不要再犯。就像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面有一個很好的譬喻,「已生惡令速斷,猶如除毒蛇」,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身口意的惡,要趕快斷除,就好像被毒蛇咬了要趕快處置一樣,再慢慢來就沒命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四正勤」就是,我們要提高警覺,要很謹慎注意我們的心境,若是一念惡生,我們要趕緊斷除,不要有這念惡念。假使未生惡,我們要好好將這念心照顧好,這片心地要讓它清淨無染,這就是「諸惡莫做」,諸惡莫生。
Thumbnail
天生明智勘紅塵 身處凡俗世間塵 閉目靜心掃心塵 無明惱幻是虛塵 學庸2007.03.19/11:11 作品號03-0376-03 詩的技巧是每句都用塵來結尾 我想是世間塵惹了我 我於是有點悸動我的人生 我覺得是命還是運在左右我 我總覺得我是夠努力 可是從小我所處的環境都不夠好
Thumbnail
漣漪來自於自找的波瀾 揉碎的心怎麼承得住溫柔款款 溫柔果真是股力量 想覓得一好友知心怎麼這般困難 是自己不好還是彼此不對調 從合而分走錯了道岔 來來來再組座道岔 再從分而合吧 學庸2005.01.14 作品號03-0177-03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財富如同呼吸般來來去去 什麼時候停止不是責任 惡臭或嗆鼻應該遠離 品質有害要懂得避開 不是什麼錢我們都賺得起 不是什麼嘴臉都看得下去 採菊東籬見南山原來不容易 心遠地偏我邊緣我驕傲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