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資訊爆炸之後》:點一點連結,知識的面貌從此不一樣 (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原文刊於哲學新媒體
每次穿梭不同網站時,我們總會不斷按著網站給出的連結,一個網頁接一個網頁地前進。在網路世界裡,似乎可以無止境探索,讓人有源源不絕想知道的事情。但是這些輸入總是過眼雲煙,轉過頭就忘記了,剩下的只有不斷想知的焦慮,彷彿少知一樣事情就會吃虧一樣,這便是現代人的通病——資訊焦慮。
資訊焦慮只是其中一個令網路受到口誅筆伐的原因,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碎片化的新聞令我們進一步對網路予以苛責。拜同溫層效應所賜,普遍認為網路更容易令族群間分化、激進,製造非理性!在一片對網路的罵海中,我們自然會重拾對印刷品的偏好,認為從書中學習得來的知識特別可靠:它不會去脈絡化地探討一件事情,因為有人會為書中的內容核實把關。因此,它總是給人很權威且專業的印象。最重要是,書這一媒介總有個光環,只要讀者拿上手閱讀,彷彿一切所言就有理性的保證。
《資訊爆炸之後: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然而,將印刷品捧得太高,視為理性之光也未必全是件好事,反而有礙我們認清網際網路帶來的優勢。《資訊爆炸之後: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的作者,大衛‧溫柏格 (David Weinberger) 指出,我們之所以重新擁抱印刷品,源於我們還處在適應網路衝擊的階段。我們直覺認為網路帶來認知危機1,但所謂的危機,其實只是現代人尚未察覺知識如何隨著新興媒介的興起也在轉變。我們仍在用舊有的、以印刷品塑成的認知看待網路。若不認請這點,難免會將網路判死刑,在網路世界中感到迷失。

知識的一般面貌

知識普遍給人嚴謹的印象,因為其是經得起邏輯推敲、有理可據、能夠反映關於世界的真理。
知識本質上是個刪減法,它的工作是一直減少我們所需知道的事情 2
一般而言,我們的想法得不斷被過濾、剪裁及認證,才得以躋身進知識的殿堂。然而,關於認證的部分卻引伸一個問題:誰有資格來為我們作出認證?當然是專家權威!為何專家權威有這樣的資格?我們普遍對專家抱有一個設定,就是對方知道的比自己多。權威的作用免卻了我們去追溯每一項認證的時間和精力,畢竟世界之大,我們不可能知曉事情的全貌。不過,溫柏格指出,認證知識的動作,其實與印刷品的出現密切相關。
現代印刷之父古騰堡
印刷媒介有甚麼特色?首先,它結構上必需有始有終。以書本為例,若只有開頭沒有結尾,令人不知作者想表達甚麼;有結尾沒有開頭,也無法了解作者的想法來源。作者的想法必先要是完整的前提下才能出版,否則沒頭沒尾的書本只會令讀者一頭霧水。其次,在追求想法完整的要求下,往往會有字數要求的框架。不是字數愈多代表愈完整,而是文字十分依賴脈絡來組織詞句。作者必須一句句鋪排,提出陳述、論證,逐步引領讀者走過自己的思考過程。字數的設限具有一定的規範作用,鼓勵作者寫多一點,把話好好講完,這有助於推動作者將論點延伸至完善。另外,書本的特性是一頁接著一頁的,因為思想被固定在紙張上,所以需要以一長串彼此相連的文句來推展想法,才能呈現環環緊扣的內容。因此,書本傾向就一個主題作深入探討,長篇論述也成為書本的基調。
產出長篇思想後,必先經過審閱,確保思想的前後一致,或者內容無誤。從交稿到書本誕生之間,要經歷校對、事實/資料來源的核實等過濾步驟,將作者的想法變得精煉、有力。透過這一連串過濾的舉動,自然增加了書本的權威性,因為讀者假設:首先,書本的製作過程中,想法已經過多番的查實認證。礙於印刷品不能輕易修正錯誤的緣故,知識的形成傾向經過嚴密考察。其次,如果出版費用昂貴,就要設立機制來淘汰競爭者。因此,書籍本身的物理特性製造一個印象,就是知識的樣貌只能是有條理、完整、經得起時間考驗、恆久不變,溫柏格稱之為書狀思想3。但知識的樣貌真的僅僅如此嗎?

網際網路下的知識

那麼在網際網路下的知識又是甚麼樣子呢?
知識必須裝在裡面,因其沒有任何界線。沒有界線,就沒有形狀。沒有形狀,就代表沒有根基。這點與一直認為知識必須有結構體不同4
知識的載體其實會影響知識的面貌。相較於印刷品,存在於網路世界中的知識有一特點:他並沒有結構,而是透過一個個節點連結起來。當用紙張來傳遞和保存知識時,知識被設限在一個非連線的媒介裡。每一本書皆是獨立個體,假如讀者沒有觸類旁通的本領,書本之間基本上互不相干,若要將書中的內容連結起來,取決於讀者的主動參與。但在網路世界中,超連結成為了一個將知識連結的渠道,那是不用讀者的投入乃能產生的連結效果。假如你在網路上閱讀一篇關於馬派/馬克思共產主義的文章時,會發現每一段文字大概都會附加幾條連結,例如與共產主義、馬克思、或者黑格爾費爾巴哈對馬克思哲學產生甚麼影響等相關的文章,讀者大概在半個小時內便能掌握了正在閱讀的文章的出處、脈絡與梗概,甚至就共產主義這個主題作延伸閱讀。也許你是因為馬克思而點進連結,若你按著文章內的連結指引步步往下,你很有可能最後讀的是關於《蘇聯解體如何引發烏克蘭危機》之類的文章。這是單純閱讀《共產黨宣言》的實體書做不到的事。
超連結
超連結讓你能在網路上遊走,其指向性讓我們可以不斷在文章之間穿越,我們的問題會隨著連結的指向而不斷延伸,超出原本想知的事。當問題不斷延伸的速度超越我們消化的速度,便出現因資訊過載而焦慮的問題。然而,資訊過載而焦慮也只不過是表徵而已,我們真正不適應的是,存在於網路世界中的知識結構不再符合以紙本印刷塑造出的認知框架。
以往紙張塑造的客觀性,令印刷品為主要載體的知識給人準確、可靠的印象。我們需要一些經過驗證的想法作踏腳石,每一個層級的停駐點都被經證實過,以書本塑成的知識體系如同磚頭疊加的方式固實起來。每一本書成為了知識的停駐點。因為所有的論據都需經過證實,所以知識被視作為世界的真理,反映自然的一面鏡子。
在網際生態下,知識由各種節點組織起來,並由一個網絡將知識組織起來。我們如何關注又會因起點,觀點,和關注事物而定5
不過,不同的是,若你是因為《蘇聯解體如何引發烏克蘭危機》而來,想了解烏克蘭為何無緣由被俄羅斯轟炸,按下文章內的附加的連結,你有機會接觸到民族主義、蘇維矣主義、無產階級、從而接觸到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並產生一個印象:馬克思這傢伙的思想真是害人不淺!你仍然會了解到以上的主題,但你關注的起點,在超連結帶有指向性的加持下,與一個手上閱讀《共產黨宣言》的讀者相比,將使你對馬克思主義產生截然不同的感覺。

網路就如個野孩子

由於網路可以提供多元廣闊的連結,讓我們容易過份聚焦於網路帶來的資訊焦慮,加上沒有一個一錘定音的認證機構為網路上的內容把關,網路上不盡不實的內容也令人容易對網路感到不信任,甚至認為定網路只會創造真相、製作謊言,在提升知識的層面上沒有任何裨益。然而,這樣的評論其實是忽略了網路具創造性一面,其去中心化的結構對產生新知識十分有利。
知識向來身處在某個脈絡當中,這個脈絡從某種型式的網路中發展出來,並由某種連結加以維持 6
溫柏格認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連結,打破了知識以往永恆的印象。在一切穩定、客觀的面貌下,隱藏了知識以連結為主的本貌。知識本來就具備社群的特質。它向來身處在某個脈絡當中,並從網絡中發展出來。即使在智庫和學校系所裡,把學者們集合在一起會變得更聰明,但是這種做法就是把專業知識集中在相對少數的人手上。再以達爾文為例,他的著作由構思到出版之後,都置身於一個有許多同僚和通訊對象的豐富網絡裡。他的作品問世後,先在科學界流轉起來,繼而進入了作家的網路,最後進入文化和歷史的網絡7。網際網路的出現,將一些想法得以在一個交織的網絡中流動開來,突顯了知識產生的條件源於連結,增加了改進知識的活力。
網際網路令專業知識浮現,許多有著不同思想和知識的人被連結到網際網路上8
以科學知識為例,專家認證仍然在網際網路有特別地位,只是專家與業餘人士的界線變得模糊,愈來愈多人提供資料,讓社群跟正式組織「糾結」在一起。我們可將資料放在數位儲存室,讓它們可以被人發現和重新利用9。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知道前人的實驗時如何失敗同等重要。從出版的角度看,只有正面的結果才有價值,而甚麼事都沒有發生的過程,不太能夠發表論文。相較於此,在數位時代下,架構鬆散的網絡允許不同有識之士進行各種的對話,由一群人組織成的網絡反而可反覆咀嚼問題,從中引導出新想法,或者將一些零碎的想法加以發展,產生價值。這種對話的方式能加快知識的產生。科學家和業餘人士本有道認證的斷層,但透過網際網路,所有人都能伸手接觸,跨越這個斷層。當中的去階級化反而更符合科學的客觀性,也能使科學知識更快速普及於眾。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正以相同的幅度重新定義科學知識。網路化的知識造就了以模型為基礎的新認知方式。單憑人腦很難對現實生活作出預測,但模型為主的認知方式,卻能捉摸現實的複雜性,只要不斷用資料餵食它們,就能將結果演練出來10。系統生物學家正是透過建構電腦模型,模擬幾百萬個元件互動時會發生甚麼事情。

知識成為了一種詮釋

存在於網路世界裡的知識,擁有去中心的連結結構,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經由不同的連結岔道對一件事進行了解。假如你在搜尋引擎上輸入了「叔本華厭女」的字眼,會將他的大作如《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排除在結果之外,但這不代表關於《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文章被刪減,而是靜靜地在流量之河中浮沉,直至有關鍵字輸入,將這連串的內容從流量之河中釣起。隨著關鍵字的輸入、超連結的多寡,有機會收窄、擴大、甚至改變我們對事物的認知範疇及方向。
另外,超連結的指向性,令我們對知識有著不同的體驗。這可以從兩方面體驗:超連結將作者的地位弱化;其次,超連結令每件事實都有連續、多方面,又互相連結的反駁方式。關於第一點,作者們在網路發表文章,大多會附加引文出處的連結,直接指向這些資料源頭的資料庫。讀者若對出處好奇或者不滿意作者的觀點,大可追溯源頭,然後從出處中找可挑戰作者的地方。拜超連結所賜,作者不再擁有最後的話語權。
若將超連結的威力進一步延伸,我們會因為可以追蹤其他連結,令一件事情多了不同、甚至互相駁斥的角度。以政治事件為例,民眾與政府之間的對立,令雙方只會找對自己有利的資訊來建立論述,以便爭取中間派或遊離份子的支持。雙方都能找到一個符合自己立場的角度來理解整個事件。在這個脈絡下,除了出現對事件放大縮小的情況,雙方也特別容易指責對方在釋出假新聞。
在網絡上待得愈久,就會看到愈多證據,說明我們不可能完全同意任何事情11
雖然網路上很難找到一錘定音的絕對權威,但認證機構仍然會存在,只是它不再像以往當沒有網路時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溫伯格認為,隨著知識受到超連結化,網際網路將不變的真理趕出知識的殿堂,改由讓觀點與詮釋進駐,為知識添入人性的不確定和不完整等元素。這不是廢除一些客觀標準,並主張所有觀點是相對的,而是網絡化的知識需要在一個特定的對話、脈絡當中進行,一些以事實為根據的詮釋會特別有份量,但並非無可反駁。物件的意義因人而異,我們會因為不同的立場對一件事懷有不同的態度與看法,箇中促成了一些詮釋,甚至辯駁的空間。
溫柏格認為,意見紛雜不代表世界沉淪,而是紙本媒介的限制下,眾多不認同的聲音沒有一個公開的發聲管道12,現在得到解放後,雖為世界增添一份紛擾,但同時也將世界複雜的一面還原。權威乃是一個停止的標記,人們被認證權威塑造的客觀性限制,對知識產生一種 「大家就事實得出同意結論」的樂觀態度。然而網絡世界的混雜性,暗藏著辯證的活力,想法、主題、事實和知識都置身在參照、討論和論證的網路裡,不斷變動和應用。

人性在認知層面上有顯著作用

當然知識也會有被人誤用的時侯,例如早在網路出現前,希特勒就曾誤用尼采的作品來強化自己的民族狂熱情緒的情況。將知識誤用其實並非網路上獨有的情況,雖然我們每天見證著這現象不斷發生,但我們仍塑造出這是網路獨有的問題,而書藉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印象。與其說這是網路的過錯,倒不如說人們在認知上一貫涉及很多主觀因素,只是網路將人性在認知層面上發揮的作用披露出來:我們與生俱來就有找志同道合、進入 「同溫層」、與合理化自己立場的傾向。
溫伯格認為,同溫層某程度上是需要的。就知識的宏觀發展而言,持對立或異議的觀點實在必不可少,因為對立的觀點有助激發新思想,令真理愈辯愈明。但在可供持有異見人士的批判前,知識也需要擁有立場相同的人的共同努力下,才可以將一些零碎的想法加以發展成一個知識體系。在「共同創建一套知識體系」的前提下,共識與立場一致的重要也不可忽略。
以神學為例,神學乃建基於認同基督教的前設下,才可得以持續發展下去,無神論者的批評的確有助神學家發現自己的論點不完善之處,但批評者卻沒有替神學家們完善理論的義務,要「將知識完善」、將理論加以修正的責任,仍然落在神學家們身上。可見,一些學派的知識若要完善及修正,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共同認同。在這個意義下,溫柏格認為同類相聚也有其好處,沒有認同與承認的基礎,知識很難完善及修正。
另一方面,網際網絡上也存在著不同的「族群」,哪怕自己一直信以為真的事,對某些人來說,就是無法信服。溫伯格認為,網絡之大必定有愚昧的言論,面對網際網路上的公開性,我們只可以認同一個通則:
我們共有的,不是大家都同意的知識,而是共享一個大家始終意見不同的世界。13
假如我們認同存在於網際網路上的多元差異,或許就能接受:大得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所能把握,最後只能以 agree to disagree 的態度在網際網絡上安身立命。反對者可能會說,對於這樣的結論,彷彿是拿網絡生態沒辦法所總結出來的消極態度,但溫柏格認為,我們在網際網路上所體驗的焦慮,其實只是不斷印證世界太大了,人們無法認識一切的事實。
待續......
歡迎有空在 Matters和 IG上來找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hn Hu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拓真理的完整性,若少了點克制,就會變成追求完全透明,亦即是巴迪歐所謂的邪惡。這點正好在揭露秘密上體現。它的危險在於,它既可是增進親密感的催化劑,同時少了點分寸便將一段關係摧毀。
每當大型社會運動出現,總會令人群情胸湧、豪言壯志,認為每次社會運動為事件的干預和介入。它的橫空出現,總是觸目、燦爛、令人震撼,彷彿只要有了事件的出現,必然發生改變。然而,事件的出現也不代表變革真的會發生,反而是有多少人因為事件的出現,決定受事件的洗禮,敢於調動生命的所有,不斷對現況進行質問。
生命不允許假如,但出錯亦不至於不能修正。《今》的遊戲設定,一局定生死,參賽者對岸回頭之際,正是人頭落地之時。當遊戲比生命本身更嚴肅,還算是遊戲嗎?
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像力並非獨立於大腦之外自行運作的能力,在他者的刺激下,才可以產生電極,沒有外來的刺激,就沒有對立;有了磨擦,才能拼出靈感。二元框架不利思考,卻有利想像。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安倍夜郎不出十頁就把一個單元的故事講完,每個故事都輕描淡寫,簡潔之中卻不斷撩撥你的好奇,令人有不斷翻頁的癮。《深夜食堂》能引人追看,安倍夜郎將城市人的一些生活瑣碎的片段放大,點出了城市人之間的關係既遠且近,細看下乏味的日常,也藏有一些故事性在裡頭,是我們日常忽略的。
開拓真理的完整性,若少了點克制,就會變成追求完全透明,亦即是巴迪歐所謂的邪惡。這點正好在揭露秘密上體現。它的危險在於,它既可是增進親密感的催化劑,同時少了點分寸便將一段關係摧毀。
每當大型社會運動出現,總會令人群情胸湧、豪言壯志,認為每次社會運動為事件的干預和介入。它的橫空出現,總是觸目、燦爛、令人震撼,彷彿只要有了事件的出現,必然發生改變。然而,事件的出現也不代表變革真的會發生,反而是有多少人因為事件的出現,決定受事件的洗禮,敢於調動生命的所有,不斷對現況進行質問。
生命不允許假如,但出錯亦不至於不能修正。《今》的遊戲設定,一局定生死,參賽者對岸回頭之際,正是人頭落地之時。當遊戲比生命本身更嚴肅,還算是遊戲嗎?
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像力並非獨立於大腦之外自行運作的能力,在他者的刺激下,才可以產生電極,沒有外來的刺激,就沒有對立;有了磨擦,才能拼出靈感。二元框架不利思考,卻有利想像。熟悉乃為創造力的最大敵人,如羅大里所言「心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安倍夜郎不出十頁就把一個單元的故事講完,每個故事都輕描淡寫,簡潔之中卻不斷撩撥你的好奇,令人有不斷翻頁的癮。《深夜食堂》能引人追看,安倍夜郎將城市人的一些生活瑣碎的片段放大,點出了城市人之間的關係既遠且近,細看下乏味的日常,也藏有一些故事性在裡頭,是我們日常忽略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過度依賴網際網路資訊: - 雖然網際網路上充滿了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往往是破碎的,缺乏系統性。學生容易陷入資訊過載的陷阱,無法有效地組織和整合資訊。過度依賴網路資訊而不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可能導致知識基礎不穩固。這類學生常常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但卻無法形成完整的理解,容易在研究過程中迷失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資訊爆炸之後 (原文:Too Big To Know) 副標題:網路思想先驅溫伯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And Experts Are Everywh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過度依賴網際網路資訊: - 雖然網際網路上充滿了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往往是破碎的,缺乏系統性。學生容易陷入資訊過載的陷阱,無法有效地組織和整合資訊。過度依賴網路資訊而不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可能導致知識基礎不穩固。這類學生常常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但卻無法形成完整的理解,容易在研究過程中迷失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資訊爆炸之後 (原文:Too Big To Know) 副標題:網路思想先驅溫伯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And Experts Are Everywh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