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分享閱讀|學習如何做筆記,開發你的第二腦力!

你是否跟我一樣有以下的症頭:
把黑板或簡報上的文字照抄下來; 這個重要,那個也重要; 多種顏色來做筆記,精美漂亮; 筆記留空很浪費,利用空間寫好寫滿; 做了筆記,但不知為何這樣寫的茫然?
如果有,我很高興我找到同伴了,我們有緣分,可以一起來練習幫助自我成長的筆記! 我是因緣際會在圖書館找書讀的時候,遇上了這本《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看到這書名我就想,為何一定要用方格筆記本?難道不用方格本就不聰明了嗎? 翻看一下內容評估是否值得借來閱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七個問題筆記類型以及 一個問題「我有學過該如何做筆記嗎?」。這大大地引起我的興趣,說實話,還真沒印象有人教過我做筆記的訣竅。我只知道老師說的、黑板寫的,抄下來就對了。 整個閱讀完,想跟你分享我的三個收穫:

一、【筆記本不只是抄寫資訊的工具】

我們從學生時代的學習,到出社會工作需要開會簡報或再進修,要把這些資料記錄下來,除了錄音錄影就是抄寫筆記。 講真的,我自己的經驗:那些能錄音錄影的課程,上課專心度大不如只能抄筆記的。那些影音檔案,是都完整記錄了沒錯,但下次再開啟檔案時,重點是什麼?還有時間再從頭聽一次嗎? 所以做筆記還是很重要的,而一個好的筆記具備三項功能:
  1. 【資料輸入與記憶】 記憶不是死記死背!除了將課堂/講座/閱讀的重點記載下來(知識輸入),更重要的是看到筆記能重現學到的知識或技巧。 抄寫下來的資料,如果無法回想當初為何記下,那就是一個無效的抄寫,連記憶也稱不上了。
  2. 【留白的思考空間】 一個寫滿的筆記,會讓自己沒有思考的空間。而一個無法將資訊思考內化的筆記,對自己是沒有幫助的筆記。 所以筆記本留白空間,就是學習後進行理解與思考的空間;筆記本太小,思考的空間也越少。
  3. 【資訊的傳達與呈現】 筆記除了上述兩個功能,我新學到的是:知識的歸納與呈現。 當我們做完筆記,也針對資料做過思考與理解,不是就這樣而已,而是需要更進一步做出歸納或是行動規劃。這樣講師所授的知識技巧才會真正傳達到自己身上,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更甚者,你還能分享筆記給別人,幫助別人也一起成長;或是直接成為工作上的簡報基礎。

二、【黃金三分割法概念】

試想一個場景:你有一堆資料,你會直接放入一間資料房或是分門別類歸檔上架? 架構等於思考整理的書架,間接也影響我們對大腦運用的好壞。 本書歸納一些頂尖大學與專業顧問的筆記架構,用三條分割線分出四個區域,幫助我們更好的輸入、思考與輸出。 0、上方[標題或主題] 一頁一標題,有提綱挈領之效!幫助你掌握這篇筆記的重點,如同好的文章標題,你就知道這個文章大概要說什麼內容。 1、左方[事實或板書] 這個區域協助記憶,學生就是記下板書的內容,非學生可以記錄下一個觀點、會議結論、簡報數據…等“事實”。總而言之,幫助你的大腦紀錄事情也有助于後續的延伸。 2、中間[解釋或察覺] 這個區域幫助我們思考,訓練我們提問或察覺的能力。非常建議「用自己的話」寫。可以針對左方的資料,提出“真的是這樣嗎?”、“有什麼解決的方式?”、“跟什麼有關聯?”、“因為怎樣所以造就這個事實”、“從這件事了我發現”… 3、右方[歸納或行動] 有了中間區域的思考,你會產生一些結論或能付諸行動的方針。寫下來,幫助大腦強化知識記憶,或是提醒自己用行動去改變問題。連結我的學習經驗,非常建議在這裡多練習所謂「三個重點、三個方法」,如同我這篇的架構也如此運用:“三個收穫、三個功能”。

三、【為何建議使用方格本】

我認為方格本最大的優點在於: 標線多,好對齊;節點多,好繪圖。 比起橫線筆記本,方格本的輔助線條不會給我“筆記只能橫著看”的侷限性。而全空白筆記本,雖然空間很開放,但在整齊上可能需要借助直尺的輔助。 整齊有序的筆記,看起來舒服,也更好理解筆記的脈絡。方格輔助線,讓我們書寫可以很方便進行對齊或縮排。不會讓你的文字流離失所。整齊的筆記,對筆記本的空間運用也更好,能在適當的地方留白,創造思考的空間,或後續的補充延伸。 圖像比純文字更能留下印象,也更能激發理解與思考。方格筆記本橫豎有標線,節點多要繪製不同角度也很方便,把筆記圖像化,除了加強了記憶,同時也是理解後的意象轉化,如要分享或簡報,更容易讓別人看懂重點所在,好的筆記也是一個很好的輸出方式。 【後記】 這本書不算新書了,一開始我也以為這本書說的內容很簡單,差點半途放棄看完。看到書中引用到達文西說:「簡單是細緻的極致」,我才繼續把這本書看完,意外有點收穫。 筆記本可以是我們的第二腦,協助記憶、幫助思考。我從書中也學到必須做取捨,本書還有其他的觀點與案例我無法一一介紹。所以,如果你覺得我整理的心得對你有一點幫助或啟發,我會建議你把書找來看完,整理成自己的收穫與觀點。
看書做筆記,開發你的第二腦力!
拍攝自:《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拍攝自:《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分享閱讀,Share Reading~分享自己的喜「悅」的文「牘」。 知識共享,幫助別人更是幫助自己, 閱讀是人生燈塔,幫助你我找到人生中的方向!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