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5月29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453/5/29君士坦丁堡淪陷,羅馬帝國滅亡
苟延殘喘上千年的「羅馬帝國1」,隨著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淪陷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未來的西亞病夫土耳其人。就這樣,西方人和神秘的遠東之間,又多了新的第三者土耳其人,這誰受得了呀?為了不讓討厭的異教徒賺取價差,歐洲人決定繞過他們,直取東方、發現世界,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的由來2
1919/5/29證明廣義相對論,牛頓錯了?
根據愛因斯坦3的廣義相對論:就算是星光,也逃不過太陽強大的引力影響,必然產生些微偏折…「誰說的?德國佬,我信你個鬼!」當時英國剛剛結束與德國的四年大戰,所以看到一個德國怪咖居然敢推翻自己先賢牛頓的理論時,大家心裡都有點不是滋味。於是英國人決定親自驗證一下,結果呢?結果牛頓錯了!一切都如愛因斯坦所料,牛頓的時代正式終結…不過電電你各位的數學物理,那還是綽綽有餘的,科科…。
1 什麼拜占庭、東羅馬那都是別人叫的,他們自己還是自稱羅馬帝國。就跟「劉備也不會自稱蜀漢」、「臺灣不會自稱中華台北?(看來只好把台北市改名民國市)」是一樣的道理。
2 除此之外,過程中也有許多「文藝青年」逃往西歐(不然你奢望他們留下來殉國嗎?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Bloch那麼有種),間接促進了「文藝復興」的發生。
3但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偏折,那麼愛因斯坦就是錯的。沒錯,這個能夠證明相對論是對是錯的實驗就是愛因斯坦自己想出來的。看,這就叫「科學」。這裡教大家「如何輕鬆分辨科不科學?」很簡單,你就看他有多「肯定」。像那些明明被打爆了卻還有一萬個理由可以證明「太極拳」比較厲害的,那就叫「迷信」;真正的科學是很「謙卑」的,甚至會主動反過來找自己理論的可能漏洞,比如文初提到的愛因斯坦,不就自己想了一個實驗來「驗算」嗎?在學術上,這就叫「可證偽」,是科不科學的其中一種定義,由哲學家波普爾提出。也就是說,「科學」其實更像一種態度,或者說,一段求真的旅程。真理就像光速,我們最多無限接近,卻始終難以企及。除非你能摺疊時空,不然誰說真理誰就是騙子。如果舉光速當例子不好理解,那就舉個文組的例子,話說當年「科學」正夯時,歷史學界也受到衝擊,紛紛拋棄「主觀」,主張「科學史學」;然而,要想「絕對客觀」,何其之難,就算是那些自稱科學的比如蘭克(Ranke),還是可以從其作品嗅出一點「日耳曼」的氣息。所以啊,正如余英時在演講〈史學、史家與時代〉中提到的:「如果我們明明知道,我們有一個觀點,有一個一偏之見,那就應把這個觀點、這個偏見提到自覺的程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一部給忙碌者世界史,讓你每過一天,多了解一點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618/5/23三十年戰爭:布拉格拋窗事件 1895/5/23上一次臺獨
1858/5/28《中俄璦琿條約》之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1936/5/28圖靈提出「圖靈機」模型
1543/5/24如果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誰才是? 2007/5/24全人類都欠它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1618/5/23三十年戰爭:布拉格拋窗事件 1895/5/23上一次臺獨
1858/5/28《中俄璦琿條約》之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1936/5/28圖靈提出「圖靈機」模型
1543/5/24如果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誰才是? 2007/5/24全人類都欠它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世界是科學理性的,抑或是非科學感性的,我得不出一個符合所有人期待的答案,對理性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的確如今的科學配合全球化,傷害了許多較為弱勢的同胞,遠古的信仰被剝奪,邁向使人不知所措的進步主義,對保守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人類若沒有科學是無法從史前的山洞中走出來的,會走在遠古時期就走向滅絕,所以雙
Thumbnail
在1204年,由威尼斯等國組成的十字軍,攻破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自君士坦丁大帝以來,永遠屹立不搖、難攻不落的世界之城,第一次淪陷於外敵之手。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曾阻擋過波斯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等諸多強敵,為何這次竟會輕易為西歐騎士攻下? 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五萬年前的亞特蘭提斯-科技發展到極處,道德淪喪的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科學家給我們做出的報告,這個地球上,上一次科學技術發達到登峰造極,那是五萬年前,這個地球上有一個國家叫大西國,這個地區叫亞特蘭提斯,就是現在的大西洋。科技發達到極處呢,人不再相信神了,也不再相信倫理道德,舊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牛頓是物理學家,對人類文明演進有重要影響。然而,牛頓晚年竟然是破產。投資南海泡沫,牛頓失去了大量財富。這段經歷告訴我們,投資不僅是數學與科學,更像是心理學跟哲學,甚至蘊含著藝術的成分。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羅傑.克勞力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實書名已經劇透了。沒錯,這本書講的就是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的故事。之前介紹過首部曲《海洋帝國》,但與那時完全不知道哪方會獲勝不同,本書談的東羅馬滅亡實在太有名,我歷史再差都知道。1453 也是我少數沒還給學校的年份(笑)。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世界是科學理性的,抑或是非科學感性的,我得不出一個符合所有人期待的答案,對理性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的確如今的科學配合全球化,傷害了許多較為弱勢的同胞,遠古的信仰被剝奪,邁向使人不知所措的進步主義,對保守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人類若沒有科學是無法從史前的山洞中走出來的,會走在遠古時期就走向滅絕,所以雙
Thumbnail
在1204年,由威尼斯等國組成的十字軍,攻破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自君士坦丁大帝以來,永遠屹立不搖、難攻不落的世界之城,第一次淪陷於外敵之手。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曾阻擋過波斯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等諸多強敵,為何這次竟會輕易為西歐騎士攻下? 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五萬年前的亞特蘭提斯-科技發展到極處,道德淪喪的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科學家給我們做出的報告,這個地球上,上一次科學技術發達到登峰造極,那是五萬年前,這個地球上有一個國家叫大西國,這個地區叫亞特蘭提斯,就是現在的大西洋。科技發達到極處呢,人不再相信神了,也不再相信倫理道德,舊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牛頓是物理學家,對人類文明演進有重要影響。然而,牛頓晚年竟然是破產。投資南海泡沫,牛頓失去了大量財富。這段經歷告訴我們,投資不僅是數學與科學,更像是心理學跟哲學,甚至蘊含著藝術的成分。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羅傑.克勞力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實書名已經劇透了。沒錯,這本書講的就是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的故事。之前介紹過首部曲《海洋帝國》,但與那時完全不知道哪方會獲勝不同,本書談的東羅馬滅亡實在太有名,我歷史再差都知道。1453 也是我少數沒還給學校的年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