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是關注或捕捉,被人有心或無心遺漏掉的那些,很幽微的、很晦澀的、一陣風就吹不見蹤影的…-朱天心
作家,一定讀很多的書
作家,真的可以用好多的形容詞來表達,用好多的字彙來說明。
同樣的一段話,他們說出來的,感覺就是那麼的優美,但真誠,不匠氣。
今年(2022年),給自己的目標之一是"讀書",很普通的目標,但在過去的四十年,幾乎沒有真的對閱讀認真過。
小時候讀書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學習。
出了社會,讀書是為了工作需要,尋找的總是工具書。
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缺少了天馬行空、缺少了浪漫,覺得自己應該要多看一些文學書,找回一些創造性的可能。
從去年底,就開始讓電子書、圖書館借的實體書,圍繞在生活中。
午休時的看劇配飯,也反樸歸真的變成看書配飯。
文學類的書,跟工具書不同。也許不用說得非常合邏輯,但要能表達到讓人感受到意境、氣氛。
對於親人的離開,也許我會說往生、死了、走了,但他們是說逝去、凋零。
開始,是一場誤會
想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我以為我學生時很喜歡的書《傷心咖啡店之歌》,是朱天心寫的,結果,其實是朱少麟。
《傷心咖啡店之歌》建構的場景,曾經是我的夢想,一間咖啡廳,讓進來店裡的人可以感到溫暖、放鬆,隨時跟著老闆訴說著他們的心靈世界,而老闆也隨時化身為觀察者,觀察著店裡的每一位客人…。
這個場景,是夢想,背後是不計成本的夢幻。
但這個夢,一直植在我心裡並在人生中用不同的型式發酵。
雖然是誤會,但進到電影院裡觀賞後,仍帶給我心靈一些悸動與反思。
記錄片裡主角中的文學世家,令人羨慕。
但由於父母投入文學與創作的義無反顧,是否造就孩子們心裡覺得不受重視。
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文學姐妹的身上,我仍看到許多重視師長的教誨、感恩父母的給予這些珍貴的情感存在。我相信,這是那個年代很值得留下的美好。
電影結束後,一直讓我心心念念的是那個時代、用心交流的年代,對象的真實,與專注於自己真正所愛、奮不顧身的勇氣。
也許,在這個時代,也是有類似的交流讓我來一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