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我寫故我在】文字依存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談「寫作」這事之前,我想先引述一段話:
「評論」是一個必須不斷平衡主觀與客觀條件的過程——正因為沒有所謂真正「客觀」的存在,人們才更需要透過一段較長的文字,在一個範疇/框架或空間中表述自己的主觀經驗,讓這樣的經驗存在一種被實踐、重述、應用或是再操作的可能。
這段話源自於台灣推理犯罪研究者洪敘銘老師,自身對於「文學評論」的定義。我在加入方格子前,寫作取向從純然的小說創作,推進到閱讀心得。分享閱讀心得可以是抒發心情,也可以視為一種寫作練習。一開始我並未意識到自己所撰寫的閱讀心得,究竟是屬於「心得」還是「書評」。在閱讀了洪敘銘老師的評論後,突然開始在意並思索兩者的差異性,以及自己所寫的文章究竟該歸類何處。
按照洪敘銘老師的觀點,我歸納出一個簡明的二分法——「心得」是全然主觀的表現,「書評」則是八成的客觀加上兩成的主觀。至於我的文章,我認為是遊走於兩者之間的模糊地帶,原因在於我的主觀意識雖強,但在書寫的過程中卻會無意識地不斷抽離自我。因此,我寫出來的作品看似主觀,但閱讀時卻不夠顯現出我的「自我」;說是理性,但處處又有「我」的觀點存在的痕跡。這樣的矛盾,我不曉得對讀者來說是否具有魅力,但它確實建構出屬於我的「寫作」。
接著進入正題,「寫作」對於我而言,是一種救贖。如同中世紀歐洲的虔誠信徒購買贖罪券,懇求上天寬恕赦免自己無意之中所犯下的罪過,我將寫作視為一種贖罪的行為。至於我犯了什麼罪過呢?我想是「活著」這件事。不是我的思想灰暗,只是覺得每個人生來必定有專屬於他的使命,而天生體力就差人一等的我,自然無法貢獻身體勞力。這樣的我究竟背負著何種使命呢?事實上我仍在摸索。唯一清楚明白的是,活在文明社會且並非文盲的自己,所能為大眾做出的小小貢獻,就是運用自身淺薄的學識以及熟悉的語文,將其用心編織融合,化作一篇能讓讀者愉悅、感動或是產生共鳴的文章,在這個廣大的世界中留下微小的足跡。
也許我提筆的動機是為了自我滿足吧!但「我寫故我在」這句標語誠然道出我的心聲,能夠用文字證明自己曾經活在這個世界,是件美好且令人悸動的事。身為文字依存症的患者,我已無法與文字分割,全身的細胞、血液全刻滿了文字的痕跡。即使化作篇幅吐出,下一刻吸進的氣息仍會自動轉換成文字,繼續留存在我的體內。「持續寫作」成為唯一的生存目標,我想這樣的症狀將會持續到我無法思考、動筆為止。
依存文字而活的我,注定要與文字共生、共存、共榮、共亡。然而我知道文字終將長生不死,我——亦得永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157內容數
各類書籍的正式版&試閱版的閱讀心得(書評) 正式版閱讀心得(推理小說/懸疑小說/文學小說/動漫/圖文繪本/醫療保健/心理勵志) 試讀心得目前以小說為主。心得內容同步發佈於個人部落格「于翎典藏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于翎推好書 的其他內容
乖巧聽話的孩子向來是父母親們的最理想的範本,身兼多重身份的父母,雖然不想疏於教育孩子,但現實生活的種種考驗,總是讓父母們分身乏術。因此,倘若自家孩子的個性屬於聽話乖巧又貼心,父母親自然樂得輕鬆。然而,這樣的乖乖牌經常因為過於順從大人的旨意,而逐漸喪失保護自己的基本生存能力。
延遲一年舉辦的「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喧囂中落幕,這次的東奧隨著柔道、桌球混打、羽球雙打相繼突破重圍一舉奪牌,而在台灣正式掀起觀賽熱潮。其中,早已登上世界球后寶座的戴資穎選手的金牌戰最受矚目。
從上一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日本文學小說《流浪的月》的前段,更紗很早就察覺到她和同居男友亮的交往關係並非建立在愛情之上。那麼亮呢?他認為自己和更紗確實是因為愛情而結合嗎?事實上,從小說的後段就可以清楚知道,其實打從一開始,亮明白自己追求更紗並進展至交往、同居關係,全部都不是因為愛情。
愛情的面貌雖然有千百種,但愛情是否存在,位在關係中的兩人是可以清楚的感覺到的。然而,有些情侶之間的關係總是模模糊糊的,無論外界是否霧裡看花,處於關係之中的當事人或敏銳察覺、或自欺欺人,不安的種子早已埋在心底、生根發芽。
乖巧聽話的孩子向來是父母親們的最理想的範本,身兼多重身份的父母,雖然不想疏於教育孩子,但現實生活的種種考驗,總是讓父母們分身乏術。因此,倘若自家孩子的個性屬於聽話乖巧又貼心,父母親自然樂得輕鬆。然而,這樣的乖乖牌經常因為過於順從大人的旨意,而逐漸喪失保護自己的基本生存能力。
延遲一年舉辦的「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喧囂中落幕,這次的東奧隨著柔道、桌球混打、羽球雙打相繼突破重圍一舉奪牌,而在台灣正式掀起觀賽熱潮。其中,早已登上世界球后寶座的戴資穎選手的金牌戰最受矚目。
從上一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日本文學小說《流浪的月》的前段,更紗很早就察覺到她和同居男友亮的交往關係並非建立在愛情之上。那麼亮呢?他認為自己和更紗確實是因為愛情而結合嗎?事實上,從小說的後段就可以清楚知道,其實打從一開始,亮明白自己追求更紗並進展至交往、同居關係,全部都不是因為愛情。
愛情的面貌雖然有千百種,但愛情是否存在,位在關係中的兩人是可以清楚的感覺到的。然而,有些情侶之間的關係總是模模糊糊的,無論外界是否霧裡看花,處於關係之中的當事人或敏銳察覺、或自欺欺人,不安的種子早已埋在心底、生根發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有一種疑問,我雖然總說這是為了我自己抒發與整理而寫,卻也不免在意起有多少人看過我的文章,其中又有多少人按愛心呢? 而在我的文章中,我也默默從抒發自己的角度轉變到了也許可以幫助到人的角度,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些筆記,但,那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開始的舒暢。 會開始寫這篇是因為老師在講述王國維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