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如果減薪,能夠讓你在工作中換得更多的快樂與幸福感,你願意嗎? 根據美國Wrike專案管理公司所公佈一項針對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1000名工人所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和英國分別有58%和54%的上班族已經透過減薪,換取能夠讓自己感到更快樂的工作模式,另外全球有將近4/10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這樣的交換條件。
長期以來,台灣職場的勞動環境與薪資結構,一直處於一種對立失衡的狀態,超時且高壓的工作,換來的卻是低薪資與低調薪率的結果。
根據國際勞動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勞工2018年全年總工時為2033小時,在全球受調查的40個主要國家中高居第四名,僅次於新加坡(2,330小時)、墨西哥(2,148小時)及哥斯大黎加(2,121小時)。至於薪資結構部分,從國際企業人力諮詢機構Wilis Towers Watson最新公布「2020整體薪酬調查趨勢」資料中可看見台灣在薪資結構中兩項嚴重的扭曲與落後,一、台灣的固定薪資占全薪比例的67%,在亞太15國中排名第十,落後越南的84%;二、台灣的調薪幅度平均落在3%~4%之間,遠低於中國大陸的8%~10%,甚至更低於越南的9.5%。
減薪,真的會讓你更快樂嗎?
其實,在Wrike專案管理公司所做的「Employee happiness : More important than pay?」調查中,對於「員工快樂」的定義,基本上是針對一群已經具有相當程度薪資水平的歐美企業員工所做的特定調查。
因此,在企圖改變以下五項有關職場工作情境,提升員工快樂幸福感的前提下,薪資成為了一種可供調節的選項。
1.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2.獲取組織的信任。
3.增加授權和角色扮演。
4.增進同事間的關係。
5.互動、反饋以及認可、成長。
由於民族性與企業文化的不同,如果說,歐美企業文化所創出來的員工是一群快樂的蟋蟀,那麼台灣的上班族肯定是另一群辛苦工作的螞蟻。從各項調查數據顯示,台灣的薪資遠低於國際水平,但台灣的上班族卻能夠(不得不)在這種低薪結構裡苦中作樂。
基於全球化的產業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採取全球佈局,全球取才的經營策略,相對的「求才、搶人」的戰火勢必越燒越旺。外商企業一向重視「能力與職務間的對價關係」,對於足以勝任該職位的人才,絕對給予足夠的薪資價位,一方面是基於企業制度,另一方面更是為了吸引人才。
因此基本上外資企業的固定薪資都有相當程度的保障,再加上績效分紅,整體的薪資結構是相當誘人的。然而,台灣的企業長久以來習慣以「低底薪,高獎金」的制度用人,固定薪資與調薪幅度均遠低於國際水平,如今竟然連部分東南亞的國家都不如,若繼續以如此扭曲的敘薪結構用人,在面對全球搶奪人才的大戰中,勢必將大幅流失人才,尚失競爭力。
台灣指標企業台積電,便應已窺見此番全球搶奪人才的現象,因此於2020年11月祭出了將台灣員工的「變動薪酬改為固定薪資,再加上既定的年度調薪」策略,為的就是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重建台積電的人才競爭力。
相信,誰都想做一隻既快樂且又不虞溫飽的蟋蟀,但在台灣,除了個人的條件與努力之外,尚待企業能夠意識到「人才與價值的對價關係」,調整長期以來扭曲且不符國際水平趨勢的薪資結構,爲台灣的人才與自己的企業共創更高的價值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