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幕後-製片組故事紀錄 |技術勘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8月20號左右我開始進入《機器之血》製片組上班,這個時候離開拍日大約三個星期左右。早上10:30分我準時抵達仁愛圓環附近的劇組籌備辦公室,辦公室位在一棟住商混合型的舊華廈大樓,其中一層樓的一戶約45坪大小的一般住家當作劇組辦公室使用。「前一晚大家都工作到半夜,他們今天不會那麼早進來唷。」辦公室裡的一個妹妹對我說。我到的時候只有三三兩兩的製片組人員(這次的製片組我幾乎沒有認識的人,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妹妹先跟我要了信箱地址把我加入劇組的「Google drive」雲端硬碟裡(通常這是每個工作人員進組第一天的第一件事-我先把你加進雲端歐~),同時我的主管打電話給我說晚一點到,要我先自己上雲端資料夾看劇本跟看已經確定的場景照片去瞭解拍攝期間大概的情況。
在一個車水馬龍的下班尖峰時間,一輛車正快速行駛在車陣中,車上男子發現前方變成紅燈,情急之下將車開進一旁建築大樓的地下停車場,從另外一邊將車子開出去順利離開車陣。」
這是我記憶中劇本的開場描述,重點是這個開場是用畫的,一共畫了好幾頁的分鏡,根本像是在看漫畫一樣,我從來沒有見過有劇組這樣畫分鏡腳本,當時心想這是不是就是「好萊塢」等級的製作方式?(但是中間也有一大段是文字敘述)。接近中午辦公室裡的人越來越多了,每個人都各自忙著,不久後我的主管也出現了。通常上班(進組)的第一天無法做太多事,那天主管要我先熟悉劇本內容跟拍攝場景,第一天我就在同一個位子上坐到晚餐時間結束工作下班。
技術勘景:
電影在開拍前除了各組各自的準備工作進行之外,通常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技術勘景」,國際協拍的案子尤其重要。在我進組工作的這個時候應該還有大約70%的工作人正陸續從澳洲移動來台灣,也就是說現在決定好的拍攝場景可能除了導演、攝影師、美術指導這種核心的主創人員外,大部份的人都還沒有去過未來的拍攝現場,還沒有確認好每個現場的需求跟細節。
案例分享:
曾經拍攝一部都會、浪漫、愛情故事,其中一場戲是男主角送女主角回家,兩人在女生家一樓大門前開始互相有了好感,但欲言又止,總之就是浪漫、曖昧的開端場次。依直覺來想應該頂多是個浪漫的燈光要比較多的場次,結果在「技術勘景」後大師們開出來的協調需求變成:需要申請那個區域的封街,拜訪整條街會被影響的居民,跟大樓借屋頂架設重型軌道跟大型搖臂,在兩棟大樓屋頂上橫架鐵框垂掛黑布遮光,瞬間從本來的30分難度變成90分複雜。《初戀慢半拍》即將上映。
我進組兩天後就是「技術勘景」,這是我遇過最龐大的一次技術勘景規模,一共分別搭乘五輛「20人座中型巴士」出發。列入勘景搭車名單上的共有50人,另外再加上其他自行安排交通前往不在名單內的工作人員加總起來最多人時可能將近60~70人。台灣通常一部電影的總工作人員數會落在70至90人左右,有大場面時會另外增加支援人力,開拍前的技術勘景頂多15~20人。但是《機器之血》除了常見的組別外還有比較少見的武術、飛車、爆砲、鋼絲、特效,甚至澳洲保險公司的跟拍專員以及台灣翻譯人員,所以在技術勘景的時候就有將近一個台灣電影組的人數一起行動。在拍攝期間的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演員以及司機們每天的人數大約是180人~200人,每天的交通安排會有將近50~60輛九人座、器材廂型車跟3.5噸器材卡車一起在每個拍攝現場進出。
待續~
謝謝您看到這裡,我從事影像幕後工作十八年,四十三歲這年第一天開始一週一篇的紀錄分享這些年的幕後故事,原則上每週一晚上發表一篇新文章(偶而工作無法負擔時會不定時延後),如果您喜歡我的故事,請您按個讚或者小額贊助我甚至是每月30元的月訂都行,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謝謝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9會員
102內容數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這座城市生活了43年,同時也是一名18年資歷的電影幕後工作者,經歷過網路崛起,也見識過電音狂潮,這裡同時記錄我的電影幕後以及我的台北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80到1990年之間長大的小孩甚至大人們應該都對「舊」港片不陌生,舉凡:《賭神》、《賭俠》、《上海灘賭聖》、《五福星》、《A計畫》、《警察故事》、《英雄本色》、《逃學威龍》、《廟街十二少》,大家應該可以在心裡自動接下去同年代很多其他的電影。
我決定直球回覆:「如果不同意我可能就要被開除了,那天有十幾個大牌演員要過去。」 大主管:「你要有心理準備。」 我:「我不知道我哪裡做錯了。」 大主管:「你沒錯,但是你要有心理準備長官不同意,我只能盡力協助,但是無法做任何決定。」 我:「好的,拜託你們了,現在只剩下10天,我們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
屍體被發現的地方要在沒有人煙、四周被包覆起來的山區,這樣比較有隱密感,像是爬山的人才會走的路線。第一次場景聚焦會議中導演對「蘇媽媽」屍體被發現的山區想像。
“晚上 19:30” 「走吧!」李催促的說了一聲,抽下最後一口煙後,我們選了一間門外貼著幾張小姐照片叫做「Excellent」的店進去了。
告別了阿嬤我繼續往下開,回到原先那條公路上後才有比較穩定的訊號,用 Google map 確認那塊地的所在里,然後在當地區公所網站上找到里長資訊,里長就在我剛剛下來的那條路上的另外一端,我回到斜得不像話的路,十分鐘後我抵達里長家。
1989年的總統是「李登輝」、副總統從缺,是還有省政府的時候,「誠品書店」一月正式成立,「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自焚事件,「6/4天安門」事件,以及準備攻破萬點的股市行情。雖然我活過那個時代,但畢竟當時也只是個國中生,能夠關注的事情都是潮流事物,像是那時候開始不久的嘻哈音樂、滑板還有搖滾樂。
1980到1990年之間長大的小孩甚至大人們應該都對「舊」港片不陌生,舉凡:《賭神》、《賭俠》、《上海灘賭聖》、《五福星》、《A計畫》、《警察故事》、《英雄本色》、《逃學威龍》、《廟街十二少》,大家應該可以在心裡自動接下去同年代很多其他的電影。
我決定直球回覆:「如果不同意我可能就要被開除了,那天有十幾個大牌演員要過去。」 大主管:「你要有心理準備。」 我:「我不知道我哪裡做錯了。」 大主管:「你沒錯,但是你要有心理準備長官不同意,我只能盡力協助,但是無法做任何決定。」 我:「好的,拜託你們了,現在只剩下10天,我們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
屍體被發現的地方要在沒有人煙、四周被包覆起來的山區,這樣比較有隱密感,像是爬山的人才會走的路線。第一次場景聚焦會議中導演對「蘇媽媽」屍體被發現的山區想像。
“晚上 19:30” 「走吧!」李催促的說了一聲,抽下最後一口煙後,我們選了一間門外貼著幾張小姐照片叫做「Excellent」的店進去了。
告別了阿嬤我繼續往下開,回到原先那條公路上後才有比較穩定的訊號,用 Google map 確認那塊地的所在里,然後在當地區公所網站上找到里長資訊,里長就在我剛剛下來的那條路上的另外一端,我回到斜得不像話的路,十分鐘後我抵達里長家。
1989年的總統是「李登輝」、副總統從缺,是還有省政府的時候,「誠品書店」一月正式成立,「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自焚事件,「6/4天安門」事件,以及準備攻破萬點的股市行情。雖然我活過那個時代,但畢竟當時也只是個國中生,能夠關注的事情都是潮流事物,像是那時候開始不久的嘻哈音樂、滑板還有搖滾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次要分享的故事時間線跨越了數年, 一開始的時間點跟上一集差不多是同一時段的事,白癡阿隆在電影院施工的時候,我在另一處工程案工作。
Thumbnail
在公司我們都常常說著一些嗯~無聊的話,像是之前寫的「一大早就開車沒問題嗎?」 又或者會說很多芭樂劇、八點檔、狗血劇那種話,嗯通常都是我先開頭的,像是這次: 我走進小間儀器室裡。 我:「我剛剛走出去將近5分鐘才回來,你們一定想我了對嗎?」我用著可憐兮兮的聲音說著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以乾淨的線條與精準俐落的敘事,描繪著關於孤獨與相伴的現代城市物語,全程無對白的演出,彰顯了角色間的真摯交流,刻意抽掉不加以描述的關係定義,也營造了更為純粹的感動,貫穿全片的知名金曲《September》為電影定調了鮮明的色彩,伴隨我們穿梭於葉隙流光,也挾帶思念看著回憶的泡影......
Thumbnail
我的高中好友:老蕭,在這連續兩週的週六都把我挖出門去台中,玩劇本殺,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玩劇本殺。 為了避免有人跟我一樣,是對劇本殺完全沒經驗的菜鳥,在這邊簡單介紹一下: 劇本殺 通常會有一位主持人(工作人員),負責維持故事劇情的進行,同時扮演故事中的配角推進大家進行故事。 而參加者則各自扮演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以乾淨的線條與精準俐落的敘事,描繪著關於孤獨與相伴的現代城市物語,全程無對白的演出,彰顯了角色間的真摯交流,刻意抽掉不加以描述的關係定義,也營造了更為純粹的感動,貫穿全片的知名金曲《September》為電影定調了鮮明的色彩,伴隨我們穿梭於葉隙流光......
  前面淺談完了角色,這邊就來說說「場景」,也可以說是「環境」。   下一篇則是場景與鏡頭的最後:「特寫」。因與場景息息相關,因此如此先後。   為避免與分鏡重疊,所以這邊不會說太多,只會分享下手方向而已:D   ※再次聲明:以下提及的「畫面」、「鏡頭」等,都是將文字想像成「眼睛可見的實際演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內有性愛描述,未滿十八歲及對情色描述反感者慎入。) 楔子 千駿工業內湖廠三樓的產線機械忙碌地運轉著,不時傳出規律而嘈雜的金屬器械撞擊聲。身著工作服、頭戴工作帽的作業人員在各個工作站進進出出,一位身著淡黃工作服色,略有年紀的女性管理人員手上拿著紀錄表正跟在幾位白色工作服色的人員後方,不時傾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家好,我們是《茶色Tearotic》,來自台灣的成人片團隊,希望能用呈現以可愛、安心、簡單、溫馨的形象,將生活日常的幻想轉變為精緻有趣的內容,我們的觀眾一直都很好奇在台灣的AV產業狀況,我們一系列的【色色解密】就會跟大家從無到有實際來走一遍,一起來開箱AV產業的狀況,本篇要來開箱AV導演的工作!
Thumbnail
故事一、電機啟蒙的師傅 在國中畢業後,那一年我16歲,因為書讀得不好,而進入夜間部就讀,選擇的科系是電工系。 因為讀夜間部,所以白天沒有工作也怪怪的,故在父親的朋友介紹之下,進入電機公司工作。 這電機公司是製作射出成形機的配電,比較專業的名詞是【工業配線】、【PLC可程式控制器】、【單晶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次要分享的故事時間線跨越了數年, 一開始的時間點跟上一集差不多是同一時段的事,白癡阿隆在電影院施工的時候,我在另一處工程案工作。
Thumbnail
在公司我們都常常說著一些嗯~無聊的話,像是之前寫的「一大早就開車沒問題嗎?」 又或者會說很多芭樂劇、八點檔、狗血劇那種話,嗯通常都是我先開頭的,像是這次: 我走進小間儀器室裡。 我:「我剛剛走出去將近5分鐘才回來,你們一定想我了對嗎?」我用著可憐兮兮的聲音說著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以乾淨的線條與精準俐落的敘事,描繪著關於孤獨與相伴的現代城市物語,全程無對白的演出,彰顯了角色間的真摯交流,刻意抽掉不加以描述的關係定義,也營造了更為純粹的感動,貫穿全片的知名金曲《September》為電影定調了鮮明的色彩,伴隨我們穿梭於葉隙流光,也挾帶思念看著回憶的泡影......
Thumbnail
我的高中好友:老蕭,在這連續兩週的週六都把我挖出門去台中,玩劇本殺,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玩劇本殺。 為了避免有人跟我一樣,是對劇本殺完全沒經驗的菜鳥,在這邊簡單介紹一下: 劇本殺 通常會有一位主持人(工作人員),負責維持故事劇情的進行,同時扮演故事中的配角推進大家進行故事。 而參加者則各自扮演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以乾淨的線條與精準俐落的敘事,描繪著關於孤獨與相伴的現代城市物語,全程無對白的演出,彰顯了角色間的真摯交流,刻意抽掉不加以描述的關係定義,也營造了更為純粹的感動,貫穿全片的知名金曲《September》為電影定調了鮮明的色彩,伴隨我們穿梭於葉隙流光......
  前面淺談完了角色,這邊就來說說「場景」,也可以說是「環境」。   下一篇則是場景與鏡頭的最後:「特寫」。因與場景息息相關,因此如此先後。   為避免與分鏡重疊,所以這邊不會說太多,只會分享下手方向而已:D   ※再次聲明:以下提及的「畫面」、「鏡頭」等,都是將文字想像成「眼睛可見的實際演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內有性愛描述,未滿十八歲及對情色描述反感者慎入。) 楔子 千駿工業內湖廠三樓的產線機械忙碌地運轉著,不時傳出規律而嘈雜的金屬器械撞擊聲。身著工作服、頭戴工作帽的作業人員在各個工作站進進出出,一位身著淡黃工作服色,略有年紀的女性管理人員手上拿著紀錄表正跟在幾位白色工作服色的人員後方,不時傾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家好,我們是《茶色Tearotic》,來自台灣的成人片團隊,希望能用呈現以可愛、安心、簡單、溫馨的形象,將生活日常的幻想轉變為精緻有趣的內容,我們的觀眾一直都很好奇在台灣的AV產業狀況,我們一系列的【色色解密】就會跟大家從無到有實際來走一遍,一起來開箱AV產業的狀況,本篇要來開箱AV導演的工作!
Thumbnail
故事一、電機啟蒙的師傅 在國中畢業後,那一年我16歲,因為書讀得不好,而進入夜間部就讀,選擇的科系是電工系。 因為讀夜間部,所以白天沒有工作也怪怪的,故在父親的朋友介紹之下,進入電機公司工作。 這電機公司是製作射出成形機的配電,比較專業的名詞是【工業配線】、【PLC可程式控制器】、【單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