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麻坡小旅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行管令期間不便跨州跨縣任意出遊,大家只能遙想懷念過去的旅遊經驗。我雖是居家動物,向來不熱衷旅遊,但仍偶有出遊。距離馬六甲不遠的麻坡,我們分別去過幾次。如今待在家裏悶久了,也忍不住回味幾次的麻坡小旅行。
某日傍晚,友人一時興起,邀請我們去麻坡走一走。記得到貪吃街吃點東西,或許是品味固著,我覺得貪吃街的食物口味不錯,惟馬六甲的小吃未必遜色。隨意逛逛,路過中化中學,嗯,黃明志的母校。倒是遼闊麻河美麗可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大水溝似的馬六甲河有意思多了。
家人開車技術不佳,對麻坡道路又陌生,加上老爺車不便遠行,後來我們乾脆搭巴士去麻坡散心。他本來就喜歡逛書店,剛巧麻坡某書店特價,開心地買了幾本書。又發現另一家書店販售盜版書。比如時報成了報時,連帶出版社標誌的三葉,亦上下反轉。九歌出版社,變成歌歌出版社,田麥當然便是麥田等等,我們覺得相當有趣。但這些文藝氣氛濃厚的盜版書,在本地真有銷路嗎?曾在馬六甲發現盜版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當下有點驚訝,這本新式經濟學,在本地暢銷到足以出現盜版嗎?說不定本地中文讀者,求知欲比想象中更爲旺盛。不過,盜版書最常見的其實是倪匡、亦舒、九把刀等暢銷作家的作品,歌歌、田麥等並不多見。惟據說從來沒見過盜版詩集,可見詩集銷路慘澹,詩人曲高和寡,不易覓得知音。然而我們近來沒去麻坡,不知那家盜版書店是否仍持續營業。
盜版當然不對。倘若放任盜版橫行,對原創者的權益缺乏保障,那誰還願意努力創新?版權保障是鼓勵人們勇於創新,進而促進國家社會進步,所以還請大家持續支援正版。惟我對本地早期的盜版略爲寬容,畢竟在昔日不寬裕的年代,盜版書籍確實有助知識流通,後人無須一味撻伐。不過如今實體書罕見盜版,倒是電子書仍有不少盜版,堅持正版仍在進行中。
麻坡有家伊斯蘭文化的書店,我們好奇也入內瞧瞧。這麽說吧,雖知伊斯蘭教深入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但看到一堆書籍談論穆斯林在食衣住行的種種規範,當下深刻體會那是另一種文化情境。面對不熟悉的文化,我們應嚴正審慎,以免徒增不必要的誤會。
日本網友難得來馬六甲玩,表示想順道去麻坡。網友相當欣賞黃明志,當然帶他去看看中化中學,可惜我們當時對黃明志沒什麽感覺,讓他略爲失望。黃明志後來發展的不錯,這位日本粉絲或許仍在遠方默默支援。
在麻坡幾個會館,看見于右任題字,于右任在南洋的題款爲數不少。某會館轉型爲民間接待中心,介紹麻坡幾個旅遊路線,兼及美食、文化、神廟等等,足見主事者用心。這些麻坡人確實熱愛家鄉,主動向外人推薦麻坡的美好,年輕人愛鄉愛土的熱情,讓麻坡更爲迷人。
麻坡街上一間1940年代的老屋,窗花、地磚等等裝飾一應俱全,甚至比馬六甲的荷蘭街老屋更完整,相當少見。站在門口好象霎時回到峇峇娘惹的年代。倒是某家神廟,門前的石獅子左右都含珠,我不禁有點感歎。照理說,右獅爲公獅,含珠,左獅爲母獅,不含珠,身邊帶著一隻幼獅。可是神廟如今已不講究昔日的傳統了。
麻坡是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小鎮,閒逛頗有情致。馬六甲老街相較之下,銅臭味濃厚許多,走著走著缺乏細緻感受,這是比較可惜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3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友人詢問最近讀什麽書。我通常亂讀,並沒有系統、完整的閱讀規劃。通常是家裏有什麽書就讀什麽,或圖書館借到什麽讀什麽。 隨意閱讀不易建立完整的知識、思想架構,未必是良好的閱讀方式。然而我這個中年書蟲,閒來讀讀幾本書,主要是樂趣。既然今生今世無意立功立言,也就不必計較閱讀方式是否合宜適當了。
之前,收到娘家從台灣寄來的包裹。裡面多大多是本地買不到的零食。離家多時,我有點懷念小時候吃過的滋味,於是媽媽、妹妹採購一些零食,飄洋過海寄來讓我回味,感謝娘家對遠嫁女兒的溫情。 儘管國際疫情稍緩,可是或須一段時間,我才方便返台探親。在南洋吃著娘家遠道寄來的零食,多少有些撫慰。
位於台北植物園旁的歷史博物館,門庭冷落,比起已成鬧哄哄巴剎的故宮博物院,逛起來舒服多了。史博館勝在門票便宜,成人新台幣三十元,還不到馬幣三元。若於七、八月造訪,植物園的荷花池盛放,秀麗不可方物,史博館三樓恰巧俯瞰荷花池,遊客還可順便賞荷。
日前,在某網路閱讀社團與網友閒聊,說著說著突然想起臺北的水準書局。臺北的愛書人未必全都喜歡或去過水準書局,但無不如雷貫耳。倘若愛書人沒聽過水準書局、大福杯杯(老闆暱稱),若非買書資歷淺,就是孤僻沒朋友。
幾年前逛書店,家人表示想買《走一條與世界不合拍的道路》。我隨手翻翻,深受首篇人物羅桑.倫巴的故事吸引,那就買回家慢慢閱讀。 被踢報造假,羅桑.倫巴坦承從未去過西藏,說法變成他因故與一位西藏老喇嘛靈魂交換,以致承襲了喇嘛的智慧。這下大家沒話說了吧?誰能證實靈魂交換的真假?往後羅桑.倫巴持續出版著作。
疫情爆發之前,我們常至附近的圖書館借書。由於限期必須歸還,至圖書館借書,是逼迫自己閱讀的方式之一。我一向喜歡圖書館,若說因婚姻自臺灣至馬來西亞長住有什麽遺憾,本地圖書館太少倒是其中之一。
友人詢問最近讀什麽書。我通常亂讀,並沒有系統、完整的閱讀規劃。通常是家裏有什麽書就讀什麽,或圖書館借到什麽讀什麽。 隨意閱讀不易建立完整的知識、思想架構,未必是良好的閱讀方式。然而我這個中年書蟲,閒來讀讀幾本書,主要是樂趣。既然今生今世無意立功立言,也就不必計較閱讀方式是否合宜適當了。
之前,收到娘家從台灣寄來的包裹。裡面多大多是本地買不到的零食。離家多時,我有點懷念小時候吃過的滋味,於是媽媽、妹妹採購一些零食,飄洋過海寄來讓我回味,感謝娘家對遠嫁女兒的溫情。 儘管國際疫情稍緩,可是或須一段時間,我才方便返台探親。在南洋吃著娘家遠道寄來的零食,多少有些撫慰。
位於台北植物園旁的歷史博物館,門庭冷落,比起已成鬧哄哄巴剎的故宮博物院,逛起來舒服多了。史博館勝在門票便宜,成人新台幣三十元,還不到馬幣三元。若於七、八月造訪,植物園的荷花池盛放,秀麗不可方物,史博館三樓恰巧俯瞰荷花池,遊客還可順便賞荷。
日前,在某網路閱讀社團與網友閒聊,說著說著突然想起臺北的水準書局。臺北的愛書人未必全都喜歡或去過水準書局,但無不如雷貫耳。倘若愛書人沒聽過水準書局、大福杯杯(老闆暱稱),若非買書資歷淺,就是孤僻沒朋友。
幾年前逛書店,家人表示想買《走一條與世界不合拍的道路》。我隨手翻翻,深受首篇人物羅桑.倫巴的故事吸引,那就買回家慢慢閱讀。 被踢報造假,羅桑.倫巴坦承從未去過西藏,說法變成他因故與一位西藏老喇嘛靈魂交換,以致承襲了喇嘛的智慧。這下大家沒話說了吧?誰能證實靈魂交換的真假?往後羅桑.倫巴持續出版著作。
疫情爆發之前,我們常至附近的圖書館借書。由於限期必須歸還,至圖書館借書,是逼迫自己閱讀的方式之一。我一向喜歡圖書館,若說因婚姻自臺灣至馬來西亞長住有什麽遺憾,本地圖書館太少倒是其中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Melaka,馬六甲,台灣又常譯作麻六甲,非常值得一去的古城。臨時決定加訂住宿來個兩天一夜遊。
眷村是臺灣特別的歷史記憶,對眷村的回憶隨著時代推進而慢慢淡化。這篇文章描述了造訪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眷村的故事,融合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眷村的深情記憶。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Thumbnail
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我都會想找找附近有無獨立書店。書店之於我,就像現代年輕人愛喝手搖飲,總是習慣地親近消費一下,彷彿打卡景點般意義的存在,這已是一種多年習慣。苗栗一直是我除了露營外,向來很少造訪的鄉鎮,濃濃客家風情的氣味,讓我有出遊的感覺,藉此認識地方民俗文化,不枉到此一遊蜻蜓點水的路過。
Thumbnail
這不是旅遊景點,很少人來這裡,特別是清晨時分更是安靜得可以,旅遊簡介說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一整排街道都是商店,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小徑上去就是831,官兵解決慾望之所,再過去的中正堂是電影院,在沒有電腦電視的時代,更是最高的增加文明之處,一解一增,梅石豈有不榮之理。 而今門關了窗閉了,成為很少人住的民
Thumbnail
遲遲沒有開文,因為想查查梧棲老街的建築歷史,結果一查,查到百年廟宇傳承,查到第一個日式古蹟民宿在梧棲,活化古蹟經驗更新昔日海港風光,原來大年初二的塞車,自由順心走入一個跨時代的古蹟建築之旅。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Melaka,馬六甲,台灣又常譯作麻六甲,非常值得一去的古城。臨時決定加訂住宿來個兩天一夜遊。
眷村是臺灣特別的歷史記憶,對眷村的回憶隨著時代推進而慢慢淡化。這篇文章描述了造訪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眷村的故事,融合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眷村的深情記憶。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Thumbnail
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我都會想找找附近有無獨立書店。書店之於我,就像現代年輕人愛喝手搖飲,總是習慣地親近消費一下,彷彿打卡景點般意義的存在,這已是一種多年習慣。苗栗一直是我除了露營外,向來很少造訪的鄉鎮,濃濃客家風情的氣味,讓我有出遊的感覺,藉此認識地方民俗文化,不枉到此一遊蜻蜓點水的路過。
Thumbnail
這不是旅遊景點,很少人來這裡,特別是清晨時分更是安靜得可以,旅遊簡介說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一整排街道都是商店,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小徑上去就是831,官兵解決慾望之所,再過去的中正堂是電影院,在沒有電腦電視的時代,更是最高的增加文明之處,一解一增,梅石豈有不榮之理。 而今門關了窗閉了,成為很少人住的民
Thumbnail
遲遲沒有開文,因為想查查梧棲老街的建築歷史,結果一查,查到百年廟宇傳承,查到第一個日式古蹟民宿在梧棲,活化古蹟經驗更新昔日海港風光,原來大年初二的塞車,自由順心走入一個跨時代的古蹟建築之旅。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