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就歇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老了,就歇下(象山慶2022.5.24)

有人說:「自從人類發明手機之後,好像什麼都不想要了,禮樂射御書數全都敗下陣來。……似乎什麼都顧不了,能不缺水、不停電,就阿彌陀佛了。」[1]

這樣的慨嘆,在3、4年級生,或頗有同感同戚,及少許憤世,但情緒過了,也只能低吟一句「天涼好個秋」,然後,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若聽在當紅的Z世代α世代 (兒孫輩)耳裡,或許不解、乃至無感,總之是漠然……..。時代往前「超跑」,文化不再「實體」,習慣於悠閒散步或慢騎腳踏車的「戰後嬰兒潮」,要跟上,很累;不跟上,很嘔,…….但,這些都是我們的過度反應與顧影自憐,與現實上的時代、文化無關,何況,社會「進化」的過程與轉變,有我們每個人的參與、造作,是眾生的共業,世代差異也是果報之一。或許有另一種生活型態,可淡化這些感受,「人間如客旅,極樂是故鄉」,從年輕就不很在乎世間的價值與成就,只想早些退休,找個鄉下的小廟,與村民坐在榕樹下,拉二胡,唱小曲,或為人解籤詩,講故事,慣看風月,將已經不屬於我們的時代與責任,輕輕地放下、默默的讓開,讓衰老的身心逐漸淡出,成為模糊的背景,終於完全隱沒…….;在一個不惹眼、不礙人的角落,過著無枷無鎖、信佛念佛,渺小而清涼的餘生,能這樣,可真是「南無阿彌陀佛」。

[1]隱地<看書人都去哪兒了>【人間福報2022.05.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3會員
334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01
有人說:「做幾件可驚可喜之事,交幾個有情有義的人」。今天愚人節,我說: 可驚可喜之事,一件就夠了:同一念佛無別道 有情有義的人,您們就是了:遠通法界皆兄弟    我們是愚人,只能念佛往生,的確愚不可及。祖師大德,才學高深,卻懂還愚癡而生極樂;我輩下愚,罪業厚重,只堪守本分而常念佛。聖者「大智若
Thumbnail
2025/04/01
有人說:「做幾件可驚可喜之事,交幾個有情有義的人」。今天愚人節,我說: 可驚可喜之事,一件就夠了:同一念佛無別道 有情有義的人,您們就是了:遠通法界皆兄弟    我們是愚人,只能念佛往生,的確愚不可及。祖師大德,才學高深,卻懂還愚癡而生極樂;我輩下愚,罪業厚重,只堪守本分而常念佛。聖者「大智若
Thumbnail
2025/03/26
霧中思    火車進入泰安、勝興間的山區,突然飛霧濱漫,蔽野盈空,那片無止無盡的白茫茫,淹沒了天地萬物都。從車窗看出去,分不出遠近。如一堵環罩雙眼的粉牆,縱然搖頭怒目,也閃不開,透不過。是清明四月的節氣,我在回家掃墓的路上,心情肅穆,而這白茫的粉牆,卻移動若飛,風從那裡來?霧又從何處起?只是這般的
Thumbnail
2025/03/26
霧中思    火車進入泰安、勝興間的山區,突然飛霧濱漫,蔽野盈空,那片無止無盡的白茫茫,淹沒了天地萬物都。從車窗看出去,分不出遠近。如一堵環罩雙眼的粉牆,縱然搖頭怒目,也閃不開,透不過。是清明四月的節氣,我在回家掃墓的路上,心情肅穆,而這白茫的粉牆,卻移動若飛,風從那裡來?霧又從何處起?只是這般的
Thumbnail
2025/03/03
思親,就念佛(象山慶25.2.28)         <若想念我時,應稱彌陀佛,我亦住在彼,六字名號中>:若親人因念佛而往生極樂,名號是「因」,往生是「果」,家眷若想念他,也應一樣念佛往生,淨土相聚。     我們都是被彌陀所救,安住在「名號光明」的攝取之中。因此,念佛人以稱念佛名來思念往生的親
Thumbnail
2025/03/03
思親,就念佛(象山慶25.2.28)         <若想念我時,應稱彌陀佛,我亦住在彼,六字名號中>:若親人因念佛而往生極樂,名號是「因」,往生是「果」,家眷若想念他,也應一樣念佛往生,淨土相聚。     我們都是被彌陀所救,安住在「名號光明」的攝取之中。因此,念佛人以稱念佛名來思念往生的親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