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奇美部落採豆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奇美部落有機農地
奇美部落距離瑞穗火車站約30分鐘
下午2時從車站出發 前往部落有機農地
經過九彎十八拐
容易暈車的人記得備藥
抵達山上的有機農地
玉米 毛豆都有
毛豆常吃
卻未曾看過活生生的模樣
部落Ina教導如何採摘毛豆
粒粒飽滿的才能摘下
乾癟的就讓它繼續吸收養分生長
部落Ina親自傳授摘毛豆秘訣
下午3時半開工
原以為是項簡易勞動
未料植株較矮小
蹲著才能仔細一株株翻找
摘下飽滿的毛豆
不到一個小時 腿跟腰要廢了
誰知盤中豆 粒粒皆辛苦
後來終於找到方法
一屁股坐在土溝裡
巡視採收兩側毛豆後
雙手撐地 屁股往前移動即可
只是有時碰到較硬的泥塊
屁股瞬間會有點痛
可以考慮自備薄軟墊
2個半小時 採摘2桶小水桶
以後應該會更進步
採收成果
採著採著
突然田邊傳來熟悉的音樂聲
張惠妹和動力火車渾厚的嗓音不絕於耳
原來部落農民外接一個大喇叭
感覺像在開「田野party」
仰頭看著藍天白雲
俯視身邊的黃土及毛豆群
迎面而來午後陣陣涼風
耳邊則是嘹亮歌聲
這樣的生活感覺不錯
晚間6時許結束勞動
表定是共食大鍋飯
步出田園 映入眼簾的是一長桌的菜
豪華指數五顆星的田野餐桌
感受到農村大哥大姐的盛情款待
突然覺得應該要幫忙再多採幾桶毛豆
讓人都不好意思動筷了
田野餐桌
長桌上擺著農家親自養殖的土雞、
親自狩獵的山產、親自種植的蕗蕎、秋葵等
尤其是白飯 不曉得加了什麼
有種特別的味道 好香噢 忍不住扒了2碗
飯後水果小紅李也讓人停不下口
田野餐桌猶如有機Buffet
以木頭為桌椅 藍天青山為背景
周邊的動植物為食材
稍晚彩霞也來湊一腳
這頓晚餐=無價
色澤動人的晚霞
落日餘暉
晚間啟動「挑豆」作業
大夥齊聚庭院 檢視下午採收的毛豆
講師教導大家篩選標準
一顆顆地檢查有無蟲咬痕跡或者不夠飽滿
沒看錯 是用人工一顆顆檢查
仔細地篩選優劣
羨慕買到奇美毛豆的人們
次級品成為大家的點心 照樣的美味
農村大哥還拿出二瓶家傳蒸餾酒
看著大家說有多順口、多潤喉
對酒精過敏的我 只能好生羨慕
人工挑豆 品質嚴選
入夜後住宿傳統竹茅屋
旁邊設有公共廁所及浴室
最特別的是熱水要自行燒柴
奇美部落傳統竹茅屋
大通鋪
協助燒柴煮熱水的部落大哥
人工熱水器
浴室也會三不五時出現巨型青蛙、獨角仙等
一開始看到生物出現在身邊會倒抽口氣
後來就習慣了
竹茅屋外滿天星斗
讓人在草地上仰望自轉繞圈圈
席地而睡應該很棒
公共衛浴
石頭堆砌的浴室
隔天一早5時
窗邊傳來陣陣蛙蟲雞犬大合奏
清晨時分
早餐的份量更是讓人吃驚
白粥、炒蛋、青椒貢丸、茄子、地瓜葉、豌豆
同樣都是原民自己種植 營養健康又安心
有機早餐色香味俱全 營養又健康
用餐空間視野遼闊
飯後由部落族人帶著大家四處導覽
展現原民的生活智慧
也訴說著部落的美麗與發展瓶頸
以葉為鍋 以竹為杯
部落依傍秀姑巒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159內容數
生命是場未知的旅行,你以為此生自傳大抵如此。原來,只是動魄驚心前的醞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mic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天是藍的,山很近。遼闊的太平洋 在不遠處。
全程4.1公里 海拔60公尺/景觀型步道/五顆星推薦
初生之犢不畏虎,帶著憨膽跟著大家一起探險。砂卡礑三雄-海拔1,624公尺 千里眼山
歐風莊園 茶飲甜點/秒入奇幻童話世界
茶有此人;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天是藍的,山很近。遼闊的太平洋 在不遠處。
全程4.1公里 海拔60公尺/景觀型步道/五顆星推薦
初生之犢不畏虎,帶著憨膽跟著大家一起探險。砂卡礑三雄-海拔1,624公尺 千里眼山
歐風莊園 茶飲甜點/秒入奇幻童話世界
茶有此人;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天台上,又多了新成員~四季豆。 應該是種對了月份,發芽到長成豆莢,好像才2個月左右。本來對四季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豐收。 以前種些花花草草,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現在種種蔬果,每天看着它成長,等著它開花,等著它結果,那個感覺真的不一樣。到了可以收成的那一個時刻,哇!心情一整個舒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天台上,又多了新成員~四季豆。 應該是種對了月份,發芽到長成豆莢,好像才2個月左右。本來對四季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豐收。 以前種些花花草草,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現在種種蔬果,每天看着它成長,等著它開花,等著它結果,那個感覺真的不一樣。到了可以收成的那一個時刻,哇!心情一整個舒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