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瞹眛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瞹眛期,互相猜測對方的心意過程,在未確立彼此關係之前,這種霧裡看花感覺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當然也有人討厭曖昧的過程,不喜歡一直被吊胃口。但如果「瞹昧」常發生在工作的溝通上呢?
    以前在學習日語時,並不知道民族性=個性是會影響語言的表現及用詞遣字,一直到進入日商工作後,才有深刻的體會。日商產品的關鍵技術幾乎都是掌握在日方,當客戶針對相關產品技術問題,或是詢問台灣分公司無法回答的問題時,通常是透過e-mail 詢問日方,但往往收到的回覆總是使用「瞹眛」的字眼帶過,不正面回答,不然就是反問你:那你覺得呢?初期看到這樣的回覆,總是會摸不著頭緒,還得試著揣摩對方的想法。
    經過長期與日方信件的往來交手後,才漸漸發現其實這是民族性=個性使然。文字上看似客氣、婑婉,其實隱藏者推婑及不想負責任。日方在答案沒有百分之一百確定之前,決不妄下斷語,使用「暧昧」的字眼含糊帶過,不把話說死。不僅可以避免事後被翻盤找碴,也可以保有一定的彈性空間操作,順便試探對方的底線,以空間換取時間,打拖延戰術。通常為了與日方保持良好關係及不得罪對方的情形下,也就得想辦法出選擇題讓對方做出選擇,避免延長戰。
    這就如同暧昧期般,一方不輕易做出承諾,但另外一方卻只想趕緊確立彼此的關係,雙方在你來我往拔河中。初期始對於這樣暧昧的回覆,會覺的新鮮有趣,當作在練習日語,但時間久了再加上客戶的壓力,就得學習如何快刀斬亂麻,軟硬兼施逼日方做出回覆。我喜歡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瞹眛期,但不喜歡一直搞曖昧(笑),尤其是在工作上,那你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