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方格子31]再來一首即興曲

[本文寫於2021.4.27, 近日重修分享。]
原本打算發完 Improvisation (1) 後,就接著發 (2) 的。但沒想到突然發生的事突然讓我像包了一層膜地過了這幾天。
精神上包了層膜地度過,理應可以以機械的方式驅動肉身過生活。可不知怎地身體就還產生了抗拒活著的反應,瘋狂拉肚子、失眠、手腳發麻,也不敢吃多點東西,因為一吃就又拉。
四月二十日那會錄完曲子時,其時有點腦熱。腦熱的原因是因為終於把一件小小的事做完了,因此便趁著那股熱情就將曲子分享出來。
時隔幾日,再聽就發現自己那時後怎麼有膽啊?除了琴技差,音質也真的錄得好差(其實跟現場自己聽真的差很多...現場自己聽聲音是更飽和、更柔婉一點。)冷靜過後,便覺得應要停下這個計畫,但內心一處又有著「不要虎頭蛇尾」的抗議,還有「不過就是業餘分享又沒什麼?」——總之,就是又糾結了。
糾結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把事情做完。觸發點是因想到了「業餘」這件事所以覺得比較好點,只是想先對開啟這篇文章又花了時間的人說聲抱歉:傷耳,傷眼,自覺像是個偷時間的賊。
我從不會因為把某件事標註為業餘就亂做。但必須承認,業餘還是跟專業有差。
不過,好處就是做業餘的事,是需能讓我在做的過程中釋放情緒的,而且標上業餘這記號,便是從本質到表象都要是是愉快的才行,不然就會覺得做那件事時,失去業餘本身的意義了。
因此,對我而言,能做業餘的事情本身就是很幸福,而在內心深層處,不知什麼原因,我總還是會想把這捕捉起來的幸福時刻分享出來。
關於這首曲子。
一樣是即興 Improvisation 而非作曲,最初契機是因為做論文時的壓力。這首算是自己即興編號裡的第五首吧,是很前期的即興曲。
當時想著,一般和弦都是三個音,那四個音的和弦會是怎樣呢?於是用左手右手共八根指頭虐待鋼琴,也被鋼琴反虐。
不知道其他人彈琴時感覺怎麼樣,但其實自己彈琴偶爾過頭時,肩膀、手臂和手腕會很痠痛,而踩踏板的右腳偶爾會抽筋——這些狀況總讓我想到兩句話:「彈琴、玩音樂都是體力活」還有「彈琴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的確是,而我卻很喜歡在崩潰邊緣讓身體承受疼痛,以身痛制心痛,彈琴便成了那段時間的出口。
除了論文的關係,到了今年初,因著看了一位很敬佩的作家的作品,最終讓我更「完善」了這首即興曲,並且不太想再改動了。因此這首曲子是包含了兩部分,論文的痛苦時期,以及看到那位作家的文章的內核,其抽絲剝繭為痛苦的靈魂做快照的情緒觸動。
寫到這...那...就還是讓小的放上曲子吧....還是很想想說聲抱歉 —— 抱歉傷眼、傷耳還偷竊時間。
在 YouTube 上依舊假掰地寫下了這樣的話:
I am an amateur piano player from Taiwan, living in Germany now. This is one of my improvisations that I'd like to describe the waves, or say, the feeling about sailing a vessel on the sea. Let's feel the choppy waves. And hope that you would enjoy this musical journey :)
但其實原因如影片前所述。
雖然這首曲子不是小調,可是 ⋯⋯當初是想著生命中長存的那份「陰鬱」而彈出來的,所以是首帶著灰色調的曲子。但是,即便陰鬱,但只要帶著期望,就或多或少可以繼續在生命旅程中泅泳。
也許誰也沒辦法掙脫這無意義的盛宴,可是偶爾用一種奮鬥的姿態去迎接來自生命的浪潮——即便無力,且最終得邁向虛無——那也值得。
最後的廢話。
這首的許多地方應該要更輕柔一點的,但當天錄這首時餓到不行,手抖且身體發冷,只好用一種強勢的方式彈奏它(啊,說到這,真心自覺不要臉還放上來”)
是說,彈琴這件事,以及生活裡的很多經驗讓我明白,輕柔/溫柔都是以強大為基礎才能支撐起來的。尤其這首曲子中八指音那兩段是非常吃力的(痛,但因此可以紓壓。)但緊接下一段的滑音卻是要輕柔無比的(這裡沒表現好),這種強弱轉換更讓我體會到只有足夠有力量,才能更遊刃有餘地把琴音的情緒處理好。
生命中也是如此吧,偶爾不免需要強韌,甚至得要強勢,可是對我而言,也總自覺提醒:必須保留那柔軟的一部分,即便容易因此受傷。
P.s. 本文原於2021.4.27 發表在 Matters 上,近日重修分享。另外就是,臉貓在 Matters 上也有創作,不過是用「魚貓」的身份,但其實是同一隻貓哦: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