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從一道小學社會題,談如何引導孩子進行「價值思辨」

昨晚,在網上看到一道國小五年級,社會科考卷的題目:
小花一個月收入30,000元,小陳一個月收入26,000元,兩人準備結婚。如果結婚了,每個月的開銷怎麼分配比較合理?
(1)兩人的薪水可以付房貸,所以先買房子。 (2)因為加起來的錢比較多,所以,原本只騎機車,結婚後就改為開汽車。(3)不生孩子,就不必再多花錢。 (4)為了可能買房子或生孩子,要盡量節省不必要的開銷。
圖片來源:臉書社團 小一聯盟
圖片來源:臉書社團 小一聯盟
我第一反應是眉頭緊蹙,心想:「這題目太……OOXX了吧!」
接著,各種對題目和出題者的「批判聲音」浮上心頭,腦中思索著,要如何發一篇文章,來好好「評論」這個事件、「評價」這位老師。
但隨即我就意識到,我的反應,正是典型的「快思」,是一種偷懶、未經慎思,且很可能帶有偏見的判斷。這種狀態下說的話、寫的文,立場偏激,且容易傷人。
想起前些日子看的《優雅反駁的技術》,書中提到,當不同意他人觀點,需要進行反駁時,「把對方當成我們重視的人」,在話說出口之前,先捫心自問:「我敢把同樣的話說給我最好的朋友,還是我的父母聽嗎?」
自我覺察後,決定先讓思緒沉澱一晚,待隔日早,再動筆為文。
我不認識這位老師,不知道老師出這幾道題,背後的想法是什麼;甚至很有可能,這份考卷根本不是老師自己出的,而是出版社給的考卷,老師因公務繁忙,沒有時間事先審過每一題。
在不了解事情全貌的情況下,實在不宜貿然下評論。所以,這篇文章,我們不評論事、不評價人,我們聊聊如何引導孩子,進行「價值思辨」。

如何引導孩子進行價值思辨

相信大家都認同,在這時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思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以今天這個例子來說,當孩子拿著一份這樣的考卷回家時,比起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出題不妥、觀念迂腐外,也許更好的做法是,我們帶著孩子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每一個選項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價值觀」? 2. 選項有沒有預設「隱藏前提」?如果有,是什麼? 3. 凡選擇,必有其代價。每一個選項,可能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舉例來說,選(1)的人,「價值觀」是「房子」很重要,認為人一定要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才算完滿的人生。
選項中的「隱藏前提」則是,月收入5萬6,能負擔的起房貸。這邊也許也可以再問問孩子,覺得房貸佔家庭收入多少比例比較合適。
至於選項付出的「代價」呢?也許是扛了房貸後,會讓生活過的較拮据,風險承受度較低。
選(2)的人,「價值觀」可能是認為,相較於省錢,「安全」更重要,畢竟「鐵包肉」總是比「肉包鐵」來的強。
付出的「代價」是,車是一種負債,買車容易養車難,每個月固定開銷會變大。
我們甚至可以再問孩子,如果在意安全,覺得經常騎機車太危險,除了買車這個選擇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呢?例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選(3)的人,「價值觀」是比起生養小孩,有好的「生活品質」更重要。
「隱藏前提」是,生養小孩很花錢,勢必會壓縮、影響到家庭的生活品質。
可能付出的「代價」則是,錯過養育新生命所帶來的喜悅,和體會到什麼叫做「純粹的愛」。
選(4)的人,「價值觀」是「成就孩子,犧牲自己」、「為孩子而活,不為自己而活」、「為孩子付出一切,卻為自己留下一點」——就像我們上輩的父母,和考卷的出題者。
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沒有機會好好享受人生,沒有機會走出去看看這世界有多美,甚至沒有時間停下腳步,想想自己真正想做的到底是什麼。
透過這樣簡單的引導、對話,除了能訓練孩子「價值思辨」的能力,還能了解自己家孩子的「價值偏好」,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尊重不同的價值觀;教會孩子,不要隨便批評一個人的價值觀。
我們可以不認同他人的價值觀,可以說他的論證還可以更嚴謹,邏輯還可以更周延,但不要輕易說他人的價值觀是「錯的」、是「不好的」。
讓孩子明白,「價值觀,並不是對錯的天秤,而是斑斕的光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