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廷

劉彥廷

94 位追蹤者
綽號廷廷。大學、研究所學的是物理,畢業後不務正業,碰了哲學、經濟。喜愛閱讀、思辨,有時會因沉思,陷入自己的世界;有時會一人分飾兩角,自己和自己辯論起來。經常受邀至各級學校(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研習)分享「思辨」相關主題講座。期許自己成為「思辨火炬手」,以思辨的光,照亮無知的闇。
93會員
30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你身邊有沒有「情緒化」的朋友或家人呢? 我和我爸的關係,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好。 在我眼中,我爸是一個嚴厲且情緒化的人,講話又難聽,經常會把自己的情緒丟到家人身上。 像小時候,如果考試考不好,我爸會對我說:「你不想念書,就給我滾出家,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
Thumbnail
謝謝彥廷分享!家人是深深影響我們的人……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有情緒的人,您文中的方法應該也適用呢!
「你長大了,卻沒有成為你自己嗎?」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叫《中年之路》。 它是我今年讀過,感觸最深、思考最多的一本書。 我很喜歡,所以特別想跟你分享一下~ 《中年之路》的作者是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他是榮格學派的分析師。而翻譯者,則是鐘穎老師(老師的粉專是「愛智者書窩」)
Thumbnail
謝謝彥廷分享!看了覺得感動~~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你有聽過「情緒顆粒度」這個詞嗎? 你知道,「語言能力」會影響情緒管理能力嗎?
Thumbnail
面對朋友或伴侶時,當我們有想講真話的衝動,不妨先思考這三個問題: 1. 我的真話,是「事實」嗎? 2. 我的真話,是「真心話」嗎? 3. 我的真話,有對到「事」嗎?這篇文章跟你一起重新思考「講真話」這件事。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真好 謝謝分享書單!
《越工作越自由》,可以說是今年,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它讓我在35歲,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審視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它給了我勇氣,讓我跨出轉換職涯跑道的「最後」一步。
Thumbnail
這本真的很推薦!我也很喜歡「探索值」的觀念,他讓我終於了解到自己以往為什麼會有狀況發生,為什麼自己沒辦法乖乖地待在一個平穩的地方工作。因為我在追求的是「探索」。比起很多書只談理論,這本書作者用她的真實經歷更讓我們體會到她的心境。
你覺得,心理學「科不科學」呢?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的留言是這樣的......
Thumbnail
我在想心理學是如何形成的?
最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書名叫做:《總統文膽寫作課》。 你可能會好奇,什麼是「文膽」? 所謂的「文膽」,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指的是:專為高階政治人物(通常是國家領導人)撰寫演講稿的人。 我也是到最近幾年,才知道這詞的意思。
Thumbnail
提到思考的「樣貌」,你腦中浮現的情境是什麼樣的呢? 是一個人神情嚴肅,眉頭深鎖,用手撐著下巴,就像那座知名雕像「沉思者」一樣;還是腰桿挺直,正襟危坐的在電腦前,盯著未完成的PPT或word呢? 如果這是你最先想到的「思考樣貌」,那推薦你,一定要看完這篇文章。
Thumbnail
我個人的靈感來源幾乎都是通勤走路過程中想到的,坐下來多半是整理片段的靈感,所以很高興我的習慣被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