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法系列】如何建立卡片盒筆記法中的卡片連結 (下) — 釐清對索引編號的誤解,了解索引編號帶來的 3 個好處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上週發表了《如何建立卡片盒筆記法中的卡片連結?編寫索引編號,串起自己的想法》文章後,陸續和幾位對卡片盒筆記法有興趣的朋友討論。大家對索引編號還是有疑惑,這篇文章就特別寫一篇文章來回覆。
我將問題綜合成下方 3 個:
  • 卡片索引是一種分類嗎?
  • 卡片如何命名?
  • 卡片索引如何表達卡片之間的連結關係?
🙋‍♂️朋友1 — 卡片索引編號,會造成分類的問題嗎?
對於索引我一直有個問題,這不就是種分類嗎?

例如說在學習這個主題下,我設立一個卡片為蔡加尼克效應,編號為1.1。然後我過一陣子後發現,這個效應可以應用到愛情這個主題上,說明為什麼想忘很難忘。愛情的主題編號是2,那這時候蔡加尼克效應這張卡片的編號怎麼辦呢?

問題可以簡化成,如果這個想法跟兩個以上的想法有關連,編號該怎麼處理?
🙋‍♂️朋友2 — 卡片如何命名?
由於 Obsidian 是以標題直接作為檔名,因此難以適應多主題的資料儲存需求。

這種限制將造成每一則筆記名稱都必須有”完整”的前綴,才能兼顧筆記本身完整的目的性(知道是什麼)跟儲存的可行性(不會撞名)。
🙋‍♂️朋友3 — 卡片索引如何表達卡片之間的連結關係?
如果說今天要寫的主題是『知識管理』,這樣「知識管理」跟「卡片筆記法」之間沒有這種索引關係會不會影響寫作呢?

還是其實首先按照索引完成架構後,再來延伸其它主題(因為卡片筆記可能還是會連結到知識管理),然後就是看你要不要增加這些延伸主題?

問題 1 : 卡片索引編號,會造成分類的問題嗎?不會,因為它跟「上一張卡片的相關性」有關係而已

仔細觀察,會發現大家對於「卡片索引編號」第一個卡關點就是「分類」。例如 1、1.1、1.1a、1.2…,疑,卡片盒不是要解決的就是知識分類的問題嗎?怎麼又往回走了呢?
在查詢參考資料時,我看到了 德國論壇上一位網友的分享 可以很好地解答 。注意下方的 Folgezettel 是魯曼編碼ID的意思(也就是數字、英文交錯編碼的方式):
I reviewed how the Folgezettel worked, and then finally understood that it actually meant a direct, obvious connection between notes. Here’s a picture of it from the zettelkasten.de blog, for your convenience:為了回答大家對於魯曼 ID 編碼的疑惑,我稍微複習了魯曼 ID 的編碼方式。最後我了解到:索引編號代表的是「卡片之間直接、明顯的關聯」。為了讓大家方便參考,請大家看論壇上的一張卡片連結的運作圖
In the image above from this article, you’ll see that {1a} and {1b} are Folgezettel to {1} — they continue a sequence from note {1}. Obviously, “banana bread” and “flour bread” doesn’t necessarily connect to each other. That shows that Folgezettel doesn’t mean hierarchy; it simply states a direct, obvious connection to the note it branched off of.在圖上,你可以看到 {1a} 和 {1b} 是卡片編號 {1} 的接續卡片。很明顯地,「香蕉麵包」跟「高筋麵粉」並不一定要連結在一起,這也代表魯曼ID之間並不一定是「階層關係」。它只代表一個直接、明顯的連結,是可以從上一張卡片分支出去的想法。
從上面可知,卡片索引編號其實跟階層 (分類) 沒關係,而是跟「上一張卡片的相關性」有關係而已。因此,卡片索引編號也不是解決「分類」問題,而是「想法串連的問題」。
以上面網友的問題為例。
在「學習」這個主題下,我設立一個卡片為「蔡加尼克效應」,編號為1.1。然後我過一陣子後發現,這個效應可以應用到「愛情」這個主題上,說明為什麼愛情的滋味想忘很難忘。愛情的主題編號是2,那這時候蔡加尼克效應這張卡片的編號怎麼辦呢?
我的回答是:
  • 這兩個蔡加尼克效應因為脈絡不同,我們理解的知識點當然不同。
  • 我們在閱讀網路上的文章時,其實已經先入為主在一個主題、脈絡之下,所以平時思考時不會特別留意這個問題。(例如在「學習」或是「愛情」這個主題之下)
  • 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時候,我們一次研究的主題很多,因此必須把不同的知識點分開來紀錄,這樣在未來串接想法的時候,想法的邏輯性才能夠合理。

問題 2 : 卡片 (筆記)如何命名?只要有索引編號,就不用煩惱卡片的命名問題

繼續延伸上面的說法,卡片索引除了解決「想法串連的問題」,也一併解決了「卡片命名」的問題。
朋友 2 來信問我:
由於 Obsidian 是以標題直接作為檔名,因此難以適應多主題的資料儲存需求。

這種限制將造成每一則筆記名稱都必須有"完整"的前綴,才能兼顧筆記本身完整的目的性(知道是什麼)跟儲存的可行性(不會撞名)。
怎麼解決呢?答案還是「卡片索引編號」,因為它有「唯一性」。
就像是地址一樣,一個地址上只會登記一棟建築物。 不管卡片的標題名字多長、多饒舌(像是我的1.1d1a卡片 — 如果一張存在的卡片已經有索引,且在另外一個領域也可以加入的時候,該怎麼做 ?)。
我們再也不用煩重複檔名的問題。
因為不同的主題,前面的大索引編號必然會不同,再怎麼重複的名字也必然要接在不同節點的後面!只要索引編號在,你的卡片名稱要做幾次修改都不會影響未來的使用。

問題 3 : 卡片索引如何表達卡片之間的連結關係?將索引編號整理成索引筆記,建立自己的知識地圖

第三個問題:
如果說今天要寫的主題是『知識管理』,這樣「知識管理」跟「卡片筆記法」之間沒有這種索引關係會不會影響寫作呢?
答案是「不會」。
因為卡片索引編號紀錄的只是思考的順序性,在實際寫作時我們還可以查閱卡片的內容,去進行跨主題內容的延伸。將這些索引編號,依據主題記錄在一則筆記中就是魯曼說的「索引筆記」,而「索引筆記」在卡片盒筆記法中是不可或缺的。
這些「索引筆記」其實就是一張張的主題地圖。
例如個人知識管理、寫作、哲學…等主題 ; 就像是我們有台北捷運路線圖、東京JR路線圖/地鐵路線圖…等地圖,每張地圖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地圖紀錄的是大方向的資訊,讓我們快速判斷出發地與目的地,以及中途該經過那些路線。
「索引筆記」的功能也一樣,例如我要從「1 卡片盒筆記法」出發,去看看「卡片盒筆記法如何應用在寫作」,此時我拿出地圖(索引筆記)一看,大概就有個方向。這些卡片中有可能向外連結到其他主題,例「HQ&A 筆記法」就連向「寫作」這則索引筆記(地圖)。
我要不要把另外一張地圖的內容納入這次寫作中,那還得看篇幅的長度與重點,但我們的寫作方向是多元的。

總結

這篇文章回答了從「卡片索引編號」延伸出來的 3 個問題:
  • 卡片索引是一種分類嗎?
  • 卡片如何命名?
  • 卡片索引如何表達卡片之間的連結關係?
簡單摘要就是:
  • 卡片索引不是一種分類,因為它跟「上一張卡片的相關性」有關係而已
  • 卡片命名可以靠索引編號解決,因為它有「唯一性」
  • 卡片索引可以寫成「索引筆記」,功能是紀錄思考的順序性。在實際寫作時我們可以查閱卡片的內容,去進行跨主題內容的延伸
希望有回答大家的疑惑,若有疑問歡迎繼續留言討論!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muhenry608@gmail.com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avatar-img
210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人使用卡片盒筆記法 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連結卡片。連結卡片在「卡片盒筆記法」中太重要了,我們寫下的卡片若只是一個點、卡片連結的品質將決定我們後續產出成果的品質。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讀了2篇美國研究卡片盒專家的論文、1篇長達 7000字 的德國卡片盒論壇的文章。這篇文章討論我們該如何建立卡片連
作者申克博士(Sönke Ahrens) 在繁體版書籍線上交流講座中,分享 10 點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重點原則,這篇文章摘要講座中 10 點原則的精華。有些內容翻成中文會失去脈絡,因此我在後面加上英文原文單字,並且加入一些個人理解的闡述。
在我分享多篇關於Obsidian與個人知識管理文章後,有許多人來信問我:「朱騏,我按照你的方法建立了名詞筆記與觀念筆記,一開始看到一個主題逐漸累積資料這種感覺蠻好的。但隨著時間增多,筆記連接已經多到爆炸啦!我到底要如何整理這些筆記呢?」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個人知識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 母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3步驟將讀書筆記寫成長文的方法,範圍都只侷限於單一文章/書籍的內容拆解與連結。這篇文章繼續延伸,談談拆分出去的觀念筆記要如何重複利用。我們要學習一個做筆記的新概念 — 加入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紹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的方法 - 寫筆記、做卡片、排卡片、存卡片,當我們將讀書筆記寫成一張張獨立的卡片時,不但能夠單獨發表在Facebook、Medium,還能在讀完書後做個大彙總的讀書心得長文。但具體來說怎麼做呢?這篇文章就來說大彙總、寫長文的3步驟:分類、排序、銜接
我將「個人知識管理」分成 3 大塊:輸入、處理、輸出,這篇文章特別來說明「處理」這一塊。「處理」指的是對記錄下的資訊加工、做成對自己有用的樣子並儲存到筆記庫中。 魯曼教授的「卡片盒筆記法」深深地影響我對於知識處理的流程,主要有 3 步驟:(1) 標準化 (2) 連結 (3) 複習
許多人使用卡片盒筆記法 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連結卡片。連結卡片在「卡片盒筆記法」中太重要了,我們寫下的卡片若只是一個點、卡片連結的品質將決定我們後續產出成果的品質。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讀了2篇美國研究卡片盒專家的論文、1篇長達 7000字 的德國卡片盒論壇的文章。這篇文章討論我們該如何建立卡片連
作者申克博士(Sönke Ahrens) 在繁體版書籍線上交流講座中,分享 10 點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重點原則,這篇文章摘要講座中 10 點原則的精華。有些內容翻成中文會失去脈絡,因此我在後面加上英文原文單字,並且加入一些個人理解的闡述。
在我分享多篇關於Obsidian與個人知識管理文章後,有許多人來信問我:「朱騏,我按照你的方法建立了名詞筆記與觀念筆記,一開始看到一個主題逐漸累積資料這種感覺蠻好的。但隨著時間增多,筆記連接已經多到爆炸啦!我到底要如何整理這些筆記呢?」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個人知識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 母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3步驟將讀書筆記寫成長文的方法,範圍都只侷限於單一文章/書籍的內容拆解與連結。這篇文章繼續延伸,談談拆分出去的觀念筆記要如何重複利用。我們要學習一個做筆記的新概念 — 加入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紹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的方法 - 寫筆記、做卡片、排卡片、存卡片,當我們將讀書筆記寫成一張張獨立的卡片時,不但能夠單獨發表在Facebook、Medium,還能在讀完書後做個大彙總的讀書心得長文。但具體來說怎麼做呢?這篇文章就來說大彙總、寫長文的3步驟:分類、排序、銜接
我將「個人知識管理」分成 3 大塊:輸入、處理、輸出,這篇文章特別來說明「處理」這一塊。「處理」指的是對記錄下的資訊加工、做成對自己有用的樣子並儲存到筆記庫中。 魯曼教授的「卡片盒筆記法」深深地影響我對於知識處理的流程,主要有 3 步驟:(1) 標準化 (2) 連結 (3) 複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剛接觸到筆記軟體時,在網路上看一些文章,主要都在凸顯「盧曼的卡片是有連結的,這可以透過筆記軟體中的雙向鏈接做到」的印象。一開始,我也認為雙向鏈接可以實踐卡片盒筆記,但後來發現,雙向鏈接和編碼不同。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近年許多火紅的筆記軟體,都被設計有「雙向鏈接」(backlinks)的功能,而這個功能讓不少使用者感覺到,寫筆記的壓力變小許多。或許是因Roam Research的開發者將「雙向鏈接」與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關聯起來,因而使得許多人也很自然地將具有「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盧曼卡片盒筆記法,透過其獨特的「索引思維」,提供了一種高效的筆記和知識管理系統。這種方法不僅讓筆記之間的連結可追蹤,而且優化了筆記的重複使用機會,從而最大化了知識的價值。以下是如何實踐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關鍵步驟,以及製作索引卡的技巧。 步驟1 - 無結構筆記: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強調筆記應盡量無結構,
Thumbnail
而這篇短文,想詳細與你介紹我利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發展系統3個步驟。 記得,你的筆記系統,不應該是「知識管理系統」,而應該是「知識發展系統」。
Thumbnail
卡片編號系統的介紹 那我們今天來講EB這張卡片,EB這張卡片的名稱是卡片編號。對,卡片編號系統本身我可以說是這個盧曼卡片盒筆記法裡面最核心的一個概念。 卡片編號的重要性 你的卡片編號做得好的話,那你在做筆記的時候不用擔心卡片會存在一個你找不到的地方。而且你可以透過卡片編號的邏輯來讀出這張卡片與
剛接觸到筆記軟體時,在網路上看一些文章,主要都在凸顯「盧曼的卡片是有連結的,這可以透過筆記軟體中的雙向鏈接做到」的印象。一開始,我也認為雙向鏈接可以實踐卡片盒筆記,但後來發現,雙向鏈接和編碼不同。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近年許多火紅的筆記軟體,都被設計有「雙向鏈接」(backlinks)的功能,而這個功能讓不少使用者感覺到,寫筆記的壓力變小許多。或許是因Roam Research的開發者將「雙向鏈接」與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關聯起來,因而使得許多人也很自然地將具有「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盧曼卡片盒筆記法,透過其獨特的「索引思維」,提供了一種高效的筆記和知識管理系統。這種方法不僅讓筆記之間的連結可追蹤,而且優化了筆記的重複使用機會,從而最大化了知識的價值。以下是如何實踐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關鍵步驟,以及製作索引卡的技巧。 步驟1 - 無結構筆記: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強調筆記應盡量無結構,
Thumbnail
而這篇短文,想詳細與你介紹我利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發展系統3個步驟。 記得,你的筆記系統,不應該是「知識管理系統」,而應該是「知識發展系統」。
Thumbnail
卡片編號系統的介紹 那我們今天來講EB這張卡片,EB這張卡片的名稱是卡片編號。對,卡片編號系統本身我可以說是這個盧曼卡片盒筆記法裡面最核心的一個概念。 卡片編號的重要性 你的卡片編號做得好的話,那你在做筆記的時候不用擔心卡片會存在一個你找不到的地方。而且你可以透過卡片編號的邏輯來讀出這張卡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