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老子與道:神秘學的洞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老子是最持續受到歡迎的精神導師和聖人之一。
老子作為 「中國智慧老者」的典型代表,他的著作《道德經》被翻譯成的各國語言,其數量幾乎比現存的任何一本書籍都要多;在這方面,它排在《聖經》、《小王子》和《木偶奇遇記》之後,位居第四。
布拉瓦茨基(H. P. Blavatsky)也提到了他,儘管與其他偉大的精神導師,如佛陀或克里希納(Krishna)等相比,提到的次數並不多;但也足夠多到值得我們去關注。
在《神秘學詞彙》的 「老子」的條目(第186頁)中,她只是簡單地提到了他 : 『是一位在孔子之前的偉大聖人、聖徒和哲學家。』人們確實相信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兩人都生活在大約 2500 至 2600 年前。
而她在第 320 頁中 「道德經」的條目裡說得更多 :
『字面上含義是「關於大自然完美性的書」,作者是哲學家老子。它的宇宙開創論,包含了宇宙誕生的所有基本原理。他說在一開始,只有無限的空間;而所有存在於其中的事物,都是誕生於「自身存在、自身發展的原則」,即自性(Swabhavat)。由於它的名字不為人知、其本質深不可測,於是哲學家們稱其為 「道」(宇宙靈魂,Anima Mundi),是大自然未創造、未出生和永恆的能量,並且會週期性的顯化。當大自然和人類變得純淨時,就會達到休止狀態,然後一切都會與 「道」合一,「道 」是一切幸福和快樂的源泉。正如在印度教和佛教哲學中,這種純潔、幸福和不朽只有通過行使美德、和使我們精神完美平靜才能達到。人的心靈必須被控制、並最終被制服,甚至要將人類動蕩的物質本性粉碎掉;當一個人越早達到所需的道德凈化程度,他就會越感到幸福。正如著名的漢學家波蒂爾(Pauthier)所言 : 『無法找到任何語言能比《道德經》更聖潔、更深刻得傳達人類的智慧。』
有趣的是,這裡有一個暗示,即老子在一定程度上傳授了神秘的教義,有時被稱為秘密教義、神秘哲學、神秘科學、古老或永恆的智慧;它是最完整、最廣泛意義上的神秘學,即希臘語中的「神聖智慧」。像我們歷代所認識的許多其他偉大的老師一樣,他顯然是受這神聖知識的啟蒙,並根據自己所在的時間、地點和環境,盡可能多地泄露了這一知識。
在這方面,我們在布拉瓦茨基的《秘密教義》(The Secret Doctrine)第二卷第 37 頁發現了「秘傳老子」這一說法。在一篇名為《編輯附錄》的文章中,她提到 :『從老子到玄奘,他們的[中文]文學作品影射和提及了那個島嶼[即香巴拉]和喜馬拉雅開悟者的智慧。』
在《秘密教義》第一卷的 「導言」中,她談到了許多關於流失的神秘主義文本的有趣事實,其中也提到了老子。布拉瓦茨基說:
『 根據東方學家的集體研究,尤其是近年來比較語言學和宗教學學生的努力成果,使他們確定: 有大量的、不可勝數的手抄本,甚至過往存在過的印刷品,現在都找不到了。它們已經消失了,沒有留下絲毫痕跡。如果它們的作品並不重要,它們當然可能會在時間的自然過程中消亡,並且其名字也會從人類記憶中消失。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正如現在所確定的那樣,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包含了真正鑰匙,使我們能理解現存神秘作品的;如果沒有這些額外的註釋和解釋,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說,這些作品是完全無法理解的。例如,老子的作品就是如此。
『 據說他寫了 930 本關於倫理和宗教的書,還有 70 本關於魔法的書,總共有一千本。然而,正如斯坦尼斯拉·朱利安(Stanislas Julien)所展示的那樣,他作為其教義核心的偉大著作《道德經》,只有「大約5000字」,不超過十幾頁。但馬克斯-穆勒(Max Muller)教授發現 : 『如果沒有註釋,這個文本是無法理解的;因而朱利安先生不得不諮詢 60 多位註釋者,以便進行翻譯。』最早的註釋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63 年,更早之前就找不到了;因為在他之前的四個世紀裡,除了受啟蒙的僧人外,真正的老子學說都向所有人掩蓋了。而在老子的研究上,日本人被認為是最博學的僧人和追隨者,而他們嘲笑歐洲中國學者的錯誤和假設。因為他們自己的傳統認為,西方漢學家能夠接觸到的註釋不是真正的神秘記錄,而是故意掩蓋的面紗;真正的註釋以及幾乎所有的文本,早已從世俗的眼中消失了。』 (第一卷,第xxv頁)
這裡提到的老子在日本追隨者很可能是暗指「山伏」(Yamabushi,也寫作Yamabooshi),他們被布拉瓦茨基多次提到。維基百科上有一個關於他們的頁面,將他們描述為「日本山地的苦行隱士」。在《秘密教義》中,布拉瓦茨基解釋了月球實際上是我們地球之母、而且後者是前者的轉世,然後她在書中寫道:『 這是「月球的七個奧秘」之一,現在它被揭示了。這七個 「奧秘」被日本的山伏(Yamaboosis)也就是老子教派的神秘主義者、和京都(Kioto)的苦行僧稱為「七顆寶石」(Dzenodoo)。然而,在傳播「知識」方面,日本和中國的佛教苦行僧和啟蒙者比印度教徒更加沉默。』(第一捲,第173–174頁)
神秘學告訴我們,人和太陽系都是由七個基本方面或「原則」所組成的。在《神秘學關鍵》第117頁,布拉瓦茨基說:『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只提到了五個原則,因為他和吠檀多一樣省略了兩個原則,即精神(阿特曼)和肉體,而且他把後者稱為 「屍體」。
在《現代醫藥箱》(A Modern Panarion)一書中,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神秘主義或魔法》。這篇文章以《給希拉弗(Hiraf)的幾個問題》為題首次發表在 1875 年 7 月的《靈性科學家》雜志上,比神智學會成立早四個月。這篇文章值得全文閱讀;在文章《玫瑰十字會的隱秘起源》中也詳細引用了這篇,這是布拉瓦茨基第一次公開提到她與開悟者兄弟會的聯繫。她後來以更具體、更詳細的措辭寫了關於東方啟蒙者的情況。在那篇文章中,她分享了關於孔子和老子的一些觀點:
『. . .比羅夫[即她所回應的作家所使用的筆名]在基督、佛陀和孔子之間的比較中也犯了同樣的錯。前兩位睿智的精神啟蒙者,與最後一位中國哲學家很難進行比較。 前兩位基督的更高抱負和觀點,與後者的冷酷、務實的哲學毫無關係;後者是一個聰明的異類,他生活在在一個天生沈悶、物質主義的民族中;從他們歷史的最早時代起,就愛好和平和農業。但孔子永遠無法與前兩位偉大的改革家相比。基督和佛陀的原則和教義是為了包容整個人類,但孔子將注意力僅限於自己的國家,試圖將其深刻的智慧和哲學應用於他的同胞的需要,並且很少為其他人類的需要而煩惱。他的哲學教義在愛國主義和觀點上是中國式的,但缺乏純粹的詩意元素,而這正是基督和佛陀這兩個神聖類型的教義的特點。孔子的人民在崇高精神裡缺乏了宗教傾向,例如那些能在印度發現的崇高精神。孔子甚至沒有他同時代的老子那樣的深邃情感和精神追求。博學的恩尼莫瑟(Ennemoser)說 : 『基督和佛祖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永恆的痕跡。 孔子的學說只能說是人類冷酷推理最輝煌的過程。』哈維(Harvey)在他的《世界歷史》(Universal History)中,用幾句話完美地描繪了中華民族 : 『他們沉重、幼稚、冷酷、感性的天性解釋了他們歷史的特殊性。』因此,若試圖在一篇關於玫瑰十字會主義的文章中,將前兩位改革者和孔子進行任何比較都是不可接受的。』(第43–44頁)
然而,孔子在其他地方受到的評價要更好與更正面,甚至在《秘密教義》第一卷第162頁中,孔子被稱為「第五輪次者」。這個表達是一個寓言性的術語,旨在表明在目前的第四輪次進化時期(見《鏈、星球、輪次和根種族》),一個人在內在已經達到了一個更為進步的發展階段。一般人類大眾若要普遍達到這個階段,要等到下一個大進化周期才會發生,即數百萬年後。
不過,「第五輪次者」不一定是精神上高度進化,因為第五輪次如同第五個根種族,與我們七大原則中的第五個原則「心靈」(Manas)有關,即思想和智力的發展。《秘密教義》把孔子和柏拉圖作為「第五輪次者」的例子,而把佛陀和阿迪·商羯羅(Adi Shankaracharya)作為「第六輪次者」。
然而,如果孔子是第五輪次者而老子又更偉大或具精神性,那麼我們也許可以推論老子也是一個第五次輪者,或是更後面的。
他的《道德經》有許多翻譯版本,而以下的譯本不像其他譯本那樣直接準確;因此與其說是直譯,不如說是「演繹」,即更多地描繪了原始思想,而不是原文本身。
它的第一部分談到了「道」(字面意思是「道路」),並探討其宇宙起源和形而上學的方面:
『 能用語言表達的道,不是永恆的道;能被說出的名字,不是它永恆的名字。它在沒有名字時,是天與地的開端;在有名字時,是萬物之母。只有永遠擺脫塵世激情的人,才能領會其精神要素;被激情阻礙的人,只能看到其外部形體。這兩種東西,精神性和物質性,雖然我們用不同的名字稱呼它們,但它們的起源是一樣的。這種同一性是一個謎,謎中之謎;它是所有精神性的大門。』
『哦,它是如此靜止、如此無形、孤獨而不改變、無處不在而不受傷害!它必須被視為宇宙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為了指名它,我稱它為「道」。』
『 天之下的萬物皆源於「以存在為形式的道」,「以存在為形式的道」源於「以非存在為形式的道」。』
『 道產生了一體;一體產生二元;二元產生三元組;三元組產生了萬物。 這些無數的物體把黑暗拋在身後,擁抱著光明,並被「虛空」的氣息所調和。』
『道產生了萬物,其美德滋養它們,其本性賦予它們形體,其力量完善它們。』
在這幾行句子中,包含了許多神秘學關鍵的教義,例如:(1)有一個永恆的「道」,即 「非存在形式的道」,它只能被認為是絕對的黑暗。對於所有已顯化事物來說,它是深不可測和不可表達的最終來源,是「永恆的零」,而後從中產生「一」;(2)有一個非永恆的「道」,是已顯化事物的更直接來源, 即「存在形式的道」,它是萬物的統一體,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用語言來表達。也就是說:(1) 與 (2)的關聯對應到「絕對者」和「邏各斯」(Logos)之間的關聯與區別;(3) 精神和物質在其終極起源上是相同的,正如《秘密教義》中強調的:梵=原初質(Parabrahm=Mulaprakriti),即絕對神聖的精神和絕對神聖的物質是同一「東西」;(4)顯然是指神秘學所說的「偉大的氣息」的和諧性質;(5)只有通過內心的純潔和擺脫低等激情和欲望的影響,一個人才能感知到無所不在的神性原則的真正本質。
在書的結尾處,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有時看似矛盾的智慧之言:
『瞭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但瞭解自己的人是覺悟的;戰勝別人的人很強大,但戰勝自己的人更強大。知道自己何時足夠的人,他就是富人;精力充沛的人有決心;不離開其適當位置的人,能保持長久;死而不亡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 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
『最真實的話語是矛盾的。』
『對善人,我願為善;對不善的人,我也願為善,以使他們變為好人。』
『面對忠信的人我要保持信實,面對不忠信的人我還是保持信實,以使他們成為忠信的人。』
『即使一個人很壞,拋棄他怎麼可能是正確的呢?』
『以德報怨。』
『總是認為事情很容易的人,最終會發現它其實很困難;因此,聖人總是預見到困難點,因而他從未遇到過困難。』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當一個人確實知道,卻好像不知道一樣,這是智慧的高度; 然而一個人若不知道,卻假裝知道,是一種惡習。 如果我們看待這種惡習,我們就會擺脫它。 聖人沒有這種惡習;正是因為他把它看作是一種惡習,所以他才逃避了它。』
『 利用你體內的光,恢復你天生的清晰視野。那麼,失去身體時就不會受到災難影響;這被稱為雙重持久。』
『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
在文本的最後一句話中,老子談論的是他自己,同樣的話也適用於布拉瓦茨基:
『我的話語有線索,我的行動有基本原則。正是因為人們不知道這條線索,所以他們不理解我。』
『認識我的人很少,因此我有更大的榮耀。』
『因此,聖人穿的是粗布衣裳,但懷中揣著一顆珠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