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要追求腸道黏膜癒合,別讓發炎持續危害,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林醫師好!」老先生中氣十足地打招呼。
「你是…」醫師回過頭,愣了一會兒才認出來,「哇!你變好多啊!」
「是啊,我現在都吃得下,身體狀況好很多了。」
那是一位克隆氏症的病患,常常因為腹瀉、腹痛而住院,體重也減輕很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胃腸科林毅軒醫師分享,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期間,他的白血球一度降到只剩100顆/ul,遠低於正常值,狀況不甚樂觀。
由於腸道有狹窄的狀況,建議手術治療,林毅軒醫師說,為了控制病情,當時有使用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更加穩定。經過半年多,患者的體重回升了20公斤,整體狀況大幅改善,讓人非常開心!
什麼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腸道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林毅軒醫師指出,可能是因為環境、感染而誘發身體免疫反應,使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腸道組織,甚至全身器官,而造成一連串併發症。
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致分為兩大類,潰瘍性大腸炎以及克隆氏症。林毅軒醫師解釋,潰瘍性大腸炎病患主要會有腹瀉、血便等狀況,可能因為裡急後重而坐立難安。在腸道慢性發炎下,患者可能有貧血的情形,容易感到倦怠,恐影響學業、工作及生活品質。
克隆氏症可能對所有消化道造成影響,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等,林毅軒醫師說,克隆氏症會產生腹痛、腹瀉,並使吸收功能變差,導致體重減輕,由於整層腸壁發炎,病患可能出現瘻管、穿孔、腸道狹窄等嚴重併發症。
綜合評估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
我們可以從病患的主觀症狀,包含腹瀉腹痛次數、嚴重程度,以及病患生活品質做評估。林毅軒醫師說,從客觀的角度,可以抽血觀察發炎指數、檢驗糞便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另外也可藉由內視鏡,包含大腸鏡、小腸鏡以及膠囊內視鏡,觀察腸道黏膜紅腫、出血、潰瘍的分布範圍及嚴重程度。
除此之外,還能運用影像檢查,如小腸攝影、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等,綜合各項資訊可以評估發炎性腸道的嚴重程度。
臨床上會依據主觀和客觀的證據,將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林毅軒醫師解釋,如果以廚師做料理來比喻腸道的發炎程度,輕度是小火燉煮,中度到重度則是大火快炒。
輕度到中度發炎性腸道疾病可以使用傳統的5-ASA藥物、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把小火控制住。林毅軒醫師說,若是中度到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使用傳統藥物可能緩不濟急,因此除了使用類固醇,也會盡快以生物製劑介入,減少月亮臉、水牛肩、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的發生。
生物製劑屬於單株抗體藥物,作用機轉較精準,治療成效優於傳統藥物。林毅軒醫師分析,若有皮膚、關節、眼睛等腸道外症狀,可以選擇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若以腸道表現為主,可以使用淋巴球遷徙阻斷劑,因為專門作用於腸道,所以安全性較高,有較少感染風險、較少癌症風險。
「生物製劑能夠改善臨床症狀,有助達到腸道黏膜癒合,」林毅軒醫師說,「腸道黏膜癒合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降低後續需要手術治療的機會。若是病患出現腸道狹窄需要開刀,使用生物製劑也可以讓腸道在手術前後維持在較穩定的狀態。」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重點是腸道黏膜癒合
經過治療後,腹瀉、血便等主觀症狀改善,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逐漸受到控制,但不代表腸道沒有發炎反應,林毅軒醫師提醒,我們需要透過各種客觀證據來評估,包含抽血、糞便鈣衛蛋白、內視鏡檢查等。
「腸黏膜癒合」是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時非常重要的目標,林毅軒醫師強調,在治療前我們會用大腸鏡、小腸鏡觀察腸道黏膜狀況,看看是否有紅腫、潰瘍;而在治療期間,更需要用內視鏡檢查,觀察腸道黏膜紅腫是否改善,黏膜的血管紋路是否明顯。如果可以達到腸黏膜癒合,看起來跟一般人無異的狀態,可以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持續接受治療,維持在腸道黏膜癒合的狀態,能夠減少病情反覆發作的機會,降低使用類固醇的機會,生活品質能獲得顯著改善,未來較不會因為嚴重併發症而開刀,罹患腸胃道腫瘤的風險也能夠下降。
貼心小提醒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讓人出現腹痛、腹瀉、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炎,往往需要至腸胃科就診,進行完整的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經過治療,症狀改善後,患者仍要定期追蹤治療,林毅軒醫師叮嚀,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是腸黏膜癒合,保持腸黏膜癒合,能有較好的預後,對於課業、工作、生活品質都有正面的幫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