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您所不知道籌組學術團隊的訣竅?

  您認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嗎?」筆者認為對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規劃與回饋,筆者以本文來分享自己的見解。
筆者參加博物館學術研討會
筆者參加博物館學術研討會

學術論壇的聚會

  過去就學期間筆者透過參加學術研討會分享論述與其他人交流,不過筆者認為在學術研討會要找到合作的夥伴並非容易,尤其當你是新科碩士生極為困難,主因除了發表者一人最多就十五分鐘發表以及三分鐘的Q&A,很難在這麼短時間內達到議題深入討論,加上許多發表者在研討會通常僅是分享論點發現或是拋磚引玉,在這樣的場合中要找到合作夥伴呢?
  筆者整理自身案例的訣竅,若是您是發表者如何掌握時間,讓參與者了解十分重要,讓有興趣的聆聽者於研討會後與您交流名片,才會有後續交流的可能性。若您是參與者在學術研討會中,如何遴選主題找到適合的夥伴呢?筆者建議從大主題下手,而且不要每場發表都前往聆聽,中間需給自己休息時間,適當地整理興趣發表者的發想問題,若有機會的話,在活動找他(她)或是活動後寫信給有興趣的發表者,有機會就可能達到交流。

線上講座的啟示

  在COVID-19影響後,不論是自己籌辦線上學術研討會或是參與青聚點的線上課程,筆者認為在學術研討會的主題規劃十分重要,主辦方需要很清晰知道自己想要討論的議題,以筆者的經驗來說,當時是採用邀稿的方式進行,透過找尋相關學者的進行學術研討會的規劃,如:有些老師是創作者、有些老師是策展人、有些老師是評論家,透過不同的視角對於相同議題給予不同的想法,在活動結束後邀請老師投稿期刊,讓研討會的議題可做到後續延伸。
  不過這樣的模式缺點為讀者或是參與者未必能清晰地了解論述老師的想法,所以此時筆者在期刊發刊後整理讀者的信件:如:對於哪位老師的論述有興趣,或是部分章節不能理解,這時筆者會再去找合作機會舉辦演講,讓老師了解學生不懂的地方外,同時幫助更多讀者了解其論述。

講座課程的串聯

  當演講課程串連起來後,參與者開始產生不同的變化,有些讀者幫助活動撰寫部落格或是專欄文章,使得原本主題延伸至其他平台曝光,此外對於學術老師來說,也因為這樣的行動研究,將論述的修正與調整,所以筆者認為學術團隊並非一兩次活動就可以建立,它需要長時間的規劃以及讀者或是參與者的回饋與點評,才有機會讓學術研討會的種子逐漸發芽開花,筆者認為在規劃活動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回饋問卷的設計以及盤點有興趣的讀者以及參與者的資料庫,讓活動產生建立團隊的契機。
  筆者認為學術不單僅在個人,而是能將這樣的學術觀點影響更多的人,同時也可以修正自己論點的不足達到學術進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