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二次離開高雄,離開旗津

      前陣子在《惜別的海岸》紀錄片收看數次後,發現自己在裡頭所講的:「今年,我再次離開旗津,準備前往基隆」果然應讖了。這讓我在這漫長無度的虛無突然又有了很多感覺,這個感覺是甚麼,不清楚,但要離開了這個地方,突然想多感受這塊孕育我長大的土地。
      我一直在尋找歸屬的感覺,不管是小時候中國出生的背景而受周遭同儕排擠,或是在學校裡面被老師當課堂上所有同學的面說我是怪胎,抑或是後來種種成長歷程,都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少了甚麼連結,那個最主要的東西就是歸屬,雖然我一直追求獨立思考判斷這世界的事物,但我同時也在評判甚麼東西是值得自己去連結歸屬而不用懷疑其存在意義是否是不可信的。
      大學前因為受到科學普及,或是高中時期太陽花後濃厚的知識追求環境底下,我對科學是非常認同,經過邏輯思考所歸納出的經驗確實是很有用處,似乎是這世界上最無庸置疑的事情,但我好像卻歸屬或是連結不到這件事情或是東西,因為他確實是這世界上大家整理出來的最好的方法,卻不是人,我無法連結到人身上。
      這次地方回來,或是前幾次回來,我對於高雄或是旗津完全沒有找到人可以歸屬或是連結,即便是鄰居或是爸爸的朋友。反而是因為自己太久沒回來,這些人對我感到陌生,不像之前對待小孩一樣來對待我,讓我覺得無力又無能為力,從而影響到我在地方做的事情吧。
      那我該怎麼辦呢?希望藉由上去基隆之後對自身能力訓練,抑或是認識其他人可以依附歸屬,重新找到連結跟行動的方法嗎?或是在外地做有關於在地的報導跟事情,讓在地人對本地重新找回認同,年輕人開始產生連結生根,好像才是比較可行的方法吧,那我想做甚麼方向跟主題呢?底下列一下清單讓自己記得好了:
    • 台海危機與旗津
    • 徐阿華與本地關係,還有鍾府中軍的關聯
    • 地方信仰,百廟誌
    • 中洲藝術品阿伯的要被拆藝術品
    • 過度觀光對在地造成的傷害 都市人從地方離開去到都市 培養了不關心地方的態度 在到地方去觀光 就只會看到不地方的事物 玩的就只會是淺碟事物 在地人留下來的也只會因應這個淺碟需求 對自身歷史文化脈絡完全不在意 也不會有認同←文章或是影片
    • 《旗嶼文誌》的創立
    • 自己被說是怪胎,去找該名主任反擊←紀錄片
    • 旗津國小校歌←rap歌曲
    • 聖樂相關事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