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走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了不可知不確定的「未來」,卻把「現在」搞砸了,
失去了相處的時光,值得嗎?
被譽為是台版《黑鏡》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很推薦孩子正走在青春期的父母們靜下心來好好看這部影集,因為我正走在這條路上。原著作者吳曉樂是一名家庭教師,她將自己從18歲~25歲間從事家教時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書中的序裡寫道「如果你覺得看了不舒服的話,是因為那些都是真實的,那些孩子就是這麼不舒服,而且現在可能還有更多孩子一樣的不舒服!」
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要扮演很多角色,我深深覺得當媽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當爸爸也不容易的,此篇僅以女性角度來分享)。如果沒有持續學習跟調整的話,就會用自己原本的樣子去照養孩子,當一碰到事情就會容易歇斯底里,進而造成對一個家庭極沈重的心理壓力。
劇中有個五個故事,分別為〈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在這篇裡,聊聊兩個很有同感的故事。
媽媽的遙控器

【媽媽的遙控器】你現在恨我沒關係,你將來一定會感謝我的。

淑麗,小偉媽媽,離婚的打擊像是她體內某一部分的死亡,開始走向「自我認同」的崩裂,而唯一能讓她緊緊抓住的就是兒子-小偉。這一抓,如同影片裡「將玩偶丟入水杯裡」的比喻,溺死了孩子,也困住了自己。
她的控制欲讓孩子活在一個無限倒帶的生活,只要兒子不乖不聽話、有抗拒、有她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按下遙控器重來,直到兒子成為她要的樣子。她心裡深深無法填補的傷口,轉化全部注意力放在小偉的成績表現上,試圖以此遺忘離婚的悲傷與憤怒。但有多少的情緒,就轉化成多少的焦慮,再轉變成小偉的壓力。
現實生活中,這所謂的遙控器是無形的。爸媽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嘆息、一個拳頭或一次次重重地摔門,很有可能就改變了孩子們的決定與心性。
以「愛」為名,很多關係裡的一些控制欲是這樣的。而爸媽對孩子,大多是以上對下的感覺,投射期待在孩子身上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關心當然是需要且重要的,小時候,吃甚麼、穿甚麼、念哪間學校、去補習班、去哪玩、能玩甚麼手機遊戲等都是爸媽安排說了算。但當孩子漸漸長大有自己的想法時,爸媽也需要跟著成長與學習慢慢放手,或許會覺得小孩哪懂,說得話都是天真無知,但過多的控制只會成為手段也會讓彼此關係疏遠。
每個無法停止的控制背後,都有一道很深的失落。
茉莉的最後一天

茉莉的最後一天所有希望都在妳身上,拿什麼回報我?

林媽媽,放棄自己留美碩士的前程,變成全職母親,把所有寄託放在小孩身上,長期地透過房裡的監視器觀察女兒們,只在乎成績與自己的面子,沒有發現自己把不得志的遺憾與憤恨都轉移給了孩子,就這樣一天一天,把女兒茉莉推向了死亡。
林媽媽「重理輕文」的觀念,認為數學好、念醫科才是人生勝利組。當她發現茉莉在閱讀小說、想考中文系,立刻給予最嚴厲的責罵,強烈表現出茉莉要依照自己的要求走,而忽略了茉莉的真正需求。即使考上了第一志願,媽媽也只說:「沒有我這樣逼,妳以為妳考得上第一志願啊!」卻又在他人面前拼命炫耀。
茉莉開始看許多陰暗的書,自殺、嗑藥、自虐等,甚至還開始偷竊,且長期透過割腕自殘來報復自己,把受傷的心化作一道道烙在手腕上的割痕,她的憂鬱連精神科醫生怎麼醫治都醫治不了。
孩子的自我就這樣一點一滴流逝的,在這個惡性循環中,父母越來越看不到真實的孩子。茉莉媽媽看不見女兒在文學上的才華洋溢,而茉莉的最後一夜在數學習題上看見了非常痛苦的幻覺,「反正沒人愛我」成了茉莉在自殺前的最後一句話語。
林媽媽為了想探究茉莉的死因,藉由科技試圖讀取茉莉的記憶,在讀取記憶後,看到了自己在茉莉眼中的形象,才醒悟到自己正是害她自殺的兇手,同時也從女兒的記憶裡,重新認識了自己。
每個人都是由小孩成長為大人的,多數的大人卻不記得這件事。

我都是為你好

這句話,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很熟悉又備有壓力感的一句話。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這句話說得最多的是從老師跟親戚們的口中,較少從我爸媽口中聽到,該算是幸運嗎?!
爸爸是個包容力強大的男人,從小就很放手讓我做自己,沒想改變我甚麼,除了浪費食物被狠狠揍過一次以外。媽媽是極有控制欲的人,或她的情緒問題、或我達不到她的要求、或我的叛逆,一個眼神、一個巴掌就過來,常被揍得唏哩嘩啦的。至於自殺,在這篇【活下去的參考提案】太陽不會放棄天空已經寫過,就不在此多闡述。
但我想我是幸運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概是我當了媽媽以來,目前對孩子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在痛苦且長期不快樂的婚姻中,在某一天的爭吵後,突然意識到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步上這後塵時,分開是最好的選擇。
改變身處的環境與慢慢抽離困住的情緒,不讓自己沈淪在負面循環當中,正視自己的傷口,提醒自己「我不要成為下一個妳」,多閱讀、養寵物、培養興趣、多交朋友、每週安排固定陪伴孩子的時間等。走出自己的生活,漸漸地,對孩子越來越有溝通上的耐心,從未動手打過孩子(打孩子是教養之一,沒有對錯,但不能成為爸媽壓力發洩的出口而造成傷害),也學習到自己曾情緒失控暴怒後,開口跟孩子道歉。
「我這輩子沒什麼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有點成就。」劇中這句台詞,也是很多爸媽會對孩子說的話。何謂成就?爸媽認定的,還是孩子認為的?聯考後想唸的是醫護,但媽媽不同意,覺得學商才不會餓死,被要求唸商科會計系(唉,妳忘了我數學考零分的嗎..)。雖學以致用成為賺錢的工具,但並非我的意願與熱情。無論是高中還是大學,我不多干涉孩子的選擇,盡量用陪伴及讓他自己慢慢學著思考未來的方向,清楚後選擇了就要好好念書、努力地往前走,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痛苦,而每個身為爸媽的課題,就是學習不再複製同樣的故事。

改變你能改變的事,接受你無法改變的事。

好好愛與珍惜,對每個人的未來是有影響的。有好好的愛與被愛的過程,知道愛是甚麼樣子,遇到任何關係中的傷害,會較懂得不委屈求全及保護自己,像霸凌壓榨(學校&工作)、詐騙、暴力侵害、感情渣等等。
我們都會為孩子的未來感到焦慮與煩惱,而原因是甚麼?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世俗的眼光?孩子得符合大眾眼中所謂的好跟乖嗎?我們無法守護孩子一輩子,就像他們也不見得能照顧我們到老,從日常小事慢慢培養他獨立做決定、學會管理自己,人生是他自己的,必須自己去試,在逆境中披荊斬棘,去跌倒、去受傷、去承受挫敗,才能學會扛起責任,真正變得成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黎巴嫩詩人 紀伯倫
..........................................我是分隔線..........................................
【後記】
為了大學通勤,孩子近期開始搬家,我以為我應該不會有所謂離巢期的煎熬,但在孩子出門後,ㄍㄥ住的情緒瞬間淚崩,這悲傷的情緒盤附在心上許久。
期望孩子能平安健康快樂幸福,這是最重要的事;也願自己調整情緒,過自己快樂的人生。
avatar-img
58會員
154內容數
生活有時不好過,留點溫柔給自己,還能擁抱勇敢,這裡是我的心情太嘮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空凜 的其他內容
「愛,就像一把菜刀,可以砍出彼此的界線,露出最深的恐懼,當然,也可能切開防衛,看到最溫柔的那一面。」 ─ 《媽,別鬧了!》 如果,有如果,我也想這麼鬧。
總有一天,一切會好的。總有一天是哪一天呢? 2016上映的丹麥劇情片【Der kommer en dag】,一部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真實故事,好友強烈推薦我看,說「看完了,妳一定會寫。」 https://ppfocus.com/0/eneb88f92.html
她在毫無尊嚴的地方,給了女性尊嚴, 教她們如何在籠子裡自由的呼吸。 雖然根據報導,她的後代子孫認為原著與電影內容有些不實之處,進而提出訴訟,這裡就不探討多少真實性與否。 除了在名字「甘古」後面加上一個拜字,是印度對擁有地位的人尊稱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 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似是平常的話,卻震撼又省思。 送別死亡之後,生命以另一種型態呈現,告別也是另一種相聚的開始。 我們都知道人生時間有限,終究會死這件事,這是個事實,也因如此,過得幸福、活在當下的意義,才那麼重要。
對自己說聲「I'm worth it!」,不需要透過比較來找自我價值,專注過現在的日子,挖掘發自內心想做的跟感到快樂的事。 「I'm worth it!」這句話有一種魔力。 自信來自於你相信自己,而不是去粉飾或逃避。 每個人就是『不一樣』,不用靠「比較」也能抓穩自己。
人生躲不掉的事那麼多,既然躲不掉,那就來吧! 走過人生的盡頭,可以再握筆寫著日記,才知道生命中那些伸手可得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錯誤,根本沒有『對』過好嗎?」
「愛,就像一把菜刀,可以砍出彼此的界線,露出最深的恐懼,當然,也可能切開防衛,看到最溫柔的那一面。」 ─ 《媽,別鬧了!》 如果,有如果,我也想這麼鬧。
總有一天,一切會好的。總有一天是哪一天呢? 2016上映的丹麥劇情片【Der kommer en dag】,一部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真實故事,好友強烈推薦我看,說「看完了,妳一定會寫。」 https://ppfocus.com/0/eneb88f92.html
她在毫無尊嚴的地方,給了女性尊嚴, 教她們如何在籠子裡自由的呼吸。 雖然根據報導,她的後代子孫認為原著與電影內容有些不實之處,進而提出訴訟,這裡就不探討多少真實性與否。 除了在名字「甘古」後面加上一個拜字,是印度對擁有地位的人尊稱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 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似是平常的話,卻震撼又省思。 送別死亡之後,生命以另一種型態呈現,告別也是另一種相聚的開始。 我們都知道人生時間有限,終究會死這件事,這是個事實,也因如此,過得幸福、活在當下的意義,才那麼重要。
對自己說聲「I'm worth it!」,不需要透過比較來找自我價值,專注過現在的日子,挖掘發自內心想做的跟感到快樂的事。 「I'm worth it!」這句話有一種魔力。 自信來自於你相信自己,而不是去粉飾或逃避。 每個人就是『不一樣』,不用靠「比較」也能抓穩自己。
人生躲不掉的事那麼多,既然躲不掉,那就來吧! 走過人生的盡頭,可以再握筆寫著日記,才知道生命中那些伸手可得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錯誤,根本沒有『對』過好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生命終將逝去,戲裡那些用AI模擬出的美好過去,也許都是使用者想留下的記憶” 這部戲裡不管哪一段AI模擬出來的感情,在我看來都是為活著的人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那個他(她),而這些模擬的意識,我看來這並不是懷念而是一種依賴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此篇以敏敏女孩為故事主角,講述母親給孩子的管教,是愛也是羈絆,面對擇校就業的衝突,要聽母親的還是自己的? 而母女倆經歷了什麼事呢? 點擊文章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倒霉兒把自己的筆給了尋色兒,尋色兒變成倒霉兒了。慈母不出孝子?尋色兒進入故事對蘊情兒說:我的母親是一個慈愛的母親,我從來沒有對母親說老大就在我心,要出來做次生佛這件事情,沒有辦法對母親說得清楚。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對誰都無法說得清楚,我們是局中人,到時我希望你可以幫我一把。 尋色兒又說:只要我們對母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生命終將逝去,戲裡那些用AI模擬出的美好過去,也許都是使用者想留下的記憶” 這部戲裡不管哪一段AI模擬出來的感情,在我看來都是為活著的人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那個他(她),而這些模擬的意識,我看來這並不是懷念而是一種依賴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此篇以敏敏女孩為故事主角,講述母親給孩子的管教,是愛也是羈絆,面對擇校就業的衝突,要聽母親的還是自己的? 而母女倆經歷了什麼事呢? 點擊文章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倒霉兒把自己的筆給了尋色兒,尋色兒變成倒霉兒了。慈母不出孝子?尋色兒進入故事對蘊情兒說:我的母親是一個慈愛的母親,我從來沒有對母親說老大就在我心,要出來做次生佛這件事情,沒有辦法對母親說得清楚。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對誰都無法說得清楚,我們是局中人,到時我希望你可以幫我一把。 尋色兒又說:只要我們對母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