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影視亂亂聊】#2|台灣影片介紹、影評、專題</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歡迎來到亂來的工作室的《影視亂亂聊》,內容會集中在我們台灣的連續劇、迷你劇跟電影、短片上,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7/7將在公視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簡單介紹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公視繼《危險心靈》之後推出的教育主題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作品,其中的五篇故事改編成〈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五個單元劇,每單元有兩集,全劇共十集,是難得的詩選劇、故事選系列劇方式製作。

而編劇找了蔣有竹、洪滋瑩、夏康真、馬千代、費工怡及簡士耕執筆,起初定位為青春偶像劇,但為了衷於原著的創作精神,因此改為微科幻類型,並以「寓言」或平行時空的方式與現實連結。

而在今年三月公布首支超前導影片,由劇中的年輕演員朗誦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作品「先知」中的〈孩子〉,結果引發網友敏感神經,出現了兩邊人馬的大辯論。

由此可知,教育或是親子間互相不被理解的程度有多大,才會引發如此的迴響

改編自作家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吳曉樂是一名家教老師,在擔任家教過程看到許多被考試制度綁架的孩子跟家庭,而書寫下來的故事。

相信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因為教育體制下考試與分數的綁架,而失去了許多探索自我的機會,直到有一天自己長大了或成為自己孩子的父母後,卻發現自己從沒選擇過自己想走什麼路、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於是繼續將自己的遺憾寄託在下一代中,變成了一種循環。

導演 團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由導演陳慧翎帶領《那年,雨不停國》製作團隊一起完成的作品。

成為一名母親的陳慧翎,讀了吳曉樂的原著,對於書中描繪追求分數與成功的變態社會,所產生的扭曲親子關係感到震撼,她期望透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能夠深入探討複雜性與黑暗面,讓觀眾透過五篇血淋淋的寓言產生反思。

五部單元劇簡單介紹內容

接下來,我簡單的介紹這五部單元劇的大綱

媽媽的遙控器:

敘述的是主角的母親經歷了最糟糕的一天,她和主角父親離婚,工作又出了大包,還發現了最聽話的主角做了假成績單欺騙她,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一敗塗地,接著一位陌生西裝男子出現在他面前,給了他一個遙控器,接著就母親透過遙控器一直不斷的要求兒子修正錯誤行為。

貓的孩子:

以高中生主角被受父母升學主義至上的教育方式所折磨著,他總渴望著母親的關愛與擁抱,卻得在家族人人都是教育菁英的壓力下被迫承受那已不堪負荷的壓力。某天主角發現他只要在平行時空殺死一隻貓,她的成績就可以進步,於是一步步踏入了駭人的情境。

茉莉的最後一天

描述高材生茉莉為符合母親期待,不斷壓抑自己的情緒,進而求助心理醫生的故事,最後還是自殺了。

而母親為了要了解女兒自殺的原因,透過科學儀器解讀死去女兒生前的腦波影像。

孔雀:

小康家庭的十六歲少女巧藝,在母親美琪的堅持下進入私立維德中學就讀,在這所充滿有錢人的學校裡,她始終覺得自己和同學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校園裡養的孔雀突然對她開口,說可以實現巧藝所有的願望,只要巧藝願意拿「一點點的自己」來交換。於是身體與行為變得越來越像孔雀,

媽媽得知後竟說:

「這社會上大家都在忍耐,

一時的忍耐換一時的幸福,這很值得啊!」

必須過動:

敘述未來世界中胚胎由國家掌控,人們將按照鑑定考試分數分配住房與工作。

15歲的若娃必須在鑑定考上獲得高分,才能讓擁有模範母親金質勳章的媽媽,

繼續住在優質住宅。當媽媽意識到若娃可能不會通過鑑定,決定不擇手段證明女兒患有過動症,讓女兒成為瑕疵胚胎並遭受國家銷毀,讓自己再重領新的胚胎,以捍衛自己「好母親」的身分。

7/7首播 媽媽的遙控器

7/7首播的是媽媽的遙控器,接下來我將做一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專題,於每部單元劇播出後,針對此單元劇做詳細的見解及說明。

raw-image

如果你喜歡這隻喜歡影片的話,歡迎分享出去並訂閱亂來的工作室,未來會有更多的書籍介紹及台灣影片的推薦,我是邊緣老闆,我們下次見。

-

我是曹竣瑋 22歲 彰化員林自由影音接案者 影音紀錄/剪輯/配樂
明年打算接觸更多MG動畫、平面設計、出版印刷

合作邀約mail:qweasd010301@gmail.com


歡迎訂閱看影片➜ 亂來的工作室&邊緣老闆Youtube頻道
歡迎按讚➜ 亂來的工作室FB
歡迎追蹤➜ 亂來的工作室IG
歡迎追蹤或+好友交流➜ 邊緣老闆/曹竣瑋個人FB
歡迎追蹤看老闆日常➜ 邊緣老闆的幹話日常IG
歡迎買書支持老闆➜ 邊緣老闆的二手書拍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緣老闆/曹竣瑋的沙龍
44會員
67內容數
『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 「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 為什麼家鄉對於我們是著迷的,就像我們出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是對於個體的我們第一個產生意義的地方;我們在家鄉開始社會化、開始產生人際關係、開始與家庭以外的世界產生連結 - -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為了那不可知又以為看似美好的「未來」, 卻把「現在」搞砸了,值得嗎? 劇中有個五個故事,分別為〈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在這篇裡,聊聊兩個我看了有感也同感的故事。 【媽媽的遙控器】你現在恨我沒關係,你將來一定會感謝我的。 茉莉的最後一天如果沒有生妳
Thumbnail
為了那不可知又以為看似美好的「未來」, 卻把「現在」搞砸了,值得嗎? 劇中有個五個故事,分別為〈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在這篇裡,聊聊兩個我看了有感也同感的故事。 【媽媽的遙控器】你現在恨我沒關係,你將來一定會感謝我的。 茉莉的最後一天如果沒有生妳
Thumbnail
今天《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終於到了最後一集《必須過動》 ! 說真的,我心裡看得真的是黑暗到不能再黑暗,低潮不能再低潮,按難受程度來排名的話,大概僅次於《 貓的孩子》,那個雪白的銀色世界真的令人無法喘息,也讓人想起電影《分歧者》的故事,難道這個世界只有會讀書才有資格活著嗎?
Thumbnail
今天《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終於到了最後一集《必須過動》 ! 說真的,我心裡看得真的是黑暗到不能再黑暗,低潮不能再低潮,按難受程度來排名的話,大概僅次於《 貓的孩子》,那個雪白的銀色世界真的令人無法喘息,也讓人想起電影《分歧者》的故事,難道這個世界只有會讀書才有資格活著嗎?
Thumbnail
,公視所製作的著名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上月剛獲得金鐘獎十四項獎項提名,筆者藉由這齣劇裡出現的「對話」、「鏡頭」、「故事性」來詮釋教育體制出現的問題,但也因為劇中只有提出問題,而沒有給出解答,此處也以筆者的視角給予想法。
Thumbnail
,公視所製作的著名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上月剛獲得金鐘獎十四項獎項提名,筆者藉由這齣劇裡出現的「對話」、「鏡頭」、「故事性」來詮釋教育體制出現的問題,但也因為劇中只有提出問題,而沒有給出解答,此處也以筆者的視角給予想法。
Thumbnail
自從知道這本書之後,一直很想找來看, 有聽聞電視劇拍的很好,更是想看, 可能我沒有慧根,電視我完全看不下去,覺得很可怕! 後來,作者吳曉樂出了另一本書「上流兒童」, 我倒是先借閱了。 先岔開話題,上流兒童那本書真的寫的超好的! 書中描述的簡直就是我女兒先前念的私立小學的誇張版, 裡面家長的勾心鬥角
Thumbnail
自從知道這本書之後,一直很想找來看, 有聽聞電視劇拍的很好,更是想看, 可能我沒有慧根,電視我完全看不下去,覺得很可怕! 後來,作者吳曉樂出了另一本書「上流兒童」, 我倒是先借閱了。 先岔開話題,上流兒童那本書真的寫的超好的! 書中描述的簡直就是我女兒先前念的私立小學的誇張版, 裡面家長的勾心鬥角
Thumbnail
從〈媽媽的遙控器〉到〈茉莉的最後一天〉,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都是重磅出擊,每一集都在談母親與兒女的愛恨交纏。但是來到《孔雀》,風向驟轉,開始談造就親子問題的背後兇手──大環境的貧富階
Thumbnail
從〈媽媽的遙控器〉到〈茉莉的最後一天〉,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都是重磅出擊,每一集都在談母親與兒女的愛恨交纏。但是來到《孔雀》,風向驟轉,開始談造就親子問題的背後兇手──大環境的貧富階
Thumbnail
這些沒了名字的媽媽,每個都被稱呼為「XX同學的媽媽」們,在瀕臨崩潰之前講的唸的想的,都是「你」「你」「你」,但其實最終都是自己。 這樣的情節,太熟悉了。 然而,這些媽媽們真的是萬惡嗎?
Thumbnail
這些沒了名字的媽媽,每個都被稱呼為「XX同學的媽媽」們,在瀕臨崩潰之前講的唸的想的,都是「你」「你」「你」,但其實最終都是自己。 這樣的情節,太熟悉了。 然而,這些媽媽們真的是萬惡嗎?
Thumbnail
「我的孩子很乖,他一定是被同學帶壞的。」這是父母處理孩子麻煩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更被廣大網友拿來戲稱許多社會新聞案件的父母嘴臉。但其實,「我的孩子很乖」透露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其實根本不了解我的孩子」。
Thumbnail
「我的孩子很乖,他一定是被同學帶壞的。」這是父母處理孩子麻煩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更被廣大網友拿來戲稱許多社會新聞案件的父母嘴臉。但其實,「我的孩子很乖」透露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其實根本不了解我的孩子」。
Thumbnail
公視這一次推出「你的孩子」系列影劇,讓很多人翹首期盼,這一系列探討愛的明亮與黑暗面,切到家庭議題層面,算是前所未有的大膽,雖然在文學作品中,關於家庭議題書寫一直是有的,而且有著豐富的脈絡。然而,在台灣
Thumbnail
公視這一次推出「你的孩子」系列影劇,讓很多人翹首期盼,這一系列探討愛的明亮與黑暗面,切到家庭議題層面,算是前所未有的大膽,雖然在文學作品中,關於家庭議題書寫一直是有的,而且有著豐富的脈絡。然而,在台灣
Thumbnail
親子關係和教育議題,一直是公視長期關注的主題。然而要把這兩個議題結合,變成戲劇,又要讓觀眾覺得好看,
Thumbnail
親子關係和教育議題,一直是公視長期關注的主題。然而要把這兩個議題結合,變成戲劇,又要讓觀眾覺得好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歡迎來到亂來的工作室的《影視亂亂聊》,內容會集中在我們台灣的連續劇、迷你劇跟電影、短片上,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7/7將在公視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歡迎來到亂來的工作室的《影視亂亂聊》,內容會集中在我們台灣的連續劇、迷你劇跟電影、短片上,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7/7將在公視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