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原文+白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備註(二):佛經中出現「如是我聞」,「我」即是指阿難,我阿難「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
備註(三):佛將入涅槃,眾弟子都哭起來,尤其是阿難,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聲,這時有阿那律尊者,就對阿難說:「你不能哭,應該趕快問佛,怎麼安排後事?」阿難說:「要問什麼後事呢?」尊者回應要請問佛四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則為「佛滅度後,將來結集經典時,一切經典,以何為首?」佛答:「一切經典,當安『如是我聞』,和六種成就,才能表示經典圓滿,及證明是佛所說的。」
備註(四):息爭論:阿難還未證四果,當時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羅漢,老參上座,資格和身份都比阿難高深,如果是阿難所說的經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聞」,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難說的,而是佛所說,阿難的記性特別強,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說的經典,他都能詳細記得,有條不紊,不會雜亂。現經典前面加上「如是我聞」,這一切法,都是我阿難,從佛處所聽聞的,大眾才不會有爭論。
備註(五):異外道:外道經首,多安阿或嚘作為開始,佛則咐囑安「如是我聞」,以便和外道不同。
備註(六):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天台智者大師將〈序品〉至〈安樂行品〉為止的前十四品稱為「迹門」,從〈地湧出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為止的後十四品稱為「本門」,並把第二〈方便品〉與第十六〈如來壽量品〉,分別視作「迹門」和「本門」的核心。
備註(七):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經)是法華經中最有名的一品;在東亞地區的流行程度,甚至超過其他各品,許多寺廟及殯葬法事單位,會單獨將該品從法華經中抽取出來印刷,方便信徒唱誦。該品描寫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應化身尋聲救苦的事跡。
--------------------------------------------------------------------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淨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捨。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為稀有。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而為說法,拔出眾生處處貪著。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惟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否。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亦常歎其種種功德,精勤護持,助宣我法,能於四眾、示教利喜,具足解釋佛之正法,而大饒益同梵行者。自捨如來,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汝等勿謂富樓那但能護持助宣我法,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於彼說法人中、亦最第一。又於諸佛所說空法,明了通達,得四無礙智,常能審諦清淨說法,無有疑惑,具足菩薩神通之力。隨其壽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謂之實是聲聞。而富樓那以斯方便,饒益無量百千眾生,又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而皆護持、助宣佛法。亦於未來、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教化饒益無量眾生,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漸漸具足菩薩之道。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七寶為地,地平如掌,無有山陵溪澗溝壑,七寶台觀、充滿其中,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無諸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以化生,無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志念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得大神通、四無礙智,善能教化眾生之類。其聲聞眾、算數校計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其佛國土、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劫名寶明,國名善淨。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滅度後,起七寶塔、遍滿其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
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
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自說是聲聞,去佛道甚遠,
度脫無量眾,皆悉得成就,雖小欲懈怠,漸當令作佛。
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
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
若我具足說、種種現化事,眾生聞是者,心則懷疑惑。
今此富樓那,於昔千億佛、勤修所行道,宣護諸佛法。
為求無上慧,而於諸佛所,現居弟子上。多聞有智慧,
所說無所畏,能令眾歡喜,未曾有疲倦,而以助佛事。
已度大神通,具四無礙智,知諸根利鈍,常說清淨法,
演暢如是義,教諸千億眾,令住大乘法,而自淨佛土。
未來亦供養、無量無數佛,護助宣正法,亦自淨佛土。
常以諸方便,說法無所畏,度不可計眾、成就一切智。
供養諸如來,護持法寶藏,其後得成佛,號名曰法明。
其國名善淨,七寶所合成,劫名為寶明。菩薩眾甚多,
其數無量億,皆度大神通,威德力具足,充滿其國土。
聲聞亦無數,三明八解脫,得四無礙智,以是等為僧。
其國諸眾生,淫欲皆已斷,純一變化生,具相莊嚴身。
法喜禪悅食,更無餘食想。無有諸女人,亦無諸惡道。
富樓那比丘,功德悉成滿,當得斯淨土,賢聖眾甚多。
如是無量事,我今但略說。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記。於此眾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後得成為佛,號曰普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冕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過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覺。
常放大光明,具足諸神通,名聞遍十方,一切之所敬,
常說無上道,故號為普明。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
咸升妙樓閣,遊諸十方國,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
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
佛壽六萬劫,正法住倍壽,像法復倍是,法滅天人憂。
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轉次而授記。
我滅度之後,某甲當作佛,其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日。
國土之嚴淨,及諸神通力,菩薩聲聞眾,正法及像法,
壽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說。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
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受記已,歡喜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安隱授記聲,歡喜未曾有,禮無量智佛。
今於世尊前、自悔諸過咎,於無量佛寶,得少涅槃分,
如無智愚人,便自以為足。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
其家甚大富,具設諸肴膳。以無價寶珠、繫著內衣裏,
默與而捨去,時臥不覺知。是人既已起,遊行詣他國,
求衣食自濟,資生甚艱難,得少便為足,更不願好者。
不覺內衣裏、有無價寶珠。與珠之親友,後見此貧人,
苦切責之已,示以所繫珠。貧人見此珠,其心大歡喜,
富有諸財物,五欲而自恣。我等亦如是,世尊於長夜,
常愍見教化,令種無上願。我等無智故,不覺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餘。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
得佛無上慧,爾乃為真滅。我今從佛聞,授記莊嚴事,
及轉次受決,身心遍歡喜。
--------------------------------------------------------------------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那時,說法第一的大弟子富樓那,聽到釋迦牟尼佛是用智慧的巧妙方便,依隨眾生的資質能力程度而說法;又聽到釋迦牟尼佛授予舍利弗、大迦葉、須菩提、大迦栴延、大目犍連等許多大弟子,無上正覺的記別;還聽到過去世的因緣。更還聽到所有佛陀都有自在無比的神通力,不禁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內心頓然清淨,歡喜不已。
他立即從座位站起來,走到佛陀面前,以頭、臉觸及地面,禮拜佛足,然後退在一旁,仰望著釋尊的臉孔,目不轉睛地這樣的想:「世尊真是太奇特了,所作所為多麼的罕見。竟能順應世間各別不同的種族特性,配上善巧方便的認知見解,來為他們說法,以拔除眾生各方面的貪婪、執著。我們對於佛陀功德的偉大,實在不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祇有佛陀、世尊才能知道我們心底的本來願望啊。」
那時,釋迦牟尼佛對所有比丘說:「你們看見這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了嗎?我經常稱讚他在所有說法的人當中,是最為傑出的;也經常讚美他的各種功德啊。他一直勤奮在護持、幫助宣揚我的教法,能夠在於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子、在家女子等四眾中,給予他們開示、教法,使他們獲得法益、法喜;他具有足夠能力解釋佛陀的正確法理,故而大大有利於一同從事梵行的人。除了如來之外,沒有誰能比得上他,那流利雄辯的口才了。
你們啊!不要以為富樓那只是現在才護持、幫助宣揚我的教法,他還曾經在過去九十億位之多的佛陀住所,進行護持、幫助宣揚佛陀的正確法理啊。在那時,說法的人當中,他亦是最為傑出的;並且對於許多佛陀所說的空寂之法,都能完全明白通達,得到了理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等四種運用裕如的智慧。經常能夠觀察入微,以清淨心來說法,使人毫無疑惑。他還具備了菩薩的神通力量,能活多久就多久,來從事梵行的活動啊。在過去的那些佛陀裏,人們都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聲聞弟子,因富樓那懂得用那些善巧的方便,來饒益不可衡量,數以百千計的眾生;還化導了不可衡量、阿僧祇數目眾多的人,令他們立志追求無上正覺。為了淨化佛國土,所以他就恆常地進行著佛事,教化眾生。
各位比丘啊!富樓那亦會是在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七位佛陀,所有說法的人當中,最為傑出的。如今在我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當中,他亦是說法第一的人;於現在賢劫中的未來,他在所有佛陀的弟子當中,也會是說法第一的人啊。而且都會護持、幫助宣揚佛法,同樣亦會在未來一直護持,幫助宣揚不可衡量、沒有止境那麼之多佛陀的教法,教導饒益不可衡量之多的眾生,令他們立志追求無上正覺。為了淨化佛國土,所以他恆常勤奮進取地努力教化眾生啊。
漸漸地具備足夠菩薩的實踐,經過不可衡量、阿僧祇的漫長期間,富樓那將會在這國土獲得無上正覺。佛號叫法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那位法明如來以等如恆河沙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作為一個佛國土。以七寶鋪地,地面平坦得有如手掌,沒有山陵、溪澗、溝壑。用七寶點綴的樓閣,遍佈在全國;許多天神的宮殿,鄰近在離地不遠的虛空,人與天神交會連接,彼此相望。那裡沒有墮於各種惡道的人,也沒有女人,一切眾生都是突然變化出來的。沒有淫欲,個個都是已得大神通,能夠身上放出光明,自由自在地飛行的。他們的志向、信念很堅定,努力進取,又有智慧。全部人都呈現金色,以三十二種相的變化,來顯現自身的威嚴。那個國土的眾生,日常都是以兩種東西為食糧,第一種是法喜食糧,第二種是禪悅食糧啊。
國土還有不可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那麼之多的菩薩大眾。他們都是已得大神通,有了理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等四種運用裕如的智慧,很會教化眾生這類人物。那些聲聞大眾多得數不清、計不盡,所以算不出來。他們都具備了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等六神通;過去、現在、未來等三明;以及達到八種解脫的境地了。他的佛國土就是有這樣不可衡量的功德,來莊嚴法明如來的一切成就啊。
那個時代的名稱叫寶明,國土名為善淨。法明如來的壽命有不可衡量、阿僧祇的漫長期間。教法持續非常長久,法明如來入滅離世後,為他蓋建的七寶塔,會遍滿全國各地啊。」
那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各位比丘仔細的聽著啊!佛子富樓那所實踐之道,
是因他充分學到方便法,所以是很不可思議的啊。
曉得知道眾人喜好小法,而害怕追求偉大的智慧。
故有許多菩薩如富樓那,都假裝不過是聲聞緣覺,
以不可計數的善巧方便,教化各種眾生這類人物。
一邊稱說自己只是聲聞,是個距離佛道甚遠的人,
一邊度脫不可衡量眾生,令他們都得到一定成就。
使這些雖然有貪小欲望,又懈怠中途退縮的眾生,
逐漸可令他們趨向成佛。這種弟子內秘菩薩之行,
外表卻顯現出像是聲聞,仍致力少欲及討厭生死,
實際自己正在淨化佛土。示眾表露有貪瞋癡三毒,
又顯現存有邪見的模樣。我的弟子富樓那便如是,
運用善巧方便濟度眾生。如果我一一詳細地說出,
種種他怎樣現化的事例,眾生聽聞這些事例的話,
內心不禁就會產生疑惑。現在我這位弟子富樓那,
曾在過去千億個佛那裏,勤奮修習菩薩所行之道,
幫助宣揚護持各種佛法。為追求至高無上的智慧,
而跟在許多佛陀的住所。現身居於弟子中的上座,
見聞廣博而且又有智慧,所有的說法都無所畏忌,
能夠令到聽眾產生歡喜。從來沒有一點兒覺疲憊,
而只樂於協助佛陀做事。已達一定程度的大神通,
具四種運用裕如的智慧,很清楚眾生的根性利鈍。
經常會演說清淨的法門,演說闡明如是言論義理,
教化數以千億計的眾生。使他們堅持大乘的法門,
從而自然達到淨化佛土。在未來世代也將會供養,
不可衡量無數之多佛陀,也會護持幫助宣揚正法,
亦同時是淨化自己佛土。經常運用各種善巧方便,
來演說佛法而無所畏忌,救度不可估計之多眾生,
使他們能成就一切智慧。供養一個又一個的如來,
並護持一切的法財寶藏,那樣完成後才得以成佛。
佛號的名稱叫法明如來,那個國土名稱叫做善淨,
是用七種寶物組合構成。那個時代的名稱叫寶明,
存在菩薩大眾非常之多,他們的人數是不可衡量,
單位數是以億來計算的。均達一定程度的大神通,
威儀品德力量完全具備,這等菩薩充滿那國土啊。
聲聞數目也是不可計算,具備三種明達八種解脫,
得四種運用裕如的智慧,以這些人物為佛國僧侶。
那個國土裡的所有眾生,淫邪慾念都已淨化斷除,
是純粹單一的變化出來。個個具有非常莊嚴身相,
以法喜和禪悅作為食糧,再沒有什麼吃食的想法。
並沒有形形色色的女人,同時也沒有各種的惡道。
這一位富樓那出家弟子,所有功德完全達成圓滿,
就會獲得這樣好的淨土。還有非常之多賢聖僧眾,
這些事例多得不可衡量,我現在只是略作說明吧。
那時,有一千二百位阿羅漢,他們是已達至心自在的人,都不禁這樣的想:「我們實在太高興了,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啊。如果釋尊也能給我們各人授記,像其他大弟子那樣的話,那不是更快樂嗎?」
釋迦牟尼佛知道這些人心中的想法,便告訴大迦葉說:「這一千二百位阿羅漢,我現在會當場逐一為他們授予無上正覺記別的。
在這大眾之中,我的大弟子阿若憍陳如比丘,將會供養六萬二千億位佛陀,然後就會得到成佛了。佛號叫普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其餘另外五百位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人,都會獲得無上正覺的。佛號同一叫普明啊。」
那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這一位阿若憍陳如比丘,會遇上不可衡量的佛陀,
經過阿僧祇的漫長期間,就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經常放出耀目的大光明,完全具備了各種的神通。
名聲普遍傳聞十方各地,受到一切眾生所尊敬的。
經常演說至高無上道理,所以佛號就稱為普明啊。
那個佛國土非常的清淨,菩薩個個都很勇猛精進,
通通會昇上美妙的樓閣,遊歷周遍十方許多國土。
以至高無上的供養物品,奉獻給十方許多的佛陀。
作完了這樣的供養之後,內心便懷著莫大的歡喜,
一轉眼之間就回到本國,全都有這樣的神通力啊。
普明佛壽命有六萬劫長,正法留傳是壽命的兩倍,
像法留傳又是正法兩倍,佛法滅後天人都憂慮了。
其餘另外五百位阿羅漢,陸陸續續都會依次成佛,
都是同一佛號稱為普明。他們依次流轉逐一授記:
在我滅度離開人世之後,某甲你將來也會成佛的。
那些是所要教化的世間,亦正如我今日的一樣啊!
五百比丘成佛的佛國土,佛國的莊嚴環境的清淨、
以及各種神通變化力量、菩薩和聲聞大眾的情況、
正法和像法的留傳時間、佛陀壽命劫數多少長久,
都正如上面所說的一樣。迦葉啊你一定要知道的,
五百位已得心自在的人,還有其餘許多的聲聞眾,
亦會像這樣的授記成佛,那些不在這法會中的人,
你為要他們好好宣說啊。
那時,五百位阿羅漢,在佛陀座前得到了授記之後,歡喜雀躍不已。立即從座位站起來,走到佛陀面前,以頭、臉觸及地面,禮拜佛足,懺悔過失,自責地說:「世尊啊!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念頭,自以為已完全悟得死亡的真諦。如今才明白,這是沒有智慧之人的想法。為甚麼呢﹖我們應以獲得如來智慧為目標的,然而卻只以獲得小智慧便滿足了。
世尊啊!比方有一個人到親友家裡,喝醉酒而倒臥床上。這時,親友踫巧有公事必須外出,便將一顆無價寶珠,縫入他的衣服裏,送給了他之後便離去。那人醉倒床上,甚麼都不曉得。醒來之後,一路閒遊到他國,為求衣食,費盡心力去覓取,生活十分艱難。如果稍有所得,便很滿足了。後來親友又踫上他,看見他那模樣,便對他說:『豈不奇怪啊!堂堂男子漢,怎麼會為了衣食而淪落到這地步呢?我從前為了讓你得到安樂、可隨意享盡五欲,曾在某年某月某日,將一顆無價寶珠,縫入你的衣服裏,現在一定還在那裡的,然而你卻不曉得,以致過著辛苦憂惱的生活,真是太傻了!你現在可以拿這顆寶珠,去買你所需的一切,便經常可以開心如意,不再有任何短缺了。』
佛陀也是這樣,在作菩薩時,已教化我們,激發我們追求一切智慧的心志。然而我們不久就開始鬆懈,遺忘得一乾二淨了。到了證得阿羅漢道之後,又自以為對死亡的認知已很足夠。如同生活艱難時,獲得一點就很滿足了。幸虧追求一切智慧的心願仍然還在,並未完全失去啊。現在釋尊又提醒我們,而這樣說:『各位比丘啊!你們所學得的,還未完全透悟死亡的真諦。我過去長期以來,為了讓你們種下成佛的善根,所以才運用權宜的方便,故意顯示不受生死流轉的狀態,然而你們卻以為實已得悟死亡的真諦了。』
世尊啊!我們現在才明白,其實是應該成為菩薩,才能得到授予無上正覺記別的。由於這個緣故,簡直是歡喜萬分了,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啊。」
那時阿若憍陳如等人,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我們得聞無比詳和的授記聲,因而感覺到從未有過的歡喜,
所以要禮拜智慧無量的佛陀。現在讓我們在於世尊的面前,
懺悔自己犯下的許多過錯吧。我們本來是擁有無量的佛寶,
但當得悟小部份的死亡真諦,就好像沒有智慧的傻子一樣,
往往會自滿得意以為足夠了。好比有一位很貧寒窮困的人,
有一次去到親友的家裡暫住。其親友的家財是非常富有的,
具備酒筵擺設各種佳餚款待,同時還贈以一顆無價的寶珠,
縫入在這位窮人的內衣裏面,悄悄地贈與他之後便離去了。
窮人因醉臥床上而毫不知情,這個窮人酒醉醒來起身之後,
便繼續流浪閒遊於各國地方。到處謀求衣食自己養活自己,
生計維艱日子過得非常困難。當得到少許工資便大為滿足,
更不敢願望多求好一點過活。這是因為毫不察覺內衣裡面,
竟然會有著一顆無價的寶珠。當年曾贈與給他寶珠的親友,
後來再一次遇見了這位窮人。以苦切之言將他責備了之後,
便提示贈以所繫的寶珠還在。窮人看見了這顆無價的寶珠,
他的心裡充滿無限大的歡喜。從此富裕並擁有各種的財物,
對於五欲可自由隨意地享受。我們這些阿羅漢也是這麼樣,
世尊曾於過去漫長的歲月中,不時悲憫見憐垂慈教化我們,
讓我們種下追求無上的大願。奈何因我們沒有智慧的緣故,
所以竟然不曾察覺亦不知道,更當得悟小部份的死亡真諦,
便自滿不追求其餘的修行了。現在佛陀提醒並使我們覺悟,
說還未完全透悟死亡的真諦。唯有是獲得佛陀的無上智慧,
乃才會真正透悟死亡的真諦。我們現在從佛陀的口中聽到,
授予成佛記別這件莊嚴的事,以及可輾轉依次授記與他人,
身心不禁洋溢無比的歡喜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尊悉知已,當轉無上輪。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 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約 前623年 - 前543年) 記錄:阿難尊者(約 前593年 - 前?年)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344年-413年) 備註(二):佛經中出現「如是我聞」,「我」即是指阿難,我阿難「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尊悉知已,當轉無上輪。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 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約 前623年 - 前543年) 記錄:阿難尊者(約 前593年 - 前?年)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344年-413年) 備註(二):佛經中出現「如是我聞」,「我」即是指阿難,我阿難「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探討了佛陀對阿難及羅睺羅的授記,以及未來成佛的預言。從阿難的守法之道到羅睺羅的長子身份,文章深入佛教教義,闡述了成佛的途徑與信仰的重要性。兩千位弟子在佛前發心,表達對成佛之道的渴望,展現佛教徒的追求與信仰。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給所有的佛弟子(笑),極樂世界是僧團的世界,因為這是世尊的愛。誰在說話?是阿良。如果不是僧團的世界,是因為每個聖土的善男子善女子,都想拜訪阿彌陀佛國土,所以淨土實際上已經不是封閉,來者都是最好最善良的人。而阿彌陀佛從來一直沒有改變,他就是一個和尚,一個出家人。 阿良想的東西,就是魔慈眾生想要的東西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探討了佛陀對阿難及羅睺羅的授記,以及未來成佛的預言。從阿難的守法之道到羅睺羅的長子身份,文章深入佛教教義,闡述了成佛的途徑與信仰的重要性。兩千位弟子在佛前發心,表達對成佛之道的渴望,展現佛教徒的追求與信仰。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給所有的佛弟子(笑),極樂世界是僧團的世界,因為這是世尊的愛。誰在說話?是阿良。如果不是僧團的世界,是因為每個聖土的善男子善女子,都想拜訪阿彌陀佛國土,所以淨土實際上已經不是封閉,來者都是最好最善良的人。而阿彌陀佛從來一直沒有改變,他就是一個和尚,一個出家人。 阿良想的東西,就是魔慈眾生想要的東西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