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許多的不確定性在眼前,能從過去演進找到借鏡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文明的進展從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因著人的移動方式,限制至了活動範圍,但從狩獵採集時代進入農耕,書中提到的一個有趣的觀點,農耕獲得熱量的效益遠比狩獵低,而且更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但進入了農耕的世界,因著穩定生活掉進了農耕陷阱,只能持續增加人力換取食物,漸漸取代了狩獵採食,因此人類也就進入高工時的世界了。那麼科技發展到底是幫助人更輕省,還是需要消耗更多的經歷呢?
人類移動的速度,影響全球化的程度,馬背時代進入另一個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最明顯的就是早期帝國的征途,歐陸之間因著侵略帶來大量的資源交換,甚至帶來的疫病的影響,這部分因著全球化的工具改變,影響範圍越來越劇烈,可想像現在這波疫情是多麼迅速散佈到世界各地。歐亞因著馬背時代帶來了許多的改變,但其中提到一個關鍵就是多數活動範圍侷限在亞熱帶地區。
海洋時代的揭幕在宋朝,雖然我們比較熟知的是鄭和下西洋,但這是中國海洋時代的結尾時期,海洋帶起的貿易開創了許多新的可能,但本位主義的天朝,最後走向了封閉,緊接著而來的是歐洲大航海時期的興起,新大陸的發現,殖民文化的開展,一切始於利益導向,宗教在此刻看似傳開了,但實質上只是為了馴化不同族群的歸順,進入十五世紀的世界,藉著海洋的輸送,物資動植物疫病,開始全球運轉,也帶來了一次生態劇烈的變化。
從亞當‧史密斯揭起的資本主義快速地蔓延,分工產生最大效益,藉由利益交換,產生更富足的生活,工業革命以來,進入了十倍數的年代,短短的兩百年間看到世界是怎麼快速的運轉,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戰爭的因素產生了新的列強,兩次的戰爭消耗了歐亞的能量,因此產生了美國的新興勢力,接下來進入數位時代的發展又會是什麼呢?
數位時代帶來更快速的知識技術的交換,智能應用的提升,但人民貧富差距的增加,利益團體的轉換,現代最明顯的是消費經濟體的改變,從美國漸漸轉向到中國,既得利益的變異形成了新的不穩定,現代化國家的戰爭,能源和糧食的危機,成了新的國家角力,未來會是怎樣的發展?我們不知道,看著經濟的起飛人口的爆炸,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會是什麼呢?這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從過去這些歷史演進,或許可以借鏡但更多時候只是不確定感加深。

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從舊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改寫人類萬年的歷史
The Ages of Globalization: Geography,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作者: 傑佛瑞.薩克斯
原文作者: Jeffrey D. Sachs
譯者: 魏嘉儀, 洪世民, 林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ISBN:9789865549152
叢書系列:FROM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 歷史> 世界歷史> 文化史
內容簡介:
極端氣候、重度汙染、貧富不均、戰爭風險,
我們正站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
當人類來到生存的關鍵時刻,
翻開七萬年的歷史,我們是否能借古鑑今,開啟永續的大門?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德・戴蒙:「由著名經濟學家薩克斯撰寫的世界史,總結了過去七萬年來的歷史演變。買了這本書,可以扔掉你書櫃上數十本那些號稱專家寫的!」

  二十一世紀初,我們再次進入新的地緣政治時代。權力越來越分散,尤其當亞洲也擁有了西歐和美國的技術、經濟、和軍事優勢後,中國、印度、北韓和巴基斯坦成為核武大國,影響全球局勢舉重若輕。不僅如此,數位時代技術的演變,也正在催生全球化權力關係的變化,同時,網路戰成為二十一世紀最新的戰爭。
地緣政治反應了「帝國」的樣貌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1914年,大英帝國仍然統治著世界;到1960年,大英帝國基本上已經消失了,蘇聯正在挑戰美國的霸權領導地位;1991年12月,蘇聯也從地圖上消失。今天,中國崛起,印度的勢力以極快的速度增長,而非洲的人口上升,預示了二十一世紀的後半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權力版圖。
同時,二十一世紀對於人類的基本生存權而言,也面對極大的挑戰: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消失、越來越廣泛的環境汙染,這些都是全球需要攜手面對的難題。
二十八歲即獲聘為哈佛終身職的著名經濟學者傑佛瑞.薩克斯,繼《文明的代價》一書後,將視野拉回過往七萬年的歷史演進。他想知道,若想保證人類的長遠未來,那麼借古鑑今是否有可能?如果我們能研究出過去每個時代的演變與困境,是否就能解決今日的問題?
在本書裡,薩克斯將人類的歷史拆成七個時代:舊石器時代──人類以狩獵採集者的姿態誕生;新石器時代──因農業帶來的密集人口,使得狩獵採集者的競爭力削弱並消失;馬背時代──動物的馴化,讓貿易、通訊都變得更為廣泛,城市發展也逐漸密集且多元;古典時代──世界各區域的文明蓬勃發展,人類史上首度出現陸上帝國;海洋時代──開拓新大陸讓貿易範圍寬廣,跨洲的海洋帝國也於此時誕生;工業時代──蒸氣革命帶來大量工業化,催生了第一個世界霸權大英帝國;以及數位時代──霸權由英國轉為美國,而數位革命又帶來新型態的經濟、戰爭、與地緣政治關係。
薩克斯並以五個問題為切入點扣問:
  ■是什麼造成了全球化?
  ■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交互影響?
  ■一個地區的影響力如何向外擴張?
  ■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全球局勢?
  ■我們有辦法從過往的全球化汲取教訓,並迎接當下的挑戰嗎?
對於現今世界面臨的危機,薩克斯於書中提出了精闢的見解,更對僵化的聯合國與其他世界組織提出了改革的呼籲。無論是回顧人類七萬年的歷史演進,抑或是對未來的展望上,本書皆展現了全面的觀點,並彌補了傳統經濟學上最缺乏的經濟歷史。薩克斯的這本傑作不僅是強國的警示之書,對於夾擊於強權競逐下的台灣該如何面對世界局勢,也深具啟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布雷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談論時間管理,大概都會用一個座標圖談緊急與否,重要與否,但少掉了一個關鍵的事實,事情要能完成才能談論重要與否,不能完成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在現階段不重要,閱讀這本書重新思考著許多工作的選擇,特別在第一章就獲得很大的提醒,時間管理的核心:把事情完成到變的很重要。
撰寫食記有很多種方式,除了業配文那種需要誇口店家食物的好,平常寫食記想要能和生活多結合一點,池波正太郎的這本《散步時總想吃點什麼》,寫的是一種回憶,一種思念,行走在過往熟悉的街道,吃著記憶中的美味,當然作者本身是小說家,在文字的使用上,能更清晰描述走過看過的各種精緻和感受。
文字能傳達怎樣的心境,情感又能如何的表達?閱讀 yoyo這本《我長成了你喜歡的樣子》,對於輯一應該算是最有感的,畢竟其交往分手相處等情境,目前也都是與我沒有相關,狀況始終是在陌生人變成熟人,然後就這樣持續下去,所以人生的經驗就是如此狹小,閱讀文字描述的感受就會受限,但也好沒經歷的事情,看看也能感受其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該來好好消化過去買了未讀的書籍,這些書籍不知道還有多少本,但就一本一本的持續消化,過去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別從老鼠身上擠奶》而買,那些年買書真的不手軟,但是一年看不到十本書,就可以知道我還有累積多少買了未讀的書籍。
談論時間管理,大概都會用一個座標圖談緊急與否,重要與否,但少掉了一個關鍵的事實,事情要能完成才能談論重要與否,不能完成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在現階段不重要,閱讀這本書重新思考著許多工作的選擇,特別在第一章就獲得很大的提醒,時間管理的核心:把事情完成到變的很重要。
撰寫食記有很多種方式,除了業配文那種需要誇口店家食物的好,平常寫食記想要能和生活多結合一點,池波正太郎的這本《散步時總想吃點什麼》,寫的是一種回憶,一種思念,行走在過往熟悉的街道,吃著記憶中的美味,當然作者本身是小說家,在文字的使用上,能更清晰描述走過看過的各種精緻和感受。
文字能傳達怎樣的心境,情感又能如何的表達?閱讀 yoyo這本《我長成了你喜歡的樣子》,對於輯一應該算是最有感的,畢竟其交往分手相處等情境,目前也都是與我沒有相關,狀況始終是在陌生人變成熟人,然後就這樣持續下去,所以人生的經驗就是如此狹小,閱讀文字描述的感受就會受限,但也好沒經歷的事情,看看也能感受其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該來好好消化過去買了未讀的書籍,這些書籍不知道還有多少本,但就一本一本的持續消化,過去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別從老鼠身上擠奶》而買,那些年買書真的不手軟,但是一年看不到十本書,就可以知道我還有累積多少買了未讀的書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二十一世紀初,全球的經濟局勢正處於劇烈且動盪的變革之中。2000年後,隨著網絡泡沫的破滅以及新興市場的迅速崛起,世界各國的經濟體開始出現劇烈分化。這是一個信息瞬息萬變、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時代,科技公司的崛起與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角落。新興市場國家如中國、印度和巴西,憑藉人口紅利和快速
Thumbnail
古代全球化 古代全球化是全球化史上的一個階段,通常指的是從早期文明時期到約1600年左右(之後的時期被稱為原初全球化)的全球化事件和發展。古代全球化描述了不同社區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地理傳播思想和社會規範,從而在當地和區域層面上形成。 國家開始與鄰近的其他國家展開互動和貿易,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社會中為何西方主導發展的原因,包括環境、科技、人口等因素的影響。從人類一萬五千年的歷史中,分析了不同地區的發展速度和技術進步的差異,指出文化與科技的進步沒有絕對的「先進」與「落後」,而是對於當地生活的適應性。特別探討了可馴化的動植物、人口結構及疾病對各地文明演進的影響。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時空:架空未來歷史 當前世界的背景故事(世界觀)為何?:與現代相同。部分地區為高科技。 故事在什麼地方進行?: 架空的國際化。地理差不多以現代相同。 戰後氣候與社會現象: 在2125年間,氣候因大戰過後造成極度變遷,天災頻頻、颶風暴雨、地震海嘯、地層遷移、陸地下陷、紫外線塵爆、冰雹焰風等..
Thumbnail
地理位置、食物和思想發展對國家的興衰,本文根據《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內容做的分析模擬,從生物的角度來看國家的興衰。白人國家給予許多人文底蘊、獨立思想和科技便利,享受許多時代福利,相對自由。瞭解整個世界發展和該國的關係可以讓你在之後的選擇中有更多想法來做篩選。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二十一世紀初,全球的經濟局勢正處於劇烈且動盪的變革之中。2000年後,隨著網絡泡沫的破滅以及新興市場的迅速崛起,世界各國的經濟體開始出現劇烈分化。這是一個信息瞬息萬變、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時代,科技公司的崛起與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角落。新興市場國家如中國、印度和巴西,憑藉人口紅利和快速
Thumbnail
古代全球化 古代全球化是全球化史上的一個階段,通常指的是從早期文明時期到約1600年左右(之後的時期被稱為原初全球化)的全球化事件和發展。古代全球化描述了不同社區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地理傳播思想和社會規範,從而在當地和區域層面上形成。 國家開始與鄰近的其他國家展開互動和貿易,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社會中為何西方主導發展的原因,包括環境、科技、人口等因素的影響。從人類一萬五千年的歷史中,分析了不同地區的發展速度和技術進步的差異,指出文化與科技的進步沒有絕對的「先進」與「落後」,而是對於當地生活的適應性。特別探討了可馴化的動植物、人口結構及疾病對各地文明演進的影響。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時空:架空未來歷史 當前世界的背景故事(世界觀)為何?:與現代相同。部分地區為高科技。 故事在什麼地方進行?: 架空的國際化。地理差不多以現代相同。 戰後氣候與社會現象: 在2125年間,氣候因大戰過後造成極度變遷,天災頻頻、颶風暴雨、地震海嘯、地層遷移、陸地下陷、紫外線塵爆、冰雹焰風等..
Thumbnail
地理位置、食物和思想發展對國家的興衰,本文根據《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內容做的分析模擬,從生物的角度來看國家的興衰。白人國家給予許多人文底蘊、獨立思想和科技便利,享受許多時代福利,相對自由。瞭解整個世界發展和該國的關係可以讓你在之後的選擇中有更多想法來做篩選。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