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許多的不確定性在眼前,能從過去演進找到借鏡嗎?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文明的進展從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因著人的移動方式,限制至了活動範圍,但從狩獵採集時代進入農耕,書中提到的一個有趣的觀點,農耕獲得熱量的效益遠比狩獵低,而且更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但進入了農耕的世界,因著穩定生活掉進了農耕陷阱,只能持續增加人力換取食物,漸漸取代了狩獵採食,因此人類也就進入高工時的世界了。那麼科技發展到底是幫助人更輕省,還是需要消耗更多的經歷呢?

人類移動的速度,影響全球化的程度,馬背時代進入另一個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最明顯的就是早期帝國的征途,歐陸之間因著侵略帶來大量的資源交換,甚至帶來的疫病的影響,這部分因著全球化的工具改變,影響範圍越來越劇烈,可想像現在這波疫情是多麼迅速散佈到世界各地。歐亞因著馬背時代帶來了許多的改變,但其中提到一個關鍵就是多數活動範圍侷限在亞熱帶地區。

海洋時代的揭幕在宋朝,雖然我們比較熟知的是鄭和下西洋,但這是中國海洋時代的結尾時期,海洋帶起的貿易開創了許多新的可能,但本位主義的天朝,最後走向了封閉,緊接著而來的是歐洲大航海時期的興起,新大陸的發現,殖民文化的開展,一切始於利益導向,宗教在此刻看似傳開了,但實質上只是為了馴化不同族群的歸順,進入十五世紀的世界,藉著海洋的輸送,物資動植物疫病,開始全球運轉,也帶來了一次生態劇烈的變化。

從亞當‧史密斯揭起的資本主義快速地蔓延,分工產生最大效益,藉由利益交換,產生更富足的生活,工業革命以來,進入了十倍數的年代,短短的兩百年間看到世界是怎麼快速的運轉,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戰爭的因素產生了新的列強,兩次的戰爭消耗了歐亞的能量,因此產生了美國的新興勢力,接下來進入數位時代的發展又會是什麼呢?

數位時代帶來更快速的知識技術的交換,智能應用的提升,但人民貧富差距的增加,利益團體的轉換,現代最明顯的是消費經濟體的改變,從美國漸漸轉向到中國,既得利益的變異形成了新的不穩定,現代化國家的戰爭,能源和糧食的危機,成了新的國家角力,未來會是怎樣的發展?我們不知道,看著經濟的起飛人口的爆炸,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會是什麼呢?這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從過去這些歷史演進,或許可以借鏡但更多時候只是不確定感加深。

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從舊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改寫人類萬年的歷史
The Ages of Globalization: Geography,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raw-image

作者: 傑佛瑞.薩克斯
原文作者: Jeffrey D. Sachs
譯者: 魏嘉儀, 洪世民, 林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ISBN:9789865549152
叢書系列:FROM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 歷史> 世界歷史> 文化史

購買資訊: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

內容簡介:
極端氣候、重度汙染、貧富不均、戰爭風險,
我們正站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
當人類來到生存的關鍵時刻,
翻開七萬年的歷史,我們是否能借古鑑今,開啟永續的大門?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德・戴蒙:「由著名經濟學家薩克斯撰寫的世界史,總結了過去七萬年來的歷史演變。買了這本書,可以扔掉你書櫃上數十本那些號稱專家寫的!」

  二十一世紀初,我們再次進入新的地緣政治時代。權力越來越分散,尤其當亞洲也擁有了西歐和美國的技術、經濟、和軍事優勢後,中國、印度、北韓和巴基斯坦成為核武大國,影響全球局勢舉重若輕。不僅如此,數位時代技術的演變,也正在催生全球化權力關係的變化,同時,網路戰成為二十一世紀最新的戰爭。

地緣政治反應了「帝國」的樣貌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1914年,大英帝國仍然統治著世界;到1960年,大英帝國基本上已經消失了,蘇聯正在挑戰美國的霸權領導地位;1991年12月,蘇聯也從地圖上消失。今天,中國崛起,印度的勢力以極快的速度增長,而非洲的人口上升,預示了二十一世紀的後半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權力版圖。

同時,二十一世紀對於人類的基本生存權而言,也面對極大的挑戰: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消失、越來越廣泛的環境汙染,這些都是全球需要攜手面對的難題。

二十八歲即獲聘為哈佛終身職的著名經濟學者傑佛瑞.薩克斯,繼《文明的代價》一書後,將視野拉回過往七萬年的歷史演進。他想知道,若想保證人類的長遠未來,那麼借古鑑今是否有可能?如果我們能研究出過去每個時代的演變與困境,是否就能解決今日的問題?

在本書裡,薩克斯將人類的歷史拆成七個時代:舊石器時代──人類以狩獵採集者的姿態誕生;新石器時代──因農業帶來的密集人口,使得狩獵採集者的競爭力削弱並消失;馬背時代──動物的馴化,讓貿易、通訊都變得更為廣泛,城市發展也逐漸密集且多元;古典時代──世界各區域的文明蓬勃發展,人類史上首度出現陸上帝國;海洋時代──開拓新大陸讓貿易範圍寬廣,跨洲的海洋帝國也於此時誕生;工業時代──蒸氣革命帶來大量工業化,催生了第一個世界霸權大英帝國;以及數位時代──霸權由英國轉為美國,而數位革命又帶來新型態的經濟、戰爭、與地緣政治關係。

薩克斯並以五個問題為切入點扣問:
  ■是什麼造成了全球化?
  ■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交互影響?
  ■一個地區的影響力如何向外擴張?
  ■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全球局勢?
  ■我們有辦法從過往的全球化汲取教訓,並迎接當下的挑戰嗎?

對於現今世界面臨的危機,薩克斯於書中提出了精闢的見解,更對僵化的聯合國與其他世界組織提出了改革的呼籲。無論是回顧人類七萬年的歷史演進,抑或是對未來的展望上,本書皆展現了全面的觀點,並彌補了傳統經濟學上最缺乏的經濟歷史。薩克斯的這本傑作不僅是強國的警示之書,對於夾擊於強權競逐下的台灣該如何面對世界局勢,也深具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9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未來的時代將和我們一生所見所聞截然不同,只不過,類似的情境早就在歷史史上發生過許多次。」--瑞.達利歐 人類的壽命有限,以至於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會相信某些事情會維持現狀,不會改變,比如國家。不過《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提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體系、經濟體系、貨幣與帝國能夠長生不死;又或是遇到劇烈
Thumbnail
「未來的時代將和我們一生所見所聞截然不同,只不過,類似的情境早就在歷史史上發生過許多次。」--瑞.達利歐 人類的壽命有限,以至於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會相信某些事情會維持現狀,不會改變,比如國家。不過《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提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體系、經濟體系、貨幣與帝國能夠長生不死;又或是遇到劇烈
Thumbnail
看似科技發展促使全球化,本質上是思想與制度主導全球化。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視角出發,不難發現掠奪、征服、侵占、殖民…等名詞,其實也是全球化初始樣態,而樣態的先發總是領頭羊的思想和既得利益者的權力。
Thumbnail
看似科技發展促使全球化,本質上是思想與制度主導全球化。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視角出發,不難發現掠奪、征服、侵占、殖民…等名詞,其實也是全球化初始樣態,而樣態的先發總是領頭羊的思想和既得利益者的權力。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16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茉莉二手書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1998.10.20初版 ISBN: 9571327301 #文化人類學 #社會變遷 #文化史 #人種學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16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茉莉二手書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1998.10.20初版 ISBN: 9571327301 #文化人類學 #社會變遷 #文化史 #人種學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根據地質年代記錄,地球上曾發生過五次的大滅絕,每次滅絕後,生物又繁衍起來。根據《聖經•創世記》的記載,挪亞方舟就是為了躲避一場大洪水災難而建造的,花了幾十年才完工,為了讓挪亞與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得以避難,這似乎也在數千年後呼應「居家隔離」的意義。
Thumbnail
根據地質年代記錄,地球上曾發生過五次的大滅絕,每次滅絕後,生物又繁衍起來。根據《聖經•創世記》的記載,挪亞方舟就是為了躲避一場大洪水災難而建造的,花了幾十年才完工,為了讓挪亞與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得以避難,這似乎也在數千年後呼應「居家隔離」的意義。
Thumbnail
世界緊密相連,一人中招,人人受害。肺炎疫情還沒過去,還不能排除會再出現新一波感染風潮。人口流動越強,病毒的傳播就越快。以前大航海時代不只帶動各地貨物貿易,也帶動了病毒交換,原本只流行在某一區的傳染病,可以傳得更遠。天花、鼠疫、霍亂基本就是隨著人口流動進攻更多的地區。
Thumbnail
世界緊密相連,一人中招,人人受害。肺炎疫情還沒過去,還不能排除會再出現新一波感染風潮。人口流動越強,病毒的傳播就越快。以前大航海時代不只帶動各地貨物貿易,也帶動了病毒交換,原本只流行在某一區的傳染病,可以傳得更遠。天花、鼠疫、霍亂基本就是隨著人口流動進攻更多的地區。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