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池畔》039 《廣欽老和尚開示》七

《清涼池畔》039 《廣欽老和尚開示》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良因法師 著

raw-image

廣欽老和尚語錄:

歷練的重要

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一位年輕人上山,向老和尚閒聊些他家庭的事,人去後,老和尚便借機對身邊的弟子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 反卻能煉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香燈某某師,正為一些事情,與執事人大起煩惱,老和尚在客堂見此,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俗家人分別善人惡人而起憎愛,而出家人對善人是如此,對惡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心,於好不起貪著心,於惡不起憎惡心。那些刺激我們的,才是我們真正的指導者,入寺沒刺激,便沒修沒行。」老和尚又說:「不可起憎惡心來分別那是惡人是壞人,是我們自己不夠那個道行來接納對方,不夠那個涵養來與人善處,錯是錯在自己的耳根眼根的分別業識,這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習氣,我們就是被這些習氣障礙住。」

raw-image

傳某師對一些人眾是非,頗為在意,一大早,大眾還在灑掃,便在大殿穿梭於人眾之間,東講西聽的,老和尚坐在客堂,靜靜地看在眼裡,便對傳某師開示說:「有功夫的人,耳朵不聽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惡,人家譭謗我們,罵我們惡人善人,都當做沒聽到、沒看到,收攝六根不外馳。只有那些沒功夫的人,才整天窺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計較。


良因曰 :

我們的功夫不夠,往往對別人的讚歎、譭謗,很難完全不動心。但是每當看到大修行人的開示,心就會恢復正念,而靜下來。

我師父告誡我們,初學佛的時候,應當多看看高僧大德的傳記、開示,這稱為「就地參訪」,將高僧大德天天請到家裡來,為我們開示,陪著我們成長,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啊 !

因此,在此鬥爭堅固的五濁惡世,我們要不斷地親近古大德,祈求大師們,於常寂光中,慈悲攝受加持,讓我們修道的路,能夠一步步的往前走。

raw-image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若人一心繫念佛,則念佛可掃妄念、垢塵。一心念去,至業障消盡,則智慧眼開,心無掛礙,自心則比西方境,以此無垢心境,命終後即感蓮花化生,佛菩薩眾會一處,經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點都不虛假,佛絕無妄語。」 「但若眾生不信念佛有個西方境可去,卻偏執於眼前的妄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若人一心繫念佛,則念佛可掃妄念、垢塵。一心念去,至業障消盡,則智慧眼開,心無掛礙,自心則比西方境,以此無垢心境,命終後即感蓮花化生,佛菩薩眾會一處,經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點都不虛假,佛絕無妄語。」 「但若眾生不信念佛有個西方境可去,卻偏執於眼前的妄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