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女子圖鑑」系列感想(上): 她是誰?

針對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瘋狂討論的「台北女子圖鑑」,由於我之前已看過原版「東京女子圖鑑」及之後改編的「北京女子圖鑑」,加上不喜歡藉由二手評論,輕易跟風判斷劇情好壞,因此我也加入了追劇行列,甚至基於「乾脆徹底來個大評比」的心情,同步追上了「上海女子圖鑑」。結果意外激發了不少感想,決定做個整理,並跟大家分享。
圖片來源: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210/e4bc8870-6de0-43b2-b3a9-161ee326628b.jpeg
圖片來源: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210/e4bc8870-6de0-43b2-b3a9-161ee326628b.jpeg
首先,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所以在看「台北女子圖鑑」時,對劇中關於女主角「自台南北上尋夢」的人設,以及對台北(及台北人)風情、性格的描述,雖不能說是完全感同身受,但的確有話想說: 原劇「東京女子圖鑑」,將東京這座大城市其中的各區差異,及對「鄉下女孩」產生的魔幻吸引力,有非常巧妙且到位的詮釋。即使後來中國改編的「北京/上海女子圖鑑」,都有將「故鄉/異鄉」這種不同城市的對照,成功融入劇情中,讓觀眾可以認同:城市不只是該劇的背景,更是舉足輕重的關鍵元素。(我看完北京女子圖鑑後,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劇中女主角的故鄉: 成都,不知是否為編劇特意安排的驚喜)。其實這種「地點成為影劇作品中最佳配角」的操作手法相當常見,像「慾望城市」裡的紐約、「迷離夜蘇活」的倫敦,都是很好的範例。簡言之,「台北女子圖鑑」要能完美成立的一大重點,就是要能將「台北」與女主角的人生故事建立起緊密且有意義的連結;然而直到目前已播出了五集,我還是看不出女主角為何選擇北上發展? 也不明白劇中那些對台北、台南的描述,與女主角不同階段的心境轉折有何關聯? 如果只是想逃離母親的管教或控制,證明自己可以獨立生活,以劇情的鋪排,只會讓人覺得去哪個城市都沒差。
我認為網路上將「戰南北」的風向套入對該劇的批評,算是言過其實;真看過該劇的人應該不難發現: 不少「加深南北刻板印象」的台詞,其實並無網友們宣稱的延伸含意,充其量只能算是對女主角為何想變身為時髦都會女子的補充說明(在我看來並不成功,除非是刻意想引發討論、增加曝光度,那這種逆向宣傳倒是奏效!)。我想除了因為「台北、台南」兩地的生活景況,並非呈現「城鄉差距」的最佳範本 (如果要與日本、中國這些幅員相對廣大的國家相比,可能很難在台灣找出生活水準落差如此巨大的城鄉),更重要的原因是: 林怡姍(台北女子圖鑑的主角)是誰?她究竟想要什麼?
無論是最初的劇本設定就出了差錯、或是為了因應後製剪接/投資方要求等各種原因,我認為「台北女子圖鑑」最大的致命傷在於「主人翁的性格刻劃過於薄弱,劇情進展邏輯混亂」。看過東京、北京及上海女子圖鑑的頭幾集之後,即使沒有在這三地生活過,依然可以很容易的明白女主角是什麼樣的人,決定離鄉背井為的是追求什麼? 不少觀眾在看到女主角們跌跌撞撞、一路走過來的歷程中,也許是帶入自己的親身經驗、也許是想起哪個身邊親友曾有過類似遭遇,從而引發共鳴。但可惜的是身為台北女子(或一個年過四十的台灣女性),我實在無法從「台北女子圖鑑」中得到太多同感或啟發。雖說在現實人生中,那種從小立定志向,過程即使需要克服重重考驗,仍然堅持到最後、勇敢完成夢想的勵志故事並非天天發生,更多的是像東京及北京女子圖鑑裡描述的女主角,在冷酷的城市中,不斷探索、掙扎、妥協後,兜兜轉轉地走回原點。最起碼我們看得懂她們所為何來? 如果說林怡姍代表的是不清楚自己真實面貌,在生活中且戰且走,逐漸發掘理想的一般女性,劇情中許多前後不一的矛盾行為(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似乎只能傳達出「她是個變色龍、可以隨時轉換人設及個性」的訊息,與多數人終究會受到基本性格的侷限背道而馳。
*同場加映: 截至目前為止,我看到最無法理解的劇情是,林怡姍來台北後交往的第一個同鄉男友,明明就是個體貼溫柔的暖男,卻因為想離開台北發展而被迫分手。當她說出「對不起我想要更多」時,我只有滿腦子疑問: 「你到底想要什麼? 不求財不求名,只為永遠待在台北?」更別提第三集開始出現的總監男友,固然種種自以為浪漫、實則隱含操控意味的舉動,的確會讓重視獨立性的女人感到不舒服,但對照起林怡姍在職場中累積的發展,幾乎全靠他人幫忙及莫名其妙的好運而來,在劇情中先是缺乏「她為了職涯發展付出過多少實際努力」的足夠鋪陳,直接跳到她為了逃避成為被人豢養的金絲雀,再次果斷分手,看到這裡我只想苦笑: 這劇應該改名為「尋找林怡珊」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