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1世紀是個忙碌的世代,機器早在工業革命逐漸取代了人工,如今AI智慧可能將要取代人類的大腦,人生何其短,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最大的價值,而非一日日重複自己的工作而無所進步,這就需要刻意練習,才能精準學習,這本書裡,提供了我們對於學習的全新觀念。
早在幾年前,許多傳統價值觀已逐漸被懷疑,例如:高學歷不再像以前畢業即就業、努力不一定有好成果,世界的變動速度已快到無法預測,雖然知道這些可能性,但卻不知如何應對,當大人告訴我們考試成績好不再像上一輩那麼吃香,在心中便萌生更多疑惑:那我們的努力方向應該是什麼?身為學生的我們,除了念書外,似乎不確定迎接我們這個世代的挑戰將會是什麼?
當然,這本書不是預言未來世界的改變,而是介紹更有效的練習方法,這樣的觀念已給了我們更有能力去面對每個挑戰,當我們每分每秒都是用刻意練習法前進,便可省去許多時間,更能應付世界的瞬息萬變。
這本書點醒我最大的觀念有二:第一,有意識與無意識練習的差異,第二,人人都可以是天才。
1.一萬小時法則
2008年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Timothy Gladwell) 在書「異數」中提到一萬小時法則,之後成為許多人努力的方向,運動員獲得奧運金牌、世界冠軍的一刻,回想對這項運動的付出差不多就是一萬小時;知名演員、導演、歌手在成名的時刻,也是對專業領域付出約一萬個小時。因此一萬小時法則成為一個普世價值。但其實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這一萬小時內要做什麼呢?而「刻意練習」告訴了我們答案?
除了練習時要付出的「量」,我們更應該在乎的是「質」
除了練習時要付出的「量」,我們更應該在乎的是「質」
2.有意識與無意識練習的差異
這本書用許多科學研究方法,證明了傳統練習與刻意練習的差異,其成效之大令人難以置信,所謂的一萬小時法則,若是無意識的練習,其成效可說與五千小時沒有差異。
你不懶,你只是懶得動腦 常常有學生問我:「我明明和隔壁同學一樣認真唸書,一樣留晚自習,我還有認真做筆記,為什麼成績就是比較差,我沒有比較偷懶啊?」,這也就是一萬小時法則的盲點,乍看之下你和同學都花一樣多的時間學習,乍看之下你也很勤勞,我總是告訴這位學生:「你不懶,你只是懶得動腦」,看似認真做筆記的你,只是心裡在逃避比較困難的題目,所以花更多時間想要把筆記寫得美美的,但是沒有真正思考觀念公式背後的意義,遇到不會的題目就直接抄解答,抄完也就覺得功課寫完了,細細思忖,自己真的學會了嗎?下次考試考同一題你會寫嗎?
而隔壁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目則是從課本或講義找類似例題與解法 ,再自己試試看,做不出來才翻詳解,看完詳解後也是要求自己寫出來 ,而不是只抄答案,雖然花了較多時間,但是在自己尋找解答的過程,也無意中複習了該單元的觀念。
我們可想而知,時間一久,有意識練習的同學,會獲得較好的課業表現,這就是有意識練習與無意識練習的差異。
一個科目找一本參考書就好 高中老師曾說過,市面上的書籍,能夠出版上架都是好書,不用追求一定要寫哪一本,只要找一本自己喜歡的,從頭到尾好好寫完訂正完,重複練習不會的題目,到確定自己都會了,再買下一本。
人類的腦袋很神奇,會自動尋找比較簡單的事情來做,因此會看到有些學生一個科目寫了兩三本參考書,但每本都沒有寫完,成績也普普通通。因為一旦有兩本書可以選擇,就會自動挑書中比較簡單的題目做,看到進階題或資優試題就想跳過,而這正是無意識練習的陷阱,乍看之下寫了很多題目,但只是在自己已經會的內容中重複做相同的事情,無法有顯著的進步。
3.人人都可以是天才
書中用實驗證實:只要透過適當訓練,人人都可以具有絕對音感,所謂的天才,只是比較早開始努力而且用對方法罷了。
刻意練習可說是暨證實又推翻了傳統觀念,證實只要努力都能學會某些能力,推翻只要花夠多時間練習就會成功,因為更重要的是練習方法,看完這本書後,我更想起侯文詠 先生曾說過:「認真比不過迷戀。」為何這與刻意練習有關呢?我將其理解為意識問題,對事物有熱忱的人,會努力去找達成目標的最短路徑,因此會有意識的、用較正確的方法的練習,正符合本書的價值。
連續兩屆奧運羽球男子單打冠軍、羽球雙圈大滿貫的林丹 ,曾在2012倫敦奧運結束後暫時離開國家隊,一周只維持六天,每天1-2小時的體能訓練,但是仍能在一年後的世界錦標賽贏得冠軍獎盃,贏過多位每天花6小時以上訓練的選手。因為林丹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維持自己的最佳狀態,每天的體訓時間都是精實度過,不僅維持自己的球技,也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我想,這就是刻意練習的最大效益。透過刻意練習,我們不再瞎忙,只要將練習時的每分每秒最大化,也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4.向教練學習
這裡所謂的教練,不是運動場上的教練,而是在欲努力的路上走在你前面之人,如果你是學生,學校老師、補習班老師、或家教老師,都是你直得請教的對象。如果你是運動員,教練和學長姐都是你的教練。向高人指教,並學習他們的思考與心態,因為在學習道路上他們已經引領在前,將可避免走錯方向,甚至有機會尋求捷徑,搭配有意識地學習,甚至可以不用一萬小時就收穫成效。
5.目標學習法
分割目標並具體化 史上單次奧運最多金牌(八面)飛魚菲爾普斯 (Michael Fred Phelps II)在《夢想,沒有極限書》中提到,在游泳池分秒必爭的比賽中,與其想這要贏過哪位對手,倒不如想著要達到什麼秒數,更能給腦袋明確的資訊。因此他會把每個比賽想要游近的秒數分成好幾個階段,寫下來,貼在家中顯眼的地方,每個階段都能一步步達成,最後就能在比賽中獲得如預期的成績,這樣的做法,不需跟別人競爭,只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賽,跟世界紀錄比賽,加上練習時若能按部就班完成每個目標,最後自然勝券在握。
在書中更提到,其實在北京奧運第二個項目的決賽時,菲爾普斯 的泳鏡進水,無法知道距離前方還有多遠,但他憑藉著多次練習,早已知道滑水幾次會到達終點,因此仍在全速前進中沒有撞到牆壁,並順利獲得金牌 。這就是多次有意識練習的成果。
九宮格目標學習法 奧運柔道銀牌楊勇緯 、二刀流大谷翔平 也分享自己的【曼陀羅計畫表--九宮格目標學習法 】,就像拼拼圖一樣,先畫出自己要完成目標的九宮格,再細分到下一層次的九宮格,因此只要完成這81個拼圖,上場時心裡就踏實許多,成功也就離他們不遠。
將目標具體化的有幾個好處:首先,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並從中補強 。再來,可以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像是運動員要有良好的體能表現,不僅僅是完成每日訓練菜單,更要照顧到飲食、睡眠、心態,甚至家人、情感,這些無形中會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若能具象化呈現在目標中,更容易完成。最後,要成就某些事的路上走是孤獨又辛苦的,如果用目標學習法,每完成一個目標,就會覺得離完成拼圖更進一步,也能讓自己更有成就感、也更有自信 。
維持習慣 這本書讓筆者想起暢銷書《原子習慣》書中提到的維持習慣的方法:透過正回饋的四大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即能慢慢讓腦內釋放多巴胺,不僅能順利維持習慣並能在完成每個階段時獲得成就感。書中舉了一個超級業務員的例子,每天上班帶兩個桶子,一個是裝滿迴紋針的桶子,只要打完一通電話就拿起一枚迴紋針放到空桶子裡,只要將迴紋針全部移到另一個桶子,今天就能下班,因此每打完一通電話皆有一個正回饋,讓他具象化自己的每個努力,也不再因為不斷打電話而感到厭煩,更成為業績最好的業務員。
6.總結
其實《刻意練習》這本書,已經有許多人寫過分析與心得,在2017年出版時,這個新穎的觀念成為全球暢銷書,書中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書名刻意練習,大約只需要看完前三分之一就知道意義,後面的內容都是用科學實驗佐證刻意練習的重要性,因此筆者認為,對讀者最重要的並不是把整本書一字不漏地看完,而是如何將書本應用至人生中,因為時間久限,必須盡快找出自己的目標規劃,並刻意練習!
書籍資料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原文作者: 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
書籍分類:心理勵志、開發潛能
推薦指數: ★ ★ ★ ★ ★ ★
新鮮指數: ★ ★ ★ ☆ ☆ ☆
適合族群:想要進步的人
謝謝您的閱讀, 若對課業感到迷惘,或希望分享的主題,都歡迎留言或私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