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_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原文書名《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或者更精準的翻譯,仿生人是否會夢想擁有電子羊?小說原著出版於1968年,作者菲利普.狄克(PKD,Philip K. Dick,1928-1982)在那個全球還壟罩在核戰威脅的時代,預言了一個灰色、絕望的世界。幸運的是,原作事件發生的那個2021年已經過去,甚至2022也已接近尾聲,至少現在的世界仍是彩色,現在的我們也仍抱有希望。
2017跟著電影一起重新出版的銀翼殺手
  本作在1982年被大導演雷利史考特改編,雖然上映時票房不佳,但很快成為一部經典的邪典電影,受到廣大粉絲的喜愛,其中對於未來的想像及對於人與非人的定義探討,更激發了人們一系列的想像,開創出「賽博龐克cyberpunk」等一系列的藝術形式。作為一切的起源和鼻祖,1968年的這本科幻小說,究竟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又是怎麼激發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
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電影海報

銀翼殺手構築出的2021

  故事描述一個虛構的2021年,在那個平行時空中,曾經主宰世界的大國最終也阻止不了核戰的爆發,漫天的輻射塵最後摧毀了整個地球的生態系。除了少數人選擇死守在地球,多數倖存的人類移民到了其他行星,投入無止盡的行星開發與殖民。
  在那個平行時空中,由於核輻射的浩劫,空氣已經破敗,植物生長不出新芽,絕大多數的動物都已瀕臨絕種,飼養、照顧一隻活著的動物就成了每一個地球家庭的責任與義務,甚至所飼養的物種是否名貴也成為人與人之間攀比的標準。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仿製生物而製造出來的電子動物應運而生,除了維妙維肖的外觀外,甚至可以透過晶片,模擬生物生老病死的種種反應。主角瑞克的家中,就在天台上飼養了一隻電子綿羊。
  為了協助人們開發荒蕪的外星球,所謂的仿生人也應運而生。從工廠生產線被製造出來的仿生人,可以根據人們的需求去調整外貌與功能。這些仿生人比人類更加強壯、更加聰明,卻必須過著如同奴隸的生活,在一片荒涼的外星中開墾。少數仿生人選擇反抗,並且透過種種手段逃回地球,主角瑞克的工作,就是負責除役這些逃跑的仿生人。
電影建構的未來世界

「人之所以為人」的哲學命題

  本書唯一的一章〈一個殺手的一天〉,講述了雇員瑞克,如何在一天內從收到通知,和六位仿生人生死搏鬥,並展開一系列對於自己思想與行為的反思。
  由於仿生人從外表上幾乎和人類相同,為了避免誤殺人類,殺手們會進行一種共感能力的測試。同情共感能力的有無,是區分仿生人與人類最快速的方式。然而在故事中,透過劇情的推進不斷討論一個命題,人類難道就一定具備共情的能力?仿生人就一定無法同情共感嗎?如果有一天科技突破了這個關卡,那人與非人的界線究竟在哪裡?
  在末日後的世界,許多人失去對未來的希望,只能透過一種名為心情機的儀器,來調整心情,好讓自己能夠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而一個名為摩瑟教的宗教,透過共感的儀器,將先知摩瑟的超凡體驗,分享給所有手握共感儀的信眾。這或許也是對於當代心理治療的一種想像,當人類的情緒可以透過儀器或藥物去控制時,人之所以為人,對於自我意識的主體性,是否也會受到挑戰?
  當所謂的思想與體驗可以透過儀器上傳,可以與他人分享,是否意味著自我與他人的界線被徹底打破?甚至這樣的經驗在經過無數人的共感後,已經超脫原本的那個假先知摩瑟,而透過無數人的想像和堆疊,累積成一個只存在於共感網絡中的先知摩瑟。究竟原本的那個摩瑟才是摩瑟,還是在所有人想像中的摩瑟才是摩瑟?
1995年上映的攻殼機動隊,電影中就有提及意識備份的議題
「你曾經有過的每一個想法都是真的。」
  對於那些自我意識的懷疑,還有人與非人的界線如何區分,作者在作品中沒有給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只有透過角色的嘴,給了我們這樣一句話。這句話似乎與法國哲學家迪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不謀而合,但似乎又不僅止於此。也許這些問題不會有真實的答案,甚至在科技還未發展到那個地步之前,都只屬於哲學性的思考,屬於一種空想的範疇。但作者卻將人類、意識、科技,彼此間會產生什麼樣的交互作用?這樣一個夢幻迷人的想像問題,透過一個簡單的故事,深深植入未來無數創作者的腦海中。

影響後續的藝術風格

  賽博龐克之所以迷人,不只是作為一種藝術或敘事風格,更多是因為其對於未來的想像,就像是一種準確得令人心寒的預言。在當代,我們看到了不斷進步更新的人工智慧,在許多領域上甚至已逐步超越了人類,還有那些加裝在人體中的人造器官、關節,以及逐漸吞噬人們注意力的虛擬螢幕。而在未來,現在只存在於想像的人體改造、虛擬意識,甚至更多不斷打破人與非人界線的科技,是否也會一一實現?
  銀翼殺手作為一本科幻小說,就如同許多基於科技想像的創作一般,從某種層面上預言了人類未來科技發展的樣貌,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在生存的世界沒有鋪天蓋地的輻射塵,地球上也仍生活著形形色色的不同動物。但這部作品以及其後延伸的所有創作,仍然是一個警惕,提醒著人類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人類、自然與科技的相互關係,以及身為人類這個物種的定位與價值。

延伸閱讀

月光下的賽博情書|電馭叛客 邊緣行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69內容數
    各式影視作品無雷心得,從院線片到Netfilx,從動畫、影集到電影,只要是我看過的電影就會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在說什麼?   動機迷思,作者傑夫.海登(Jeff Haden)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網路撰稿者之一。在本書中,他挑戰了傳統人們對於動機與成功間關係的迷思,認為並非動機孕育出了成功,而是無數小小成功的累積,培養了動機,而這樣的動機就像火種,可以孕育出更進一步的成功。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才驅使無數成
    這本書在說什麼?   動機迷思,作者傑夫.海登(Jeff Haden)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網路撰稿者之一。在本書中,他挑戰了傳統人們對於動機與成功間關係的迷思,認為並非動機孕育出了成功,而是無數小小成功的累積,培養了動機,而這樣的動機就像火種,可以孕育出更進一步的成功。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才驅使無數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隨著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與腦神經研究的大幅進展,何謂「人」?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不準確的中文片名頗值得玩味,與「退化」的設定形成對照,將「非己」打壓成「病態」確實是歷史上人類慣常使用的手段,症候群說的既是個體變異的傳染也是集體恐懼的蔓延,為了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感染的個體被視為沒有靈魂、沒有主權、沒有感覺的工具人,任手術刀開膛破肚翻找不能理解的奧祕、重新拼湊人形故作可以治癒...
    Thumbnail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華龍之宮》如何討論人類的演化進程、人類的定義,和生物的生存權利問題?
    Thumbnail
    狗狗與機器人,是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縮影。英文片名「Robot Dreams」顯然更加逸趣橫生,當我們以為主角是寂寞的狗狗時,殊不知被組裝啟動的機器人,或許才是現代人類的象徵。生命是一場夢境,在想像的世界裡,我們得以看見真實。
    Thumbnail
    夢幻之境是由Ace博士所創造出的D原素城市,整座城市都是D原素組成,進入這個夢幻之境,就要與真實世界告別,無法再回去,原本Ace博士只想帶著妻子和孩子們遠離他們那個黑暗戰爭的世界,他原本在無政府黑暗組織下擔任研發工程師。 這個世界,Ai世界達到顛峰,Ai智能機器人有了自主思考能力,不再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隨著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與腦神經研究的大幅進展,何謂「人」?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不準確的中文片名頗值得玩味,與「退化」的設定形成對照,將「非己」打壓成「病態」確實是歷史上人類慣常使用的手段,症候群說的既是個體變異的傳染也是集體恐懼的蔓延,為了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感染的個體被視為沒有靈魂、沒有主權、沒有感覺的工具人,任手術刀開膛破肚翻找不能理解的奧祕、重新拼湊人形故作可以治癒...
    Thumbnail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華龍之宮》如何討論人類的演化進程、人類的定義,和生物的生存權利問題?
    Thumbnail
    狗狗與機器人,是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縮影。英文片名「Robot Dreams」顯然更加逸趣橫生,當我們以為主角是寂寞的狗狗時,殊不知被組裝啟動的機器人,或許才是現代人類的象徵。生命是一場夢境,在想像的世界裡,我們得以看見真實。
    Thumbnail
    夢幻之境是由Ace博士所創造出的D原素城市,整座城市都是D原素組成,進入這個夢幻之境,就要與真實世界告別,無法再回去,原本Ace博士只想帶著妻子和孩子們遠離他們那個黑暗戰爭的世界,他原本在無政府黑暗組織下擔任研發工程師。 這個世界,Ai世界達到顛峰,Ai智能機器人有了自主思考能力,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