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山鬼》饕餮劇集-不貧窮藝術節

地點:大事件劇場 時間:2022-10-15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arttogether2014)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arttogether2014)
沒有臺辭,沒有明確劇情,僅透過演員肢體與大片塑膠薄膜,《山鬼》成功呈現一場極有張力的演出。
沒有一句臺辭,也沒有明確劇情,僅透過演員肢體、模擬宗教儀式與大片塑膠薄膜,《山鬼》呈現一場歡迎觀眾參與、將詮釋權完全開放予觀眾、極有張力的演出。
塑膠薄膜尤其是《山鬼》獨道之處、吸晴亮點與充滿象徵性的存在。
一開場,塑膠薄膜即與演員同在場上,演員們在寬約2公尺、頭尾相接成環狀、有如履帶的塑膠薄膜內奔跑,雙手忙將頭頂的薄膜向上推並往前送,雙腳則一邊小跑一邊將薄膜向後推,過程搭配臺北捷運的離站提示鳥鳴音效,暗示演員身處臺北捷運車廂中(高捷離站提示音樂各站不同、中捷離站提示音為打擊樂叮咚聲)。
甫開場,即進入由塑膠薄膜構成的迷幻世界。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TheGluttons.2017)
廟會鑽轎底儀式結束後,大面積塑膠薄膜登場,完全包住表演區及觀眾區,而後退縮,收回。再次出現大面積塑膠薄膜,陸續包住場上演員,被包住的演員想離開,卻被抓回膜內。上舞臺牆邊另有一道道由塑膠薄膜圍成的直立式管狀構造,同樣會將演員捲入,演員困於其中有如科幻片中生化人受限於透明培養桶。
塑膠薄膜十分輕薄脆弱,在演員不斷推拍掙扎下,總以扯裂成無數碎片告終。只有在少數操作時間短暫且動作較輕巧的段落,塑膠薄膜才能維持完整,如包圍觀眾區而後收回的塑膠薄膜,及上舞臺直立管狀薄膜。
在我個人心中,將這些薄膜詮釋為「秩序」:北捷建立許多習慣與秩序,諸如手扶梯靠右站立、左側通行,候車乘客依地面標線排隊,站區內不得飲食,以中英閩客4種語言報站名及廣播,轉運站另增加日語。
而秩序是活的,隨生活其中的人不斷變更,比如手扶梯靠右站立、左側通行,已成為北捷最想改變卻難以改變的「舊」秩序。原有的秩序/薄膜破碎,被新的薄膜秩序包覆。如廟中神祈的秩序與山鬼製造的新秩序並不相同。這些秩序因為影響力的消漲、吸納能力不同、主動養成積極度不同、碎裂速度差異,持續變遷。
塑膠薄膜寬且輕,只要不生靜電,即能包圍巨大空間與空間中的演員及觀眾。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TheGluttons.2017)
演後座談中,導演林頎姍只說她想透過《山鬼》談論Covid-19這些年的影響,不願更加深談,擔心干擾觀眾的各自解讀。基於導演的發想概念,我的理解是:塑膠薄膜更像是疾病。過去的流行病影響現有信仰的建立,例如鹽水蜂砲、臺東炸寒單......,而現今的新興流行病則直接地影響通勤等基本生活,如SARS時期北捷乘客主動戴N95通勤,Covid-19讓北捷新增戴口罩才能乘車的規定。山鬼是不同於既有神祈的新興疾病,透過吸納(大範圍包覆)及養成(直立式管狀構造)建立新的信仰。
而山鬼/新興疾病必然帶來不幸嗎?導演在全劇最後橋段中,讓原本無頭、無臉、無五官、滑動前進、一團不明的山鬼,長出頭、面部與雙臂,並且來到觀眾面前,擺出擁抱的邀約姿態。絕大多數觀眾在猶豫躊躇後仍與山鬼擁抱,其間山鬼沒做出任何捉弄或惡意的行為,觀眾頂多拒絕,也沒有攻擊或捉弄山鬼的行為。顯然,依導演的詮釋,她對新興疾病的態度是開放的,對人類對新興疾病的適應力也持正向樂觀的看法。
有趣的是,在演後座談中,導演及演員一面倒抱怨塑膠薄膜是此生遇過最難搞定的道具:在不同場地,不同城市,因溫溼度不同,塑膠薄膜產生靜電的機會、展開的容易度、破碎所需的時間全然不同,每次變換場地,都要面臨無法演出的高度風險。
被彈力繩困住演員,是舊秩序信仰者的拯救者,也是Covid-19疫情中疲於奔命的醫護人員。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TheGluttons.2017)
根據近兩年觀察,在高雄這個城市,願意走進劇場的觀眾,偏好脫口秀、喜劇,與劇情直白明確不複雜易理解的悲喜劇。如果不是情境喜劇,情節又比較魔幻燒腦,或是沒有明確的情節,必能在散場人群裡聽到「你看得懂嗎?」「看不懂。」「我也不懂。」「我剛剛睡著了。」「我也是。」的討論詢問聲。基於觀眾特性及市場考量,高雄在地劇團很少呈現劇情不生活、不線性,甚至無臺辭無文本的表演。
2022年,就只見不貧窮藝術節邀請,來自臺北饕餮劇集的《山鬼》屬於無對白、純粹透過肢體表演的作品。雖說票房絕對是劇團演出及營運最重要的考量,還是私心期待能看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
導演:林頎姍 副導演:黃致愷(歐力) 共創演出:王婷、李玟瑤、林筠喬、林慧盈、張采軒、羅振佑 影像設計:孫旻 燈光設計:王宥珺、王墉 空間設計:陳人芳 音樂統籌:同根生樂團 音響硬體:鐵吹製作 標準字與主視覺設計:米米寫字 製作統籌:虞淮 執行製作、排練助理:郭家妤 宣傳統籌:阿入 舞監:黃詠芝 戲劇顧問:陳虹均 創作陪伴:陳允翎
【不貧窮藝術節】 策展人:吳維緯 國際事務組長:陳御弼 製作統籌:楊喬安 行銷宣傳統籌:戴宛宣(空白創造工作室) 行銷宣傳助理:邱芊淨(空白創造工作室) 平面設計:徐子皓 影像設計:楊博倫 技術統籌:陳亦琳 實習助理:伍靜銦、沈逸萱、胡汶寧、侯宣羽、柯驊軒、郭貽瑄、黃姿渝、廖子瑩、謝舒雅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高雄市藝起文化基金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唱歌集排練場、大事件劇場、肆意咖啡酒館、雲劇場台灣 合作單位:雲劇場、系島芸農、翼宿、FRINGE WORLD FESTIVA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