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得更好》讀書心得:實際應用書中的方法學得更好

簡介


  《學得更好》這本書的作者,烏瑞克.鮑澤,從小成績不好、被認為有學習障礙。但是他在老師的幫助下掌握學習的方法,並且學會更能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因此成績進步、有更多的自信。
  而他為了提供一份指南給處境與自己相似的人,所以採訪許多學習的專家、整理有關學習的方法,最終完成這本書。
  這本書的書名叫做《學得更好》,也就是說書中提到的學習方法比起某些方法更好。而我在讀完這本書以後得出的感想是:主動的學習比起被動的更好、積極的學習態度比消極的更好。
  簡單來說,像是作者所提到的那樣對學習有熱情、有明確的目標、運用主動的方法學習,會比起不知道為什麼要學、被動接收資訊的學習方法更有效。
  這本書除了講到學習的方法,也強調心理因素對於學習的影響,例如擁有學習動機、定下明確的目標、平衡壓力與支持等事情的重要性。

學習的六個步驟


作者將有效的學習方法分成六個步驟,分別是
  • 尋找價值感
  • 建立目標
  • 提升(用更好的方法練習)
  • 延伸(在生活中運用知識和技能)
  • 形成關聯
  • 反思

舉例來說:
  我覺得能用Unity寫遊戲很酷,所以我想學(價值感)
  而我為了用Unity寫3D遊戲,所以我先訂下看完「如何用Unity做一個3D遊戲」的youtube影片系列的目標(建立目標)
  而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測驗自己、問自己是否了解這個概念,並且追蹤自己的表現,知道哪裡學得不好並加強(提升)
  而我在學會怎麼寫3D遊戲後,我會試著做其他有興趣的遊戲,或是把其他人提出的點子做出來。(延伸/在生活中應用)
  而我在學會怎麼寫C#(Unity使用的程式語言)後,我開始學習其他的程式,並且發現程式語言都有共通的邏輯,因此掌握到核心概念。(形成關聯)
  在我每次寫完一個project時,我會回顧我自己寫的程式碼,看哪裡可以修改得更精簡、易懂,而不是直接跳到下一個project。(反思)

  我覺得書中講到的這些概念並沒有很難懂,只是需要經過思考才能知道怎麼運用在自己學習中。而我會試著根據書中的內容思考自己哪裡可以改進,期許能給讀者一點啟發。

我的行動


  我會試著講我會如何應用書中的步驟,試著修改自己學習的方法。
  價值感是我在學業上需要加強的部分,像是某些課比較不符合我的興趣,也和我未來的發展沒有直接關係(例如:電路學),但我還是需要修,我就可以試著找出學這件事對我的意義,為什麼應該要學好。
  書中提到,找出價值感的方法就是找到那件事和自己的關聯,所以我就想著電路學和我的關聯是什麼?仔細想了一下,因為我還沒確定自己以後的專業領域,而且很多軟體領域會用到電路相關的知識。所以,學好電路,其實是為了讓我未來的職涯發展有更多選擇
  而我認為,根據需要學的東西定下目標是我以後可以應用的方法。如果我要學陌生的新技能,那我可以先知道自己要學什麼,再訂下對應的小目標。相當於自己規畫進度。
  我認為這個方法適合沒有明確進度的技能,是因為如果我有一套教學,我可以直接把集數設成目標就好,像是一天看一集教學。不過如果是需要自己規劃的學習(例如外語或吉他),就可以像這樣計畫。
  關於延伸,我認為從實際操作中學習是很有效的學習方法。我一開始學程式也常常用來處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不論是學習怎麼寫好懂的程式,或是寫方便修改的程式,都是在實作中學習到的東西,是一般的教學和理論中找不到的。
  回顧與反思是我覺得自己可以再加強的地方,我也因此開始在Notion上面寫程式的開發者日誌,記錄自己每個步驟花的時間、遇到的問題。
  而我也會在練習吉他時錄下自己的練習,並在之後回顧,這樣可以讓我注意到自己在當下看不見的錯誤。
  而寫作也是這樣,我發現自己不會回頭去看自己以前寫的東西,因此沒辦法發現自己哪裡可以改進、錯失了進步的機會。所以這是我可以開始去做的事情。
  我覺得反思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部份,因為去做新的事情比起在舊事情中找到自己的錯誤更吸引人,而且也可以讓自己不用面對自己的不足。而這種想法是我需要注意的,因為如書中所說:「過度自信會阻礙學習」,而不斷反思則可以避免過度自信。

後話


  在這一篇文章,我試著只講自己覺得重要的部分,而不只是全部都試著講好,所以並沒有完全將書裡面的每一個細節和方法都寫出來。
  我覺得讀實用類型的書,最重要的是在讀完後想到該怎麼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不然就相當於沒有看過。因此我在文章中分享自己可以改進的部分,希望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試著想看看能做些什麼。
  至於為什麼舉例要用Unity,是因為學校課程會用到,所以最近在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