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的破框思考力》讀書心得:打破舊有框架、營造共創與開放

2022/10/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次受天下文化邀請,撰文介紹本書。

簡介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一本由楊倩蓉採訪撰文、唐鳳親自口述的書,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唐鳳對學習、工作和科技發展的見解。
  在書中,唐鳳談到自己從小自學、工作游牧,到後來進入政府機關工作的經驗,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到他的思考和工作方式。
  唐鳳因為與眾不同的特質,而走上與許多人不同的道路、有著許多其他人沒有的經歷,而這些經歷也使他在許多事情上有和其他人不同的想法。
  而我們也能透過這本書,藉由唐鳳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不被原有的想法束縛,從書中得到更多元、更不同的洞見。

學習態度


【無用之用】

  在知識不斷快速發展、許多工作逐漸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時代,學習就變成了每個人必備的能力。但是應該學習哪些知識、學什麼才有用就變成了許多人苦惱的問題。
  然而,唐鳳卻不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有用,她以莊子《逍遙遊》的無用之用為例,說明人不該被當作機械或是工具,只有單一的用途而已。
  也就是說,學習知識,並不只是為了成為「有用的醫師」或是「有用的律師」,而是為了發展自己、讓自己成為具有完整的人,而非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
  與其為了某種目的而學習,不如跟隨自己的好奇心和熱情而學習,任憑一個人自由的發展,不以目標侷限他的用途和能力。
  一個人的學習就可以像是《逍遙遊》中的那棵樗樹,既然不能做成家具和工具,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讓它自然的生長,看看它會發展成怎麼樣子呢?
  除了為了培養人格而學習成為「無用之人」以外,不為特定目的學習也更能適應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工作逐漸自動化,社會逐漸不缺乏勞力的時代,無用的人也更能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事情,讓自己創造出人工智慧無法創造出的價值

【以共好取代競爭】

  共好,概念類似於雙贏。意味著不藉由與他人競爭而成功,而是透過集眾人的力量,創造更高的價值。如果把人生當作充滿競爭的跑道,就會誕生少數的贏家,卻有很多輸家,但是擁抱共好卻能讓每個人貢獻自己的價值,創造更好的環境。
  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當唐鳳前往愛沙尼亞拜訪資訊科學家時,因為有處理多國語言的經驗,所以給了一些意見。而他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名字就被列在Haskell程式語言的共同標準者清單上,成為其中之一。
  這件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意識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並且,這個世界的價值觀也正逐漸改變,從原本的壁壘分明,逐漸走向開放共好。

【單槓與斜槓】

  斜槓這一個詞表示有多個不同領域工作或身分的人,而這樣的工作方式似乎正逐漸成為未來的趨勢。在談到斜槓工作的章節中,唐鳳解釋了該如何成為一個斜槓的人,但在這之前,他卻強調了「單槓」的重要性
  唐鳳看似是一個斜槓的人,是數位委員、公民駭客;寫程式也寫詩;是政府官員,卻也參加許多NGO(非政府)組織。但是他卻認為自己是一個單槓的人,因為他不論在哪裡,研究的題目都是相同的,只是因為有更多身分,而能幫助自己有更多的視野和觀點。
  也因此,斜槓並不代表去做許多沒有交集的事情,而是透過更多不同的方向深化自己專業的領域,在培養多元能力的同時,強化自己最核心、最感興趣的領域。
  至於培養斜槓的方法,唐鳳提到,首先應該要對事情抱有好奇心,有動力去探索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接著,善用科技和網路尋找正職以外的社群,試著保留20%的時間去累積自己的人脈、第二專長。而建立起正職外的人脈後,便不會在轉換方向時覺得茫然、不知該去哪裡。

工作方法


【時間管理】

  唐鳳注重自己的時間,不只是為了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睡眠,更是為了掌握人生的主導權,不讓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被其他人控制。因此,她主動使用GTD、番茄鐘等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更多時間。
  GTD工作法由大衛.愛倫提出,是一種透過紙本或數位工具紀錄每件事情的工作方式。核心理念就是:大腦不是用來記憶的,而是用來決策的。依照這個理念,將所有待辦事項分門別類紀錄,減少記憶事情的負擔。
  唐鳳會處理事情有「收件」和「回顧」兩種模式,一旦有新的事情,就先記錄在「收件」中,之後在轉移到「回顧」,並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而番茄鐘則是以二十五分鐘工作、五分鐘休息為一個單位的工作方法,這樣的好處在於處理事情的間隔不會太長(可以及時處理緊急事件),同時又能有足夠的專注時間,適合需要即時處理新事情,又需要專注的人

【集體共創】

  共創,同樣是集眾人的力量創造價值。唐鳳在讀到《反對方法》中「每個人各行其事、透過溝通建立群體關係」的理念後,被深深震撼。也因此,她在遇到問題時不只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靠著群體的力量完成一件事。
  在她後來的經歷中,不論是透過藥師的意見改進口罩地圖、讓網友與政府機關分享對於電競產業的意見等,都是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共創,達到更好的結果。
  而一旦領導者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願意接納眾人的意見時,也能達到共創,透過團隊的溝通得到創新、讓團隊裡的每個人都能有所發展。

【組織管理】

  唐鳳在SocialText(社群軟體公司)工作時,見證到公司內的水平管理方法:每個人將自己的進度公開、對自己的績效負責,並不存在上司和下屬的關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夥伴。
  公司裡的人將自己的進度放在看板上的方法其實就是WOL(Work Out Loud)的一種,讓彼此知道對方的工作進度、提供幫助,達成組織的共創。
  而在組織開會這件事情上,唐鳳強調達到「夠好」就好,而不是最好。理由是夠好是所有人目前都能接受的結果,而且以後能有進步的空間。但是最好卻不一定能讓每個人接受,而且也沒有人可以從中學習。
  此外,在開會主持人的安排上,也可以試著安排非專業、不具權力的人士主持,減少與會人士的壓力、不害怕自己會講錯,促進組織內更多意見的交流。

科技發展


【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中,充滿了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不論是對於科技發展到最後,對於人類的影響,或是科技帶來的道德議題,都在許多科幻小說中被討論過了。
  也因此,唐鳳推薦其他人去讀科幻小說,例如艾西莫夫、姜峯楠等作者的書。這些書中都探討了科技升級了人類的能力,卻沒有升級人類的想法這件事情會造成什麼影響。
  例如,如果機器能預測你的行動,你還擁有自由意志嗎?如果AI能處理生活中的一切,人類又該做什麼事情等問題。都是許多科幻小說的主題。
  科幻小說,不只是單純的消遣,其中有包含了有關科技倫理的思考、對於科技發展的隱憂,以及提出面對的方法。

【以人為本】

  唐鳳對於資料分析、人工智慧發展的想法可以說是「以人為本」,如同下面這句話:
我們應該要培養的正確態度是,
用 AI 來配合人類的習慣,而不是讓人類來配合 AI。 
-唐鳳
  她是這麼舉例的:「假設AI可以辨識99%的人臉,難道要叫剩下的那1%整形成能辨識的樣子嗎?」實際應該做的事情應該是改良技術,讓科技去配合人的需求,而不是削足適履。
  而個資的隱私、服務數位化也是類似的道理,我們或許不該犧牲人一直以來的重視的價值來配合科技工具,為了便利而犧牲了隱私、尊嚴或人性。
  以人為本,才應該是科技發展的正確方向。

結語


  這本書雖然不厚,內容卻非常豐富而多元。每個章節都有自己的主題,同時包含唐鳳過去的經歷以及她的思考方式,還有這兩者是如何連結。  
  因為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所以這篇文章還有很多沒提到的內容,包含如何面對酸民、如何善用生活中的時間、對於未來元宇宙的發展等。而只挑選了幾個我認為最核心的概念介紹。
  書中也有提到一些我不完全認同的想法或工作方法,可能是因為我覺得太不尋常、不必要或不實際,但是這並不影響這些事情背後的洞見或理念。所以讀這本書,應該更注重事情背後的理念而非方法。
  並且,正因為有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才能讓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觀念或是有更不同的觀點。而且就算我不完全認同某些事,能聽見不同的想法也是一種共創的精神,因為更多元的聲音可以帶來更全面的思考。
  關於我的想法與書中內容有重疊,也有不重疊這件事,或許可以用本書的採訪片段解釋:
楊倩蓉:來找你討論、採訪和寫書的人很多,你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唐鳳:表示我的經驗跟大部分其他想要讀這本書的人的經驗,還是有一些重疊的地方,不然不可能看得懂,也不可能想要看。
  唐鳳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經歷而看到競爭、單一框架外的風景,並因此有了不同的想法,並且因為這些想法,而做到在原有框架中做不到的事情。
  正因為不生活於框架之中,所以才能不被框架束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星期Leo的讀書會
星期Leo的讀書會
資工系大二生,喜歡閱讀、健身、打程式、彈吉他,曾經一時興起去跑了半馬。這裡主要會寫閱讀心得,偶而也會寫些其他東西。原本為了學得更好而寫,現在則因為想寫而寫。目前決定放假,等之後想寫文章了再回來。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