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筆記....生命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一個月來,醫院、殯儀館,每天來回,看盡老病死,也明瞭這就是生命的真相。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老了生病然後死亡,接著就是另一個生命的重生,沒有人有意外,只是有人走的輕鬆,有人需承受病業的折磨。
過去年輕時,執著於理想,追求成功、名利、愛欲、貪歡。這一個月,看到醫院裡,那些垂垂於病房的生者,身上掛滿點滴、針具。在殯儀館裡,每天看到棺木,一具具抬進來,幾天後就送進火化爐,幾小時後一堆骨灰出來。
走了什麼都帶不走,除了親人無盡的哀思,好友的追念。一段時間後,塵歸塵,土歸土,哀思、追念,都會漸漸淡去,每個人又回到原來的忙碌和追求,然後輪迴於六道,再一次經歷生老病死。
終於能體會,當年佛陀為什麼放棄王位,去苦思人生真正的意義,和如何離苦得樂的方法,免於六道輪迴,了生脫死。看到佛經裡的義理,如此清楚說明人生的真相,和脫離輪迴之道的方法,真是令人佩服。
也許大家宗教信仰都不一樣,但相信如何得到永生,不落入輪迴的道理,讓人活得更自在、幸福,應該都是各宗教所追求的。那天為母親做頭七法會,我載三位姊妹前往蘭陽別院,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信仰,有道教、一貫道和藏傳佛教,家中還有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的。但我們都有相同的想法,就是共同祝福母親,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不要再輪迴於生老病死。
這是陪伴母親在醫院和殯儀館,所看、所思、所得,與大家分享。這二年,經歷二場親人的往生,也讓我去深思生命的真義,看清生命的真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2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母親的離開,雖然不捨,但已多年心裡有準備,看到母親離苦得樂,心中也放下悲痛。 常給小朋友,說黑澤明的水車村故事,內容敘述村裡一位長者過世,全村的人都用歡喜的心情,歡送這位長者。自己的二嫂,因車禍變成植物人,癱瘓在病床上,痛苦多年後離去,我也看到親友臉上的釋然。 母親第二次中風癱瘓後,在安養院住
走出法庭,坐上車,忽然悲從中來,眼淚撲簌簌掉了下來。十分鐘後,等壓力都釋放了,再開車去買個便當,回去和麻糬分享。 雖然兒子已經走了一年多,但依然有些銀行債務手續需要處理,法官很慈悲,三分鐘就判定,請銀行撤告。聽到這個宣判,心中並無歡喜,只是感覺又完成一個考驗,幫兒子完成一件事。 學佛多年,應該
宜蘭連續下了一個月的雨,尤其是每逢週六、日,假期,大雨幾乎不曾停歇。連民宿前平常乾旱無水的河床,連續三次出水,而且溪水澎湃洶湧,晚上經常有水聲潺潺,伴我入眠。 趁著大雨綿綿,無法外出拍照和記錄,就留在家裡,整理二個休閒農業區的生態調查記錄,以每天五到六篇的進度,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
搭高鐵到高雄,沿路經過: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台南----。每個地方都有我深深的憶念和情懷,說不想念是騙人的,因為那是我生命堆疊的過程,無法抹滅,也難忘懷。 台北是我童年求學的地方,六歲從宜蘭搬到台北,到讀完師專離開,也有十多年的時間。國小、國中、師專,都有很多的同學、好友,留在台北。是我的第
分離一年多,又回到我的懷抱。只因為緣未盡、情未了。看你靜靜躺臥在我身邊,如此安詳舒適,眼神裡透露著幸福的光芒。 當初因為環境的不許可,逼迫我們必須分離。朝思暮想,經常半夜驚醒,擔憂著你是否安好?無法割捨對你的思念,常叫我淚雙垂。 終於克服萬難,把你帶回來,安置了一個舒適的家,我們又可以享受過去甜
老天爺是公平的,失去什麼就會讓你獲得什麼,福禍相倚、哀樂與共。這段時日的際遇,讓我更相信,人生無法強求,也無法計畫,隨著生命的節奏,接受命運之神的安排。 九月份遭遇車禍,身心遭受痛苦的洗鍊。沒想到八年前的車禍,才讓我失去工作、家庭,正當一切漸漸復原,找回過往的自信時,命運之神又和
母親的離開,雖然不捨,但已多年心裡有準備,看到母親離苦得樂,心中也放下悲痛。 常給小朋友,說黑澤明的水車村故事,內容敘述村裡一位長者過世,全村的人都用歡喜的心情,歡送這位長者。自己的二嫂,因車禍變成植物人,癱瘓在病床上,痛苦多年後離去,我也看到親友臉上的釋然。 母親第二次中風癱瘓後,在安養院住
走出法庭,坐上車,忽然悲從中來,眼淚撲簌簌掉了下來。十分鐘後,等壓力都釋放了,再開車去買個便當,回去和麻糬分享。 雖然兒子已經走了一年多,但依然有些銀行債務手續需要處理,法官很慈悲,三分鐘就判定,請銀行撤告。聽到這個宣判,心中並無歡喜,只是感覺又完成一個考驗,幫兒子完成一件事。 學佛多年,應該
宜蘭連續下了一個月的雨,尤其是每逢週六、日,假期,大雨幾乎不曾停歇。連民宿前平常乾旱無水的河床,連續三次出水,而且溪水澎湃洶湧,晚上經常有水聲潺潺,伴我入眠。 趁著大雨綿綿,無法外出拍照和記錄,就留在家裡,整理二個休閒農業區的生態調查記錄,以每天五到六篇的進度,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
搭高鐵到高雄,沿路經過: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台南----。每個地方都有我深深的憶念和情懷,說不想念是騙人的,因為那是我生命堆疊的過程,無法抹滅,也難忘懷。 台北是我童年求學的地方,六歲從宜蘭搬到台北,到讀完師專離開,也有十多年的時間。國小、國中、師專,都有很多的同學、好友,留在台北。是我的第
分離一年多,又回到我的懷抱。只因為緣未盡、情未了。看你靜靜躺臥在我身邊,如此安詳舒適,眼神裡透露著幸福的光芒。 當初因為環境的不許可,逼迫我們必須分離。朝思暮想,經常半夜驚醒,擔憂著你是否安好?無法割捨對你的思念,常叫我淚雙垂。 終於克服萬難,把你帶回來,安置了一個舒適的家,我們又可以享受過去甜
老天爺是公平的,失去什麼就會讓你獲得什麼,福禍相倚、哀樂與共。這段時日的際遇,讓我更相信,人生無法強求,也無法計畫,隨著生命的節奏,接受命運之神的安排。 九月份遭遇車禍,身心遭受痛苦的洗鍊。沒想到八年前的車禍,才讓我失去工作、家庭,正當一切漸漸復原,找回過往的自信時,命運之神又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虔誠有信仰且心地善良的老人,回首過往雖倍覺艱辛,卻也關關難過關關過。生活的酸甘苦辣,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等,人生八苦除了死亡還未親嚐,其餘的皆已嚐盡,於是有領會、有頓悟,所以更加把握因緣修行。有的人希望乘願再來,有的人希望斷六道,娑婆人間甚苦,需要菩薩聞聲救苦,願當人間菩薩則乘願再來,欲斷煩惱解脫生死
Thumbnail
一個可以見證生老病死的地方。It's a place you can witness the cycle of life and death.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在人的一生當中這是必經之路,何時到來何時結束,都是未知數,時時感恩每一天的到來⋯ 人生八苦 佛經說「人身是一大苦聚」。生而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外,我與境、我與事、我與心,甚至我與人的不協調,都會產生身心的各種苦。 1.生苦:胎兒在母腹時,處溷穢中,頭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佛陀開示:「超渡祖先是不能中斷的,每年還是要請出家眾為他們做超渡及布施,即使他們都已轉世,投生各道,都能因你的超渡獲得利益;相對的你們現世者也能得到事業順利、閤家平安。」 為什麼觀音山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死亡,並不是終點,而是靈識會再輪迴於六道中,只有讓先人離苦得樂了,我們現世者才能夠平安順利。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虔誠有信仰且心地善良的老人,回首過往雖倍覺艱辛,卻也關關難過關關過。生活的酸甘苦辣,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等,人生八苦除了死亡還未親嚐,其餘的皆已嚐盡,於是有領會、有頓悟,所以更加把握因緣修行。有的人希望乘願再來,有的人希望斷六道,娑婆人間甚苦,需要菩薩聞聲救苦,願當人間菩薩則乘願再來,欲斷煩惱解脫生死
Thumbnail
一個可以見證生老病死的地方。It's a place you can witness the cycle of life and death.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在人的一生當中這是必經之路,何時到來何時結束,都是未知數,時時感恩每一天的到來⋯ 人生八苦 佛經說「人身是一大苦聚」。生而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外,我與境、我與事、我與心,甚至我與人的不協調,都會產生身心的各種苦。 1.生苦:胎兒在母腹時,處溷穢中,頭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佛陀開示:「超渡祖先是不能中斷的,每年還是要請出家眾為他們做超渡及布施,即使他們都已轉世,投生各道,都能因你的超渡獲得利益;相對的你們現世者也能得到事業順利、閤家平安。」 為什麼觀音山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死亡,並不是終點,而是靈識會再輪迴於六道中,只有讓先人離苦得樂了,我們現世者才能夠平安順利。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