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Just where you are – that's the place to start." ––Pema Chödrön
a Walking Tree/ by Rio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畫了不少樹,每棵樹的共同點都是扎根在土地上,此幅倒是頭一回畫樹起身準備前行的模樣。
走著走著,我走到書架前拿起了《陳秀喜詩全集》閱讀詩人的這首詩作:
〈樹的哀樂〉     
土地被陽光漂白
成為一面鏡子
樹樂於看 八等身的自己
樹也悲哀過  逐漸矮小的自己
樹的心情 一熱一冷
任光與影擺佈
陽光被雲翳
樹影跟鏡子消失
樹孤獨時才發覺
扎根在泥土才是真的存在
認識了自己
樹的心才安下來
再也不管那些
光與影的把戲
扎根在泥土的才是自己
浴火前行?
奇幻童話風

樹與影子的遊戲/ photo by Rio
玩線條~
用小畫家塗鴉
老書迷筆記:
*〈樹的哀樂〉1973年發表於《笠》詩刊第55期
**《陳秀喜詩全集》李魁賢主編,2007年7月,新竹市文化局編印
avatar-img
56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稠密的都市中,我曾找不到一個狹小的隙縫投放心情。假定,將滿溢的惆悵壓縮為言語,亦不見得能換得相等的共感,為防止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心理的疼痛,明哲保身的我選擇憋著整瓶苦水。比如,這份失戀的痛楚。
台啤是台灣生產的,應該能代表台灣吧??還有就是台灣的火鍋店可能跟超商的數量一樣,在全球名列前茅,這表示台灣人一定很愛吃火鍋!! 火鍋文化在華人文化圈好像也不禁相同,這又得從小時候開始說起了,我們家其實沒有吃火鍋的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稠密的都市中,我曾找不到一個狹小的隙縫投放心情。假定,將滿溢的惆悵壓縮為言語,亦不見得能換得相等的共感,為防止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心理的疼痛,明哲保身的我選擇憋著整瓶苦水。比如,這份失戀的痛楚。
台啤是台灣生產的,應該能代表台灣吧??還有就是台灣的火鍋店可能跟超商的數量一樣,在全球名列前茅,這表示台灣人一定很愛吃火鍋!! 火鍋文化在華人文化圈好像也不禁相同,這又得從小時候開始說起了,我們家其實沒有吃火鍋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起風》 「起風了。」女人看著眼前的樹綠葉擺動,長髮隨風微微揚起。 地面千瘡百孔,都是黑色隕石落下的痕跡,有些已冷卻,有些還殘留熾熱的溫度,坑洞內都有燃燒殘存的焦根。 「起風了。」女孩雙眼冰冷,蜷曲雙腿坐在樹旁早已冷卻的唯一一個大黑坑洞裡,她的雙腳與身旁大樹的根互相連結,粗細不一的樹根
在一部關於瘂弦老師的紀錄片裡學到「樹,是上帝寫的詩。」(好像是這麼說的,總之,樹是詩。)就那麼剛好,認識的一位詩人名字裡就有「樹」,太美好的巧合。 懂得欣賞安靜的植物後,的確也愛看樹的姿態:在高雄像花椰菜的一棵樹,發現它的相似性,立馬我笑了﹗登山也愛看耶穌光射下樹林裡的朝氣希望感﹗甚至也曾覺得
Thumbnail
一隻小紅鳥在乾旱季節棲身於一株叢林中最高大的樹,得著巨樹庇蔭,於是放聲歌唱。 小紅鳥和大樹,孩子與家庭,旅人與驛站,這一身與這一生…… 《樹之歌》(La chanson de l’arbre)文、圖/Coralie Bickford-Smith
Thumbnail
遊走在古木參天的構樹林下,蒼翠欲滴的蔥鬱林葉,在大雨的沖洗下顯得格外耀眼,腳下踩著構樹成熟落下的紅色果實,鋪滿了人行道上色彩單一的木板。 這是我的休閒時間,也是我最愛的地方,每當心情不好,或是有著複雜情緒時,我總是離開塵囂的世界,來到這繁華落盡的無人問津地帶,享受著翠綠般的霧氣。如果說夢想是靠無限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羅志德緩緩地張開眼睛,在還沒完全清醒之前,他感受到身體躺在堅硬冰冷的地板上。他僵硬地動了動,用手撐了地板準備起身。朦朧的視線中,看到的是濛濛灰灰的景象,彷彿還有樹的剪影?可是那棵樹好像搖晃得很嚴重,還朝他移動過來。   「喂!喂!你沒事吧?快起來啊!」那棵樹跑到羅志德面前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Thumbnail
《起風》 「起風了。」女人看著眼前的樹綠葉擺動,長髮隨風微微揚起。 地面千瘡百孔,都是黑色隕石落下的痕跡,有些已冷卻,有些還殘留熾熱的溫度,坑洞內都有燃燒殘存的焦根。 「起風了。」女孩雙眼冰冷,蜷曲雙腿坐在樹旁早已冷卻的唯一一個大黑坑洞裡,她的雙腳與身旁大樹的根互相連結,粗細不一的樹根
在一部關於瘂弦老師的紀錄片裡學到「樹,是上帝寫的詩。」(好像是這麼說的,總之,樹是詩。)就那麼剛好,認識的一位詩人名字裡就有「樹」,太美好的巧合。 懂得欣賞安靜的植物後,的確也愛看樹的姿態:在高雄像花椰菜的一棵樹,發現它的相似性,立馬我笑了﹗登山也愛看耶穌光射下樹林裡的朝氣希望感﹗甚至也曾覺得
Thumbnail
一隻小紅鳥在乾旱季節棲身於一株叢林中最高大的樹,得著巨樹庇蔭,於是放聲歌唱。 小紅鳥和大樹,孩子與家庭,旅人與驛站,這一身與這一生…… 《樹之歌》(La chanson de l’arbre)文、圖/Coralie Bickford-Smith
Thumbnail
遊走在古木參天的構樹林下,蒼翠欲滴的蔥鬱林葉,在大雨的沖洗下顯得格外耀眼,腳下踩著構樹成熟落下的紅色果實,鋪滿了人行道上色彩單一的木板。 這是我的休閒時間,也是我最愛的地方,每當心情不好,或是有著複雜情緒時,我總是離開塵囂的世界,來到這繁華落盡的無人問津地帶,享受著翠綠般的霧氣。如果說夢想是靠無限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羅志德緩緩地張開眼睛,在還沒完全清醒之前,他感受到身體躺在堅硬冰冷的地板上。他僵硬地動了動,用手撐了地板準備起身。朦朧的視線中,看到的是濛濛灰灰的景象,彷彿還有樹的剪影?可是那棵樹好像搖晃得很嚴重,還朝他移動過來。   「喂!喂!你沒事吧?快起來啊!」那棵樹跑到羅志德面前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